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此事与平和“立县之父”王阳明有关?

真有这回事?平和是漳州地区惟一没有龙舟的县份?据说与王阳明有关?

黄 武 疆

昨天,[平和之窗]推文《平和居然是全漳州惟一没有龙舟的县,你知道为什么吗?》引起热议,大家纷纷讨论、探究。

截图

“海滨邹鲁”---漳州,唐宋以来文化日渐昌盛,风俗既传承中原遗风,又保留百粤民族的“驾驭江海”的特色,并影响至潮汕、台湾、东南亚等地区。端午节“赛龙舟”一般以江面、内湖为主,漳州人将赛事移到海上去,如漳浦佛潭、东山岛海上赛龙舟有近千年的传统。

龙舟竞渡一(网络资料)

漳州十邑,唯独平和县没有龙舟,回想一下真是这么一回事。有人分析与平和“立县之父”王阳明有关,笔者认为是否有直接关系有待探究,先不能把责任直接推卸到一个人身上,何况也没有相关的史志记载。赛龙舟作为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具有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的传统活动,朝廷不至于禁止它,甚至历来官员会前来观看赛事,呐喊助威、与民同乐。

龙舟竞渡二(网络资料)

为探究平和没有龙舟的原因,笔者“抛砖引玉”在【地方文化群】里咨询各位老师,大家多认为平和“水位低、河床浅,不利赛龙舟”。然而此回答还是缺乏有力依据的,九龙江支流花山溪、韩江支流九峰溪的河道还是比较宽的,水位也够深,足以赛龙舟,有许多内陆县份,其地理条件远不如平和县,其赛龙舟习俗也传承数百年。

笔者认为更深层次的原因应是:旧时赛龙舟容易引发争端斗闹。探究其根源是平和民风“彪悍、斗狠”,容易因赛事发生争端、械斗,这些都是有依据的。

这些大型赛事易发生闹事争端、甚至械斗,地方官员担心出乱子、造成社会动荡,因此给予禁止也是正常的,但应该与王阳明无直接关联。五百年前,平和建县之初,百业待兴,那时的平和老百姓一般无暇“赛龙舟”一事,官府也无须禁止。

天地会创始人万五道宗勒石“太极峰”

台湾林爽文起义

笔者说

至于王阳明禁止,虽有一定可能,但需要相关文件佐证,待考。历史上因为“平和”地域本身不平和,故名“平和”,常发生宗族械斗、匪乱。在闽粤地区,带有“平”、“和”、“定”、“安”的地名多是动荡不平的地方,如:广东和平县、饶平县、潮安县、镇平县(今改名蕉岭),福建的平和县、诏安县、永定县、武平县等。

即使在数十年前,平和村社间、姓氏间、宗族房系间仍然会因历史遗留问题乃至资源争夺而发生械斗。

平和人这种“强悍、好斗”的个性,历史上都有知名人物,如:李志甫、詹师傅、天地会创始人万五道宗、广东抗清英雄王兴;传到台湾,就更加厉害了,如:严烟、林爽文、庄大田等等,历史上台湾的大型起义运动,地域间的械斗(漳泉大械斗)大多是平和人干出来的。

因此在历史上的龙舟赛,虽是民间传统习俗,承载祈福与友谊,但不小心也引起宗族争端,从而引发械斗。

历来平和民风彪悍、争强好斗,为漳之最。即使移民到台湾、潮汕、海陆丰、广西,这些平和人后裔仍保留这种个性(遗传基因)。

菜菜先生说

史上南胜县衙被攻破,县令光荣牺牲在岗位上成为烈士,才有后来做南(胜)靖(城)县,我想当年继任者选择靖城,或者靖城地名的来源,是否也是这种良好愿望带来的结果~~

即使现在,南胜仍然保持传统古风。

菜菜先生说

雍正帝曾经这么说过:

朕闻闽省漳、泉地方,民俗强悍, 好勇斗狠, 而族大丁繁之家, 往往恃其人力众盛,欺压单寒,偶因雀角小故, 动辄乡党械斗,酿成大案。及官司捕治,又复逃匿抗拒,目无国宪。两郡之劣习相同,而所属之平和、南胜一带尤为著名,此中外所共知者。

以上的探讨主要是对平和人地域性格的分析,平和人“彪悍、斗狠”个性,从另一个角度说“忠勇好义,敢作敢为”,说明自古以来平和人“敢为天下先”之个性。当然,更多平和人是“淳朴、敦诚、儒雅、和气”,这一点可以列举明清以来贤哲代表人物:理学大儒颜茂猷,太史公林偕春,明朝音乐家李文察,诗人李赞元,清朝名臣唐朝彝,杰出清官曾萼、何子祥、黄元规,乃至世界文化大师林语堂等等。

时至今日全球化、现代化的社会,以前狭隘的“地域、宗族、房系”的观念已经淡化,百姓谋生机会较多,也少有资源争夺,迎来了“共和盛世”的时代,加上公安警力增强、社会治安良好,地方(宗族)势力械斗已无“用武之地”,回归到和睦、礼让、互助的良俗良风。

让所有的赛事都成为增进友谊、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团结友谊,齐心协力

和谐,共进

作者简介

黃武疆  從事文創策劃、品牌設計、旅遊規劃、書畫創作多年

文博旅遊規劃工作者

中華傳統文化傳播者

中華鄉土人文探索者

無疆文創旅遊規劃設計院

致力於

景區規劃設計、農莊設計運營

區域發展策略、政策資源對接

文旅項目招商、地方形象包裝

民俗活動策劃、鄉土文化保護

聯繫:626456114@qq.com

长按关注“平和乡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