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部分准备金与美联储的国会证词
保罗主席、各位小组委员会成员,
今天,能来到你们面前,就部分准备金银行的议题致辞作证,本人深感荣幸。感谢邀请和关注。在这有限的时间内,我将简要介绍部分准备金银行业;说明它在当前的制度环境中呈现出的问题;并就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提出建议。
坦白说,银行就是一家商业公司,它给收到的一笔现金存款开具权利凭证。这些权利凭证可随时、不收费地兑换成现金。在当今的现实中,这种权利凭证可采用支票存款的形式。顾名思义,这种存款可通过开支票的方式转移给支票上载明的指定第三方。这种存款还可以采取所谓“储蓄”存款的形式,存款人无权开支票或开支票权受限,要亲自到银行和一家分支机构或者自动柜员机提取现金。在美国,这些权利凭证能够兑换的现金是联邦储备兑换券——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美钞。这些美钞就是当代美国货币体系中最终的现金。
当银行把存款人的一部分资金用于贷款或投资,而只保留一部分现金存款时,就发生了部分准备金银行业务。这笔现金是银行的准备金,部分准备金银行因此而得名。今天美国所有的银行都是部分准备金银行。
让我用一个简单实例来说明部分准备金银行是如何运作的。假设一家银行的存款有100万美元,其中90万美元用于贷款和投资。为简便起见,如果忽略银行家本人投入的资本,这家银行就持有10%的现金准备,来履行它的受托义务。存款构成了银行的负债,银行对存款负有随时兑现的合同义务。银行的资产包含其现金储备和非现金资产。非现金资产包括短期商业贷款、信用卡贷款、房屋按揭贷款,以及美国财政部或其它国家财政当局发行的债券。这些资产是只有等到或远或近的将来才能获得现金偿付的权利凭证。
现在,要理解部分准备金银行的本质及其带来出的问题,关键在于认识到银行存款本身并不是货币。它其实是一种“货币替代物”,是对于(被视为绝对安全的)本位货币——美元的权利凭证。只要公众丝毫不怀疑创造这些存款的银行有能力且有意愿随时兑现,不拖延时间或额外要价,支票或借记卡转账的存款就会被当成现金一样,用于常规收付交易。在这种情形下,企业和家庭都热衷于接受并持有银行存款,并认为它们和现金没有分别。于是,银行存款就被计入了货币供应量——即经济体中美元的总供应量之中。
然而,部分准备金的真正本质,给银行带来了一大难题。一方面,一家银行的所有存款负债都是即期的(每天都是到期日),因为它承诺对这些存款随时兑付。另一方面,它却只留一小部分资产用于随时清偿负债。例如,美国各家银行平常有效留存的准备金,远少于存款额的10%。银行的其他负债只有在数月、数年,甚至是数十年(如涉及到住房按揭)之后才会到期清偿。
用经济学内行话来说,部分准备金银行总涉及到资产负债组合期限不匹配的“期限结构风险”。用外行话来说,银行“借短贷长”。当从存款提取的现金超出了银行保有的现金准备时,其内在的问题就会暴露出来。这时候银行就会被迫仓促间抛售长期资产,而这些资产当中,有很多尚不适于眼下销售。这会给银行造成巨大亏损,并在其他存款人中造成恐慌。存款人争先恐后,抢在存款变得一文不值之前提现。接下来发生的这一幕,就是典型的银行挤兑。此时,银行剩余资产的价值已不足以偿付它全部确定美元金额的存款负债,于是这家银行就只好倒闭。
因此,只要公众对一家部分准备金银行还抱有信心,相信自己的存款可以没有风险地要求兑换现金,这家银行的偿付能力就能维持下去。不管出于什么原因——真实的或是想象的——银行的顾客中只要有最轻微的怀疑,认为一家银行不能再随时兑付现金,那么这家银行的声誉就会毁于一旦,其货币替代物的品牌也立刻灰飞烟灭,人们争相从存款中提取现金——没有任何一家部分准备金银行能随时拿出数量足够的现金用于兑付。因此,一夜之间品牌化为乌有和丧失偿付能力的阴霾,就始终笼罩着部分准备金银行。
但是,无力偿付的威胁久久缠身、挥之不去,还只是部分准备金银行最微不足道的问题。它波及的范围仅限于银行股东、债权人和那些自愿承担这项生意特殊风险的存款人。更大问题在于部分准备金银行对整个经济的有害影响。我将描述其中两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部分准备金银行从根本上说是通胀性质的。
银行将顾客的存款放贷出去时,就不可避免,扩大了货币供应量。例如,当顾客向银行额外存入10万美元现金,存款人的(活期)支票账户中增加了10万美元存款,而银行在其金库中又添一笔额外的10万美元现金(美钞)。总货币供应量(包括在公众手中的现金美钞和银行存款中的美元存款余额)保持不变。存款人手中的现金额减少了10万美元,这笔钱现在储存到了银行金库中;但总存款余额增加了,存款人可以通过支票或借记卡提取同等数额的现金。假设银行信贷员现在从这些增加的现金中拿出9万美元,放贷给企业或消费者,而只保留1万美元作为对应10万美元新增存款的准备金。这些贷款就让货币供应量增加了9万美元,因为在最初的存款人仍可使用其新增的10万美元存款时,借款人手中又多出了他们原本没有的9万美元。
