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针散记:腰部不适症状的处理(下)

老黄第一次来扎针时,喝了点小酒。酒后禁针啊!老黄连连说只喝了一点点。看他信心满满,样子挺清醒,想想大老远来一次不容易,也就答应了。

老黄主要是右后腰、臀部环跳处疼痛,同时伴有右小腿正面阳明经循行处麻木,人倒着走要好些,向前走就不行。老黄往那一站,整个人都是歪的。前前后后两年多时间,艾灸推拿做了多次不见效。

右后腰、臀部环跳处疼痛,识证是下焦,经络为督脉、太阳经、少阳经。

右病左治、下病上治,先在督脉的交会穴后溪穴刺入一针;再取太阳经腕骨穴一针,同时上下倒换支正穴一针;然后在少阳经外关穴刺入一针。

后溪穴、支正穴与腕骨穴互相之间形成上下倒换,取腕骨穴既是太阳经同气,又是三焦之下焦同气。

针对老黄小腿前侧麻木不适症状(右小腿正面阳明经循行处麻木),取阳明经偏历穴刺入一针,上下倒换合谷穴一针。

怎样了?我问。老黄扭扭腰,说好像好了点。这次我没有加针,只是稍微作了调针处理,老黄喝了酒,不管多与少,还是有些顾虑。但是要求老黄下次再来不能喝酒,而且扎针期间不得喝酒。

老黄有点犹豫,不喝酒怎么行?女儿在旁边一个劲地劝,老黄勉强答应了。

老黄的腰痛第二天改善不是很大。

酒后不扎针,这一点看来不能轻易“仁慈”。哪怕是“只喝了一点点”,也不能随便让步。

第二次用针,依然是随证治之,在太阳经、少阳经、阳明经用针,针入,腿上麻木症状消失,但是腰痛不适依然还在。

这次用针,太阳经后溪穴、腕骨穴、支正穴、小海穴,少阳经中渚穴、外关穴都已倒换,应该说用针不少了,但好像还没有捣到老黄腰痛这个“老窝”。

上下倒换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来看看“表里倒换”,太阳经支正穴“表里倒换”至少阴经通里穴。

这针刚进去,一直在体会患处的老黄说,好了,不痛了。

这下我反应过来,发现自己用针还是有点机械,光想着在阴阳倒换的层面上想办法,忽略了对症以及经络的整体把握。

少阴经不仅可与太阳经表里倒换之用,其本经本气也可直用。

足少阴之别,其病气“虚则腰痛”,经典上讲的清清楚楚。(见《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足少阴之别,“实则闭癃,虚则腰痛”。)

第三次来时,老黄主动跟我保证不喝酒,原来隔天早上起来跟往常相比,症状已经改善好多。如此针治五次,老黄酸、麻、痛等症状全部不见,走路雄赳赳、气昂昂,精神焕然一新。

这次经历给我启发很大,对治腰痛,以前关注点主要在督脉、太阳经、带脉上,少阴经、厥阴经也用,但是侧重于阴阳倒换,很少想到直接去用少阴经、厥阴经的本经本气。

少阴经对治腰痛,厥阴经对治腰不能俯仰,这两句话经常是被忽略的。

少阴经、厥阴经与太阳经、少阳经阴阳倒换,和直用本经本气有区别吗?我认为有,而且关系还不小。

阴阳倒换之用,确实是一种方便可行的路径,但这样的用是建立在效果不佳或是强化效果的基础上,是前面用针思路的渐进与拓展,在理上没有突破原来的框架。

直用本经本气,是在识证层面的重新切入和完整把握,同样是在这两个穴位上用针,内心的出发点和聚焦点已然不同,用针效果也会不同。

这个不同,根本上就是明理的不同。黄帝内针讲究明理,其意义也在于此。理法方针,理在第一位,明理最为重要。

腰部的不适之症,除了常见的腰痛、腰酸、腰伤等,一些相对较重的症,也可一试。

有一次,同学说好带母亲来扎针,到了晚上却只有他一人来了。原来他母亲下午愈发严重,去医院检查,确诊为L2椎体压缩性骨折、腰椎骨质增生,医嘱卧床休息3至6个月再去复查。家人准备商量请保姆照顾。

