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气候观察日记】能用大数据应对气候变化吗?

【巴黎气候观察日记】(零九)

能用大数据应对气候变化吗?

今天没有来得及关心巴黎气候大会的进展,昨晚到时收到很多来自巴黎会场的照片,朋友参加了巴黎气候大会,在现场与很多国家的气候代表合影留念。

不过,早上在《能源与气候变化经济学》的课堂上,专门分析了一般均衡应用于气候变化应对进程的基本原理,有学生比较敏锐地提到,一般均衡和计划经济很相似。事实上,撇除其他因素,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已经越来越少了,如果市场经济能够完全执行一般均衡下的资源配置原则,就会以“计划性”精确来最优地分配资源,这其实已经与计划经济相差无几了。

就此,值得进一步思考的是,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如果都可以在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下加以理解和控制,那么,应对气候变化的每个环节都能够得到相对应的有效资源配置,这不就是我们期望取得的效果吗?

再加上,当前一般均衡分析的最大挑战体现为数据的完整性,那是否意味着,如果有了大数据的平台,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来估计不同国家以及不同主体的行为模式,进而预测出未来的走向,并进行必要的干预来实现对气候变化的科学应对呢?

我想,从一般均衡分析到大数据的方法,这的确有助于我们提高对气候变化应对规律的理解,但在真正的应用上,却仍有很大的局限性,最大的问题是,一般均衡分析和大数据所刻画的都是历史经验,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过去的历史和过去的经验是否就可以代表未来呢?

最关键的是,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以及自然界,似乎都存在一种“逆反性”,一旦我们用了熟知的规律去理解和解释未来时,未来就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逆反”,从而使得我们熟知的规律失效,并又形成新的某种规律,然后循环往复。

所以,最后也是最难的问题仍然在于,如何克服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以及发现未来的发展规律?

回到气候变化应对问题上,值得探索的是,如果我们真正建立了分析全球各国气候变化行动和动向的大数据系统,那究竟是有利于各国之间的合作呢?还是不利于国际的合作?(李志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