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最怕吃的“藤条焖猪肉”
本文摘自《粤语有段古》 作者:李沛聪
李沛聪,知名节目主持人,粤语文化人、非凡读书会发起人、喜马拉雅粤语频道总编辑。著有《粤语有段古》,在内陆及香港地区出版,广受欢迎,成为2019年广东地区畅销书之一。
《粤语有段古》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李沛聪编著,李卓言、韦静雯绘图。作者精心挑选了50个粤语俚语,以风趣活泼的方式讲述粤语俚语背后的故事和来源,选取的故事生动有趣,并配上点题幽默的插图。全书全彩印刷,每个故事还配有二维码,读者可以通过扫码听到粤语故事。
扫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购买
抱朴财经粉丝8折优惠专享价
【出版社直供,保证正版】
零基础学经典粤语俚语!
昨天《粤语有段古》一书连载
讲到了你究竟有几“巴闭”?
今日继续:
明时节拜山,是各家各户的重要大事,广东人一向都非常重视。不过粤语人群生性幽默,关于拜山的粤语词汇倒不见得都是很严肃的。例如掘尾龙拜山,就是用来形容那些喜欢搬弄是非、造谣生事、搅风搅雨的人。
那这个掘尾龙究竟是什么东东呢?为什么它拜山,就会风雨大作呢?
相传在广东地区有个小朋友,有一天捡到一条像四脚蛇一样的小虫,他觉得挺可爱,就带回家养在水缸里。
养了一段时间,这条小虫越长越大,水缸都放不下了,而且吃得也越来越多,小朋友觉得再这么养下去不是办法,于是打算把它带去放生。
放生之前,小朋友忽发奇想,觉得要在四脚虫身上留一点记号,日后再碰到可以认得,于是一刀把虫尾巴切掉了一小截。谁知这条四脚虫痛起来狂性大发,一口把小朋友咬死了。
原来,这条并不是什么小虫,而是一条龙,现在尾巴被切断了一截,变成了掘尾龙。
后来这条掘尾龙尾了报答小朋友的恩德,每年清明时节都去给他拜山,天龙所经之处,自然天昏地暗,风雨飘摇了。这就是大家说的“掘尾龙拜山——搅风搅雨”了。
本来,这个词是用来清明时节经常会发生的天气现象,不过后来渐渐演化成对那些喜欢搞事的人的形容词了。
有时候听粤语人吵架,也能学到不少粤语的文化知识。例如骂人“有咩留翻拜山先讲啦!”,意思不是真的要等到拜山的时候再讲,而是要对方收声,不要再说话的意思。
拜山祭祖,习俗上都会向祖先祷告禀报一番,而祖先自然也不会嫌你啰嗦,你想讲多久就讲多久。
所以叫人“有咩留翻拜山先讲”,意思是让对方不妨把话留到拜山的时候,对着死人慢慢讲,到时想讲多久讲啥都没人理你,请不要对着我这个大活人啰哩啰嗦。
不过这个词近年来被大家用来开玩笑开得多了,年轻人在平时聊天谈笑的时候,有时也会用到,原来骂人的意味也就渐渐减轻,只留下“不要太啰嗦”、或者“不想告诉你”的意味了。
我们小时候如果做了调皮捣蛋的事,又或者在学习被老师投诉,回到家里就很有可能吃到一味很有广东特色的佳肴——“藤条焖猪肉”啦。
何谓藤条焖猪肉?说穿了很简单,就是被父母用藤条来打屁股咯。
以前广东人家里有许多藤做的用具,鸡毛扫(鸡毛掸子)就是其中之一。通常家长教训子女,就会把鸡毛扫掉转来拿,用长长的藤条抽打调皮的子女,因为藤条柔韧性好,打起来很痛但是又不容易如戒尺之类的硬物,打出严重的伤患,所以实在是家长执行家法最爱的武器。
而那个“焖”字,也是颇有讲究。广东人爱吃,对于厨艺大都颇有研究,所谓“焖”,就是把食材放进锅里,盖紧锅盖,用文火慢慢煮烂。而藤条焖猪肉之所以用一个“焖”字,也就意味着小孩回到家中,无处可逃,唯有任由家长慢慢炮制的意思了。
而那块猪肉,不用问,自然是子女们白白嫩嫩的屁股了。
当然,现在很多家庭的观念都已经很现代化,体罚、殴打子女的情形也越来越少,再加上现在很多家庭已经很少用鸡毛扫,所以小朋友们吃到这道“藤条焖猪肉”的机会,自然也就越来越少了。
上世纪20年代初期,在省城的长堤有间叫“苏记”的小杂货铺,来自番禺的店主麦苏颇有生意头脑,他意识到广州城大有发展前途,市民生活素质日益提高,其中表现在卫生习惯上的改善。当时人们时兴用鬃毛牙刷抹上淮盐来刷牙,以保口腔清洁,牙粉、牙膏是后来才用的。
麦苏着意售卖牙刷、淮盐,每售出一牙刷就送上一小袋淮盐。此举甚受市民欢迎、采买,“苏记”生意越发火红。接着,麦苏用从香港进口的一种白软不生锈的有点弹性的薄铁片,请人做成弓形边角磨圆滑的,长约12厘米、宽半厘米的软条子,美名曰“脷刮”,跟牙刷、淮盐一起出售。贴海报云:“本店售出口齿健康用品’脷刮’。请君刷完牙即用其来刮掉’脷积’,保君口气清新,精神爽利,贵人频遇。”
更有趣的是,麦苏别出心裁,另在海报前头用醒目大字书上:“牙刷刷、脷刮刮,财路全凭口齿去开发。”
大家对苏记的“脷刮”新玩儿越来越感兴趣,“脷刮”软片条不胫而走,省城不少店铺有售卖,以至传销到珠三角各处城乡。而苏记的广告词:“牙刷刷,脷刮刮……”也像口碑一样的传开了,并以此两句诙谐语用来形容、揶揄某些“沙尘白霍”的人,从此就成了一句流行语。
之前我们给大家介绍过,两个人发脾气互不理睬,粤语里叫做“贴错门神”。如果两个人的敌对程度再升几级,到了完全无法沟通、乃至仇视的地步,我们粤语里又有另外一个形容词——“前世捞乱骨头”。
为什么粤语用“前世捞乱骨头”形容两个互相敌视,总是发生冲突的人呢?
原来,旧时候安葬先人,很讲究尸骨齐全,如果不能收齐祖先的骸骨,那是很不敬和不吉利的事情。而如果先人的尸骨搞错了,放到了别人家的坟墓,拜祭的时候就变成了拜错祖先,那就更是极其大不敬的事情。
那如果此事得不到纠正,两家人相互拜错祖先,纠纷就难以排解,相互的仇怨就会一直延绵后世。
所以粤语就用“前世捞乱骨头”,来形容那些互相敌视的死对头,因为他们对待对方的态度,简直就像是先人的遗骸放错地方,互相拜错祖先,结下怨恨一样。
有读者在后台表示很苦恼:
有些俚语只看字,不会读,怎么办?
其实书中每个故事插图都配有二维码
购买全书就可以扫码听到粤语讲故事啦!
购买全书
一睹为快
广东人民出版社
李沛聪编著 李卓言、韦静雯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