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进阶:真寒假热,你辨出来了吗?
编辑整理 天涯云水
高手进阶:真寒假热,你辨出来了吗?
名医医案:郑义士,男,16岁,自觉躁热,奔走,口渴欲饮,不多饮,神昏谵语,两颧火红而发烫。脉弱而迟。
讨论过程:
群友“陈存”:脉弱而尺,阳虚故也。
“隐市”:竹叶石膏汤合栀子豉汤。
“孔”:阴盛格阳,茯苓四逆汤。
“钢钢”:虚阳上亢,参附汤加肉桂龙牡。
安师讲解:
我们看患者无汗,这时病人往往觉出一点汗就舒服了,可就是怎么也不出汗。这就是一个真热假寒案,过去我们常讲的寒饮之气上冲案,又所谓,寒极似热也。
这种寒极似热病案,临床上在一片似热症状中总会暴露出寒冷的一点本质来,让我们鉴别的。如其热的形态,多曾现,上热下寒的状态,这个热也不长久,多是暂时的,片刻的,有时间规律的,强烈的……我们临床常习惯称轰热、灼热等。
脉也不是大实。有的虽然有时脉浮大、浮紧,或极强近似革。
渴多不喜饮、或喜饮,或不多饮,更有甚者喜冷饮,但也能找到与白虎加参所不同。
此案乃是《丹溪翁传》中所记载:“郑义士家一少年, 秋初病热, 口渴而妄言, 两颧火赤, 医作大热治。翁诊之, 脉弱而迟, 告曰:此作劳后病温, 惟当服补剂自已。今六脉皆搏手, 必凉药所致, 竟以附子汤啜之, 应手 而瘥”。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二枚(18g)、茯苓三两(9g)、人参二两(6g)、白术四两(12g)、芍药三两(9g)。
所不同的是:朱丹溪加了干姜。
可见朱丹溪善用附子汤治疗真寒假热证。附子汤是《伤寒论》 中治疗少阴病身体痛, 手足寒, 骨节痛, 脉沉等证的方剂。由附子、 茯苓、 人参、 白术、 芍药组成。张璐在 《伤寒缵论》指出:“附子汤中人参助生附, 纯用其温补之力, 以快复涣 散之真阳” , 可见该方中参附同用为其关键。《伤寒经注》指出:“(附子汤)芍药之用,则所以入里而和阴,使寒盛不至格阳也”。附子汤中的附子用二枚,用量较大,芍药在此方中是应用阴阳互根之理,以防阴阳格拒。由此可见,朱丹溪主要通过附子与人参、芍药的配伍,应用附子汤治疗真寒假热证,扩大了经方的临床应用范围。
真寒假热,在临床非常多见,你若没点基础,思想上没一点概念,临床上动手便错,特别是众多更年期,对我们经方派来说,简真是不能沾碍,对更年期的寒热挟杂,虚实兼错,辨证起来简直是瞎撞,瞎子聋子……
群友“隐市”接着问道:这样的真寒假热,临床上我们见到过?一个十六岁的男子,能虚到哪里?我不否定真寒假热,但我怀疑这种躁,能达到奔走,谵语的程度?仲景的奔走谵语,要么阳明热证,腑实证,要么瘀血证。(会有这么大烦躁的能量?未看到对话,补充上的)
安师:应是能量更大。不过这个能量,是和实能量差距是很大的、不一样的。我们看杀猪,血将尽,有时猪猛力挣扎下,然后挺腿死亡。这个挣扎一下,与平时的猪疯狂,是不一样的!临床案例,我曾经发一名医,(安医生会员群分享的医案,可加群参与讨论)用归脾汤治谵语、奔走,收奇效的,可参考。
仲景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治疗亡阳惊狂的,大家要仔细思考。
最后,我们再分享一例名医案例,把真寒假热证吃透。
休宁吴文哉伤寒狂躁,其弟日休延中梓诊之。患者时已昏乱闷绝,面赤,口渴而时索冷水,烦躁而扬手掷足,难以候脉。中梓令五六人制之,察其脉洪大无伦,沉细如丝,乃告日休曰:“据其脉浮大沉小,为阴证似阳,假热证也。与附子理中汤当有生理。”日休曰:“前医十数人至,不曰柴胡承气,则曰竹叶石膏,皆主寒凉,今汝反用温热,怎敢服之?”中梓曰:“温剂必生,凉剂立毙,请勿迟疑!”遂用附子理中汤加人参四钱、附子二钱,煎汁置井水中冷却与饮。服药后一时许,狂躁已定。再剂则神志清爽,转危为安。
注意重点:面赤,躁乱,时索凉水,以脉轻取洪大无伦,沉细如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