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球》豆瓣8.4,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更高!
《气球》又名《奇迹热气球》,是一部2018年的德国电影,豆瓣超2万人评分,分数高达8.4。
这是一个关于东德两个家庭偷渡到西德的故事,影片以紧张、刺激、有趣的方式,呈现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逃亡之旅。
在给大家讲解这部电影之前,我想先介绍一下影片的故事背景,有助于加深大家对影片的理解,增加观赏的乐趣。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沦为战败国的德国根据《雅尔塔协定》和《波茨坦协定》,分别由美、英、法、苏四国占领。
1949年9月20日,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合并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西德,同年10月7日,东部的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东德。
德国从此正式分裂为两个主权国家,其政治制度分别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在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极对抗政治格局下,形成了两种相互对立的社会阵营。
最初,两个国家的发展都非常不错,东德在统一社会党的领导下,战后不到五年,工业便恢复到战前水平,更一度跻身世界十大工业强国。
1950至1970年,东德国民收入持续翻两番,成为东欧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极高的国家,被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称为“社会主义的橱窗”。
不过,西德的发展也不差,甚至更胜一筹,同样不到五年时间,即1950年,联邦德国的工业已经超过战前的水平。
1950年到1965年,西德持续保持15年的“莱茵奇迹”,国民总产值超过英法两国,成为仅次于美国、苏联的世界第三经济大国。
从表面来看,东、西德的经济差距并不大,但是,如果对比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各自的社会财富增长了多少,国民从中得到多少实惠,优劣就极为明显了。
东德表面的辉煌难于掩盖现实的暗淡,八十年代初,东德的国民经济和国民收入开始出现负增长,而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西德仍然经济繁荣,生机勃勃。
究其原因,主要是东德沿袭了前苏联的发展模式,过于偏重军工企业和国家面子工程的投入和建设,国民经济畸形发展。
同时,它打压个体经济,实行绝对平均主义的劳动报酬制度,导致国民生产积极性和思维创新能力严重受挫。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东德提出“只有生产好才能生活好”的口号,开动宣传机器鼓舞民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大搞义务劳动和无偿劳动。
由于成效低微,负债累累,东德政府不顾民众日益不满的怨气,用制度化的形式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最终引发大规模的流血抗争运动。
1953年6月17日,东柏林大批工人举行示威活动,抗议当局提高劳动定额和时间却不涨工资,东德当局开枪镇压,酿成血案。
而西德却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从第一届政府开始,便致力建立一个既能发挥市场竞争活力,又兼顾社会平等和福利保障的“社会市场经济”和“福利国家”体制。
与东德的“只有生产好才能生活好”相反,西德提出了“只有生活好才能生产好”的口号,短短二十年间,建立起一个设计得非常周详的社会保障体制。
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东、西德的差距越拉越大,东德人均GDP仅为西德的1/4,工资为西德的1/3,进出口贸易为西德的1/10,科技水平落后于西德20年。
有观点认为,西德的持续辉煌,最重要的因素并非政府首脑和其内阁成员个人能力有多强,制度和政策才是最关键因素。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说:“判断社会制度的优劣,不用进行意识形态论证,看同一个民族建立的两个国家,人们往哪里跑,就一清二楚了。”
尼克松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从上世纪50年代始,在东、西德的经济快速腾飞之时,一宗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了。
整个五十年代,东德每年有十几万、几十万国民越过还没有封闭的边界逃向西德,人口不足1700万的东德,竟有270万左右的民众逃亡。
在这些逃亡的民众中,包含了不少医生、教授、工程师等精英人才和技术骨干,这对东德来说,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巨大损失。
严重的逃亡潮不仅对东德唯一的执政党:德国统一社会党及其领导的政府构成极大冲击,也使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脸上无光。
到了五十年代末,当时的苏共第一书记赫鲁晓夫不得不警告时任德国统一社会党第一书记乌布利希:“我们不能以开放的边界与资本主义竞争了!”