我问,需要手术吗?同学说,手术不用。我说,不用手术就可以用黄帝内针试试啊。同学听完,二话没说就拉着我去他家里。

同学母亲今年快70了,仰面躺在床上,双膝屈伸困难,无法左右翻身,更不要说自行下床或起来走路。同时伴有胸腹严重不适,自述平时肠胃不太好。

胸闷、肠胃不适、椎体压缩性骨折,识证为上中下三焦皆有。腰椎涉及经络为督脉、太阳经、带脉,胸腹涉及经络为任脉、少阴经、阳明经、太阴经以及厥阴经。用针思路,以腰椎之症作为主症。

症在中间,按男左女右取穴,在老人右手太阳经及督脉交会穴后溪穴、腕骨穴、阳谷穴、支正穴、小海穴各刺一针。考虑到老人症状较重,这次用针跟往常不一样,上来就下了“重手”,意在通过“上下倒换”加强疗效。

继在督脉印堂穴刺入一针,既是跟督脉同经同气,又跟腰椎患处后病前治、下病上治。

然后取贯脊而行的少阴经通里穴一针,与太阳经形成表里倒换;取厥阴经内关穴一针,以解腰之不能俯仰之症,同时厥阴经内关穴上下倒换至肘部厥阴经曲泽穴、表里倒换至少阳经外关穴。

再取任脉交会穴列缺穴,与督脉后溪穴形成前后倒换之势(此处还是针对腰椎,老人症状很重,考虑的因素也多了一些)。

针对老人胸腹不适,在前面任脉、少阴经取穴基础上,又取阳明经曲池穴、手三里穴、合谷穴,太阴经尺泽穴、鱼际穴。这几针,既是同名经络上下倒换,又是阳明经、太阴经表里倒换;不仅可以针对老人胸腹不适之症,同时阳明经、太阴经还有强化调中之功。

针入不久,老人即可轻微翻身,自感身体渐变舒适。留针结束,我让老人试着翻身起床。老人小心翼翼的撑了起来,竟然能够慢慢下地走路,而且可以缓缓活动腰部。在房间里来回走了几圈,胸腹不适也大大减轻。一家人喜出望外,信心大增。

隔天晚上二诊,老人说半夜除腰背酸痛还比较严重外,可以自行起来如厕、吃饭等,疗效总体保持稳定。遂按初诊思路,继续随证治之。留针结束,老人感觉甚好。

三诊后,老人起居更为轻松,胸腹感到前所未有的舒坦。老人不再需要成天卧床休息,可以谈笑自如在客厅站站坐坐。

五诊时,我在少阴经少府穴、厥阴经劳宫穴加了两针。初衷是加强阴阳倒换,没想到当晚反应强烈,腰椎患处奇痒无比,前后约两个多小时,直至凌晨才渐渐退去。也就是这么狠狠痒了一次,老人的症状发生了革命性的转折,活动愈发轻松自如。

六诊又巩固了一次,老人自感行动无碍,生活恢复如常,迫不及待回乡下老家了。如今已近两年过去,老人腰痛症状一直未再复发。

这个案例仅是个例,还不能说是否具有普遍意义。但黄帝内针紧紧抓住的就是症,不管是何病情病因,我们要做的是谨守法则,随证治之,执两用中,相信一切都会有美好的开始。

张三针笔记

三生万物   针行其道

(0)

相关推荐

  • 内针治疗腰痛一例

    痛症是内针的优势病种,一般来说针入症消.昨日白班,夜班医生来接班的时候,唉声叹气的说:我的腰怎么办?我问哪里痛,要不要搞一针?她指了指左侧侧腰,痛点在腹股沟外侧. 六经:少阳.带脉 三焦:下焦 阴阳: ...

