《水经.河水注》卷四华阴县、河曲、船司空县等考略
△又南至华阴潼关,渭水从西来注之。
汲郡《竹书纪年》曰:晋惠公十五年,秦穆公帅师送公子重耳,涉自河曲。《春秋左氏.僖公二十四年》,秦伯纳之,及河,子犯以璧授公子,曰:臣负羁绁,从君巡于天下,臣之罪多矣。臣犹知之,而况君乎?请由此亡。公子曰: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投璧于此。子推笑曰:天开公子,子犯以为功,吾不忍与同位,遂逃焉。
华阴,游富祥、梁云等在杨长玉[1]的基础上补充了新的考古发掘资料;进一步夯实了汉华阴故城与秦宁秦故城同址的观点(即碾峪乡瓦渣梁遗址),汉华阴县城承袭秦宁秦县城;汉京师仓遗址是瓦渣梁遗址的一部分,汉京师仓修建于汉华阴县城内西北角[2]。
河曲,今永济、芮城西南境黄河夹角地带。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山西西南门户,以蒲津观、风陵渡与陕西潼关为其津要,黄河南来由此折而东去,《水经注》中的舜帝躬耕、夷、齐退隐、晋文投壁、虞芮让畔等均在此地[3]。
河水历船司空与渭水会。《汉书.地理志》:旧京兆尹之属县也。
船司空县,从秦始皇陵遗址出土板瓦陶文中的工匠印戳“船司空口”、西安相家巷出土的“船司空丞”秦封泥(如下图)来考量,船司空置县至迟始于秦;西汉的船司空县当是沿袭秦县。而按注文“河水历船司空与渭水会”,则船司空县当在今潼关的河、渭交汇处(渭水以北)。另据周晓陆等考证:“船司空在秦属内史”同时周氏等推测船司空(县)应在陕西大荔县以东黄河故道中。【周晓陆按《史记·秦本纪》,秦昭王五十年:“初作河桥。”《正义》:“此桥在同州临晋县东,渡河至蒲州,今蒲津桥也。”河桥为浮桥,系船而成,故置船库官。则船司空应在陕西大荔县以东黄河故道中[4]。】。此外杨延霞、王君在《秦代船及船官的考察--以里耶秦简为视窗》一文中通过解读里耶秦简中有关司空与船只的记载,初步论证了秦代“船司空”为主船之官[5]。

图表 1船司空丞封泥印
[1]杨长玉:《汉晋华阴县地望及相关问题考辨——兼论 <水经·渭水注>的相关记载》,《历史地理》第二十六辑,
[2]游富祥、梁云:《汉代集灵宫与华阴故城考证》,《考古学研究》,2014年第8期,第20页。
[3]谢鸿喜:《<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第30页。
[4]周晓陆,陈晓捷,汤超,李凯等《于京新见秦封泥中的地理内容》,《西北大学学报))2005年7月第4期。
[5]杨延霞、王君:《秦代船及船官的考察--以里耶秦简为视窗》,《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