然而货币供应量的扩张不会止步于此,因为当借款人将借来的现金用于购买商品或支付工资时,收到这些美元的人又会把部分或者全部现金存入他们自己的银行,而这些银行也会把这笔现金的一部分再次贷出。经历这一过程,银行的美元存款就被不断地创造出来,并成倍增长,其数量远远超过最初的现金存款额。(鉴于美国当前的制度条件,银行中每新增一美元存款就能够将美国货币供应量最多增加至10美元。)当多出来的美元存款被消费时,经济体中的物价节节攀升,其必然结果就是通货膨胀及其所有相关的问题。
其次,部分准备金银行还会给经济造成另一种巨大危害。为了诱使企业和消费者借入额外新创造出的美元,银行必须把利率降低到由自愿储蓄量决定的市场均衡利率水平之下。企业受到人为低利率的误导,借钱用于扩张设施或者投资于新的长期项目。但这些事业的盈利性,要依赖于一种近乎无限期廉价银行信贷的预期。消费者一样受低利率的蒙骗,争相购买面积更大的住所或度假屋。他们将自己的住房做二次抵押,以便购买昂贵的奢侈品。虚假的经济繁荣开始,一旦利率提高就必然化为泡影、转成萧条。
随着货币扩张带来了繁荣兴旺,对信贷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人们从银行存款中提取更多现金,用于购买涨价中的日常用品。银行对这些变化的反应是提高利率,并收紧信贷和存款。在不当投资和过度消费热潮褪去之后的萧条期,荒废的建筑项目、空置的商业大厦和因断供丧失赎回权的房屋,全都暴露无遗,经济呈现出一片乱象。到萧条结束时,部分准备金银行的信贷扩张让几乎所有的家庭和企业都变得更加贫穷,甚至包括那些最初在通货膨胀中得益的人。
如今,美联储和美国政府对银行业的干预,又极大地加剧了由部分准备金银行造成的通货膨胀和“繁荣-萧条”周期。这些干预中最危险的形式是:美联储有权力借助“公开市场操作”凭空创造银行准备金;它充当最后借款人的角色,用这些虚假的准备金来救助濒临倒闭的银行;还有联邦存款保险。当这些政策存在时,所有银行存款都被公众信赖为同一品牌的货币替代物——由联邦政府提供充分的担保,由美联储随心所欲印制银行准备金、救助无偿付能力银行的权力所支撑。在这种货币制度下,部分准备金银行不受约束地天然倾向于错配资产和负债组合期限,扩张信用和存款,并人为地压低利率。可以预见,泡沫在各经济部门持续膨胀,随后的金融危机将愈演愈烈。
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就是将银行业和其他经济部门一视同仁地对待,让它在自由市场中运作——一个完全没有政府为银行存款提供的担保,也没有美联储救助可能性的完全自由市场。为实现这后一目标,就必须永久性地、确定无疑地剥夺美联储凭空创造银行准备金的法定权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一套名副其实的金本位制度,让金币作为现金流通并充当银行准备金;同时,美联储必须被剥夺发行票据和实施“公开市场操作”的权力。此外,银行应当被再次允许发行自有品牌的钞票,就像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一样。【注: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中央银行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
一旦反转政府干预的这一壮举得以实现,各家部分准备金银行再次发行货币替代物时,就会受到公众信任的严格限制。一步走错——一笔可疑贷款、一次轻率地发行无现金依托的钞票或存款——就会立刻导致其货币替代物声名扫地,银行陷入挤兑乃至因无力偿债而破产清算。
事实上,我预计在上述这种银行业市场中,无时不在的无力清偿威胁会迫使银行停止进一步拿其活期存款出去放贷。他们会把全额现金存款保留在金库和自动柜员机中。这意味着,银行如果希望发放短期或长期贷款,就要发行和贷款期限相匹配的信用工具(票据、债券或理财产品)。
因此,对于短期商业贷款,他们将发行为期3个月或6个月的定期存单;对于汽车贷款,他们可能会发行3年期或4年期的短期债券;而对于住房按揭,可能会发行5年期或10年期的债券。没有像房利美和房地美这样的政府机构暗中担保住房按揭贷款——由美联储印钞权所支撑——住房按揭贷款就可能会转化为较短的5年期或10年期“气球贷款”。【注:“气球贷款” 又叫大额尾付贷款,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贷款,它的贷款期限一般限制在短期内,但它的每期付款金额却是按照长期贷款来计算的,这种计算一方面会降低每期的还款金额,但另一方面会在贷款期限结束时,积累一笔很大的金额,故称之为大额尾付金额。】
当这笔贷款到期时,银行则保留是否提供按揭贷款展期的选择权,这取决于对抵押人当前财务状况的重新评估、近期信用记录以及整体经济环境。简言之,在自由市场中,部分准备金银行及其所有内在问题都会渐渐消失。
▲本文是约瑟夫·萨勒诺的国会听证会证词,重点在于取消美联储特权、恢复真正的金本位制。不少奥派学者主张恢复以部分准备金银行实务作为欺诈的法律惯例,以罗斯巴德、霍普、德索托等人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