  • 我治腰痛:

    ①针对侧,手三里痛点进针一寸直刺,慢性病加后溪一针,手掌三四指夹角的腰痛痛点一寸直刺一针,也可加印堂一针,从上往下进针,左痛针尖偏左,右痛针尖偏右,中间痛直刺,针完活动患处,以上可留针一小时. ②侧卧 ...

  • 一针治腰痛

    ​    此单穴治腰痛,本人应用长达6年之久,无不针到病除!只须一针,最短2分钟见效,最长2小时见效,对急性腰扭伤.椎间盘突出尤见神效!今在此献出只为交流探讨! 三寸毫针向足跟方向斜刺,透涌泉穴,待针 ...

  • 用针散记:腰部不适症状的处理(上)

    快下班时,老友打来电话,请我吃晚饭.我说吃饭改天,这几天有点忙.老友说,来吧,我在地板上躺半天了,腰不能动.我忍不住笑了,你要扎针就明说,别拿饭局忽悠啊! 过去一看,老友几乎是换了个人,走路腆着肚子, ...

  • 用针散记:腹部不适症状的处理(上)

    有个朋友来小坐,偶然说到自己右侧肋下时有滞胀不适之感.我随口就问,以前扎过针没?没有.再问,怕针不?怕针.我笑笑又问,今天试两针怎么样?我以为他会连连摇手,没想到他一口答应,行,试试看. 很多朋友怕针 ...

  • 用针散记:腹部不适症状的处理(下)

    有次从外地驾车回家,突然腹痛难忍,好不容易拐进服务区,在厕所蹲了老半天直不起身.一个人软软地回到车上,阵阵腹痛又开始袭来. 我赶紧取出随身带的针具,迅即在左手肘部阳明经曲池穴.手三里穴以及太阴经尺泽穴 ...

  • 用针散记:头顶不适症状的处理

    前几年,我把家里一个房间改成了简易茶室,两幅字画往墙上一挂,竟然闲情漾溢.一支清香,一册爱书,生活像薄薄的小米粥,虽然清淡,却充满了质感.有朋友过来小坐,一杯清茶,三两个水果,整个晚上温情似水. 人生 ...

  • 用针散记:头部两侧不适症状的处理

    头部两侧区域的不适症状(比如偏头痛),所涉及的经络主要是少阳经. 手少阳经,"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䪼: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 ...

  • 用针散记:前额不适症状的处理

    家里的亲戚,身体有些不适,现在第一个反应不是去医院,而是找扎针.前阵子,老婆的姑妈破天荒到城里女儿家住了一段时间,就是想好好调理下老毛病. 姑妈的主要症状是前额胀痛.昏沉,脸看上去红红的,像喝了酒一样 ...

  • 用针散记:枕部不适症状的处理

    掌握了头顶.头部两侧以及前额不适症状的处理方法,理明自通,枕部,也就是后脑勺的问题也迎刃而解. 这里说的处理方法,并不只是会找相应的经络和穴位来下针,而是明白如何识证辨证.如何运用规则规范.如何应用规 ...

  • 用针散记:眼部不适症状的处理

    有天到朋友那办事,大白天的,看见他居然趴在桌上,十分疲劳的样子.怎么啦?他抬起头,抓起眼镜戴好,有点尴尬地说,眼睛不舒服,干涩.痒,还有点睁不开.细看,左眼球靠鼻梁处红红的,有些充血.医生让他吃药.滴 ...

  • 用针散记:耳部不适症状的处理

    前阵子,阿姨在表妹陪同下来找我.说是右边耳鸣,挺严重的,白天夜里都嗡嗡响,问我有没有办法治一下. 识证是上焦,症在右耳,右病左治,我拉过阿姨左手,在太阳经.少阳经.阳明经区域寻找敏感点,果然,少阳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