于是,1961年8月开始,东西德之间快速矗立起一道全长155公里,配备了铁丝网、瞭望塔、堑壕的钢筋水泥墙,这就是举世闻名、存活了28年的“柏林墙”。
柏林墙建成后,东德国民的逃亡史便成了一部血泪斑斑的逃亡史:人们不顾危险,采用挖地道、跳高楼、自造潜水艇、热气球、滑翔机、弹射器等手段逃亡西德。
电影《气球》的故事就发生在柏林墙建成后的1979年,身在东德的彼得和甘特为了追求自由,自制了一个巨大的热气球,打算用它载着家人逃往西德。
两人前前后后忙活了两年,总算将热气球做好了,不过由于热气球不能自行控制方向,所以还必须等合适的天气和风向才能行动。
这天,彼得发现天上正刮着他等待已久的北风,他马上带着妻子一起去到甘特家里,让他准备一下,晚上两家人一起秘密行动。
没想到,甘特却临阵退缩了,作为热气球设计师的他通过计算,认为目前的热气球不足以装载两家8个人,他不想冒这个险。
但彼得离开的心非常迫切,他不想错过这个机会,决定冒险尝试,他带着妻子和和两个孩子驱车前往边境线,装上热气球,然后顺利升空。
可惜,由于热气球不是防水布制作,在吸收了高空云层的水汽后变重,最后出现意外,下坠倒地,离边境相差仅仅200米,所幸的是,一家人都没有受伤。
来不及惋惜,他们要在被人发现之前,扔掉有关热气球的一切装备,赶紧回家,不然等待他们的,将是暗无天日的监禁和拷问。
不过,虽然他们已经很小心,但那来不及处理的、遗弃的热气球还是带来了麻烦,引来了东德秘密警察铺天盖地的调查。
紧急之下,彼得想通过美国大使馆寻求帮助,但尝试之下发现无法成功,他只好回去再次找到甘特,商量重新做一个可以装载两家的特大热气球。
还有六周就要被征兵的甘特同意了,在紧迫的时间和严密的侦查之下,两家人拼了老命一起打造新的热气球,能用的劳力都用上,大人小孩全上阵….
而在此同时,秘密警察经过一步一步的调查,也逐渐将目标锁向了他们,一场争分夺秒的绝命大逃亡就此展开…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很多人看完电影都会问,男主一家看似家境富裕,幸福美满,有大房子,有地下室,还有汽车,为什么还要费尽心思逃去西德呢?
答案有千百种,影片里也隐隐约约给出了一些,其中一个答案就是:“有时候我们在这里没法说真话,‘这里‘指的是我们国家。“
西德的富足与繁华,其实并非东德民众大逃亡的最主要诱因,严重的社会不公、官僚阶层的特权和腐败、令人窒息的政治高压,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特权阶层,可以在商店买到老百姓见不到的、甚至没有听说过的商品,周末和节假日可以到别墅去渡假,而此时人民却在为明天的面包排着长队。”
丁建弘在《德国通史》里写道:“官员出行时,往往警车呼啸,行人让路;不管有病没病,特权者享受特殊的医疗服务……”
这还不算,更可怕的,是无处不在的国家恐怖主义威胁,在柏林墙倒塌前约30年里,平均每天有8位东德人以“破坏国家安全”的罪名遭逮捕。
同时,秘密警察的监督密不透风,前东德不到1800万的人口,有600多万人被建立了秘密档案,每3个东德人中就有一人处于秘密警察的监控之下。
所以,《气球》里男主逃亡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向往自由、追求自由的过程,正所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东德人民的忍耐性到了临界点,从1986年开始,不少民众冒着危险上街游行示威,要求拆除柏林墙、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1989年,东德民众先后多次举行游行抗议,喊出“我们是人民”的口号,向统治者表达了“不自由,毋宁死”的决心。
最终,在周边国家的资本主义浪潮下,在苏联解体的大环境中,1989年11月9日,东德政府宣布允许公民申请访问西德以及西柏林,柏林墙被迫开放。
1990年6月,东德政府正式决定拆除柏林墙,同年10月3日,东德(民主德国)正式加入西德(联邦德国),分裂40多年的德国重新统一。
“自由有许多困难,民主亦非完美,然而我们从未建造一堵墙把我们的人民关在里面,来防止他们离开我们。” —约翰·肯尼迪《柏林墙下的演说》1963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