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姬的故事
蔡文姬原名蔡琰,字昭姬,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才女”之一,晋朝时为避司马昭的讳而改名文姬。“由于郭沫若的贡献,后人熟知了蔡文姬的故事。这姑娘极有才华,能够凭记忆默诵出父亲蔡邕的绝大多数作品,但命运相当蹉跎困顿。先是被羌人掳往蛮荒之地,被曹操重金赎回后不久,丈夫(一个壮丁型男人,注定不能令文姬衷心欢喜)又不慎触犯了曹操王法。谢天谢地,曹操难得地破例赦免,并鼓励蔡文姬在家里继续父亲的学术工作。蔡文姫晚年的生活,大概还算平静的。仅此而已,幸福则无从谈起。”(周泽雄《青梅煮酒:三国群雄的帅和怪》)
周泽雄先生说蔡文姬“命运相当蹉跎困顿”,还是符合历史原貌的。“(蔡文姬)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适河东卫仲道。夫亡无子,归宁于家。兴平中,天下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于祀。”(《后汉书·董祀妻传》卷八十四)
《后汉书》中这短短几十个字的描述,我们大抵获知了蔡文姬多舛的命运。她初嫁卫仲道,不久便因为丈夫的去世而返回娘家。兴平年间,她又身陷战乱并不幸被匈奴人掳走,被南匈奴左贤王看中(是否纳为王妃存疑)。蔡文姬在异乡异族生活了十二年,还生下了两个儿子。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已晋位汉相的曹操得知蔡文姬流落南匈奴的消息之后,心中非常焦急。立即派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璧一双,把她赎了回来,这便是令后世感叹不已的“文姬归汉”。
曹操一向有大局观,他做事十分讲究分寸,“文姬归汉”显然不是随意之举,更不会是心血来潮,一个十分流行的解释是曹操与蔡文姬从小“青梅竹马”,当曹操打听到蔡文姬的下落时,出于“旧情”,所以不惜代价要把蔡文姬接回来。这个理由十分适合一些小说、戏曲、影视剧的需要,许多文艺创作就是以此为主线演绎曹操与蔡文姬之间的故事的,但以此解释曹操力促的“文姬归汉”却实在牵强。曹操与蔡文姬的父亲蔡邕确实“有旧”,曹操早年与蔡文姬有过接触也是可能的。但是,从年龄上看二人不可能“青梅竹马”,曹操出生于汉桓帝永寿元年(155),蔡文姬生年不详,根据她没入胡中前的婚姻状况以及主要经历推测,多数学者认为她出生于汉灵帝熹平六年(177)前后,也就是说二人相差了20多岁,曹操和蔡邕共事是在汉灵帝光和年间,当时曹操已30岁左右,而蔡文姬只是一个几岁的小女孩,二人“青梅竹马”实在是不现实。
对于曹操接蔡文姬归汉的原因,范晔《后汉书》中给出的解释是曹操与蔡文姬父亲蔡邕交好:“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于祀。”这里的“祀”指的是董祀——曹操接回蔡文姬后,把她重嫁给了一个叫董祀的人。在这里,“文姬归汉”的原因被看成是出于曹操与蔡邕的旧情,它有可能是原因之一,但并非全部。
曹操派人接回蔡文姬是在建安十三年,就在这一年发生了著名的赤壁之战,推测起来,蔡文姬回到中原应该在赤壁之战前不久。对曹操而言,这一段时间正是最忙的时候,而此时发生的“文姬归汉”也不能没有政治上的考量。一方面,曹操借此不仅可以笼络蔡邕的门生故吏,更可以改善自己在下属和民间百姓心中的形象。另一方面,曹操已经统一了北方,接下来便要考虑南下,背后的匈奴成为曹操的后顾之忧。曹操借文姬归汉一事向匈奴献上金子和玉璧,等于是对匈奴有所笼络,稳定了后方,从而为向南进军免除了后患。
由此来看,接回蔡文姬,从而收买人心、安定后方,很可能是曹操构想的称霸宏图中的一步“妙棋”,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等待曹操的却是赤壁一场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