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好的第1001次,我学会了拒绝

一点心理学

发布时间:03-0812:55

这世上什么人最多?

答案是讨好型人,人群里简直是一抓一大把。

无论是职场,家庭,人际关系中,处处可见吃力讨好的影子,可回过头受伤的只有自己。

为什么越是讨好,越被嫌弃?

日剧《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的剧情这么多年,依旧让我记忆深刻。

女主的父亲并不太喜欢她,偶然间发现自己做鬼脸的时候父亲笑了,于是就从小到大扮鬼脸给父亲看,博他开心。

也谈过很多恋爱,每次在爱情里松子都会倾注所有去讨好对方,只在乎别人眼中的自己。但即使这样每一个男友都将她的爱视为粪土,毫不在乎,甚至是对其家暴、虐待。

她的一生都在付出,只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和一丁点喜欢。但是最终她什么都没有得到,只能孤独死去。

很多网友都大呼这不就是生活中的自己!在生活的各处努力讨好不同的人。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不断讨好别人?

我们这里许多来访者在哭诉自己的卑微心态时,都是这么说的:

“妈妈说的事情我都会全力去配合,因为这样她就会开心;”“每当领导有临时命令时,我就是死也说不出一个不;”“我为他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让他更爱我一点。”

从表面看,讨好是为了让别人开心,通过别人的开心自己会有深深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但从人的自我需求出发,讨好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证明一件事:自我价值。而讨好者偏偏将自我价值的认可架在了别人的喜怒哀乐上。

于是一边不懂得如何拒绝别人,另一边又对自我的要求不断提高,希望越来越好博取别人的喜欢,久而久之内心便会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自己的健康和人际关系。

讨好人格并不都能自我感知

大部分讨好型的人都能自我意识到自己习惯讨好,但是并不自知体内的讨好分子是怎么运作的,又是如何左右我们的情感、行为的。

比如有些人会不断去做讨好的事情,但是在思维上他并不认可对方,甚至是违背内心的讨好;

而有的人自认为自己很习惯拒绝别人,却不知道自己在潜意识一直在讨好。

就像我的邻居阿花,她一直标榜自己天生就是女王傲娇特质,还记得一起看松子剧的时候,她是边吐瓜子边翻白眼地嫌弃:“我觉得啊,女主就是活该,不爱老娘的我早就让他滚蛋了!”

长大后,阿花也确实是这么做的,每谈一个恋爱,总有各种理由把男方踹开。以至于周遭一圈都结婚生子了,她还是孤傲一身。

“不是我要的,我也不爱。”阿花还是一脸傲娇地说。“那你到底要怎么样的?”

“我要求很简单啊,我妈说.....就行。是不是很简单?”

我算是明白阿花为何一直没有找到她的真命天子了:阿花自认为自己在按照个人喜好去挑选对象,却不知她的潜意识思维一直都是按照母亲的要求去做。

心理学家说,真实是通往亲密的必经之路。

在亲密关系中,阿花没有展现出真实的一面,更是拒绝去满足自我喜好和需求,久而久之便将“妈妈喜欢的”变成了“自己喜欢的”,亲密关系得不到回应的同时,也陷入讨好人格,却毫无察觉。

蒋方舟讲过一段话:“放弃自己的个性和偏好,而去建造一个被人喜欢的人设,那是冒了非常大的风险。你吸引来的人,不是真正欣赏你的人。因为真正能欣赏你的人,永远欣赏的是你骄傲的样子,而不是你故作谦卑,和故作讨喜的样子。”

如何能够认知讨好并摆脱?

为什么讨厌社交?为什么维系一段关系会让你觉得很累?为什么他反反复复伤害你,你却一直离不开他?

很多人之所以煎熬,是因为一直在做别人眼中的自己:

你希望我是听话的,我就努力学习做个乖小孩;你希望我能够做好这份工作,那我就觉得是对的;你希望我能够对你掏心掏肺,那我绝不能让你委屈。

你是满足了许多人,那么你是否有问过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凭什么我要这么做?”

可能是因为父母的一句“你要懂事点”;可能是因为怕同学的孤立;可能是因为爱人的不断索取......但无论如何,曾经学着懂事的你我都已经长大了,小时候没做到的熊孩子样,长大了为何不去做呢?

人间失格里有一句话: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

一切的美好,都将从学会拒绝别人开始。

(本平台只提供分享和交流不作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