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废都、浮躁到生死疲劳,或许发现了群体心态与自然灾害间的关联
第一次听说《浮躁》这部小说,就开始佩服贾平凹的功力,单单小说名已经精确地表达了那个时代的情绪。
小说一直没读,也不愿意看,总想着小说里描述的,不过是那些大大小小的陌生的事情和熟悉的情绪,没有了读的冲动。这就是中年人的心态,对什么都失去了热情,不再想追问结果,那时候还没意识到,这就是思想上的躺平。
后来又听说贾平凹的另一部小说《废都》,这部小说出版得更早,仅仅“废都”两个字,又概括了一种情绪。小说仍然没看,想象中可能是灯红酒绿背后的荒凉,一眼望到头的绝望,反反复复后的厌倦。后来,了解了故事梗概后,依然没有读的冲动。不过从此更为赞叹贾平凹的洞察力。
再后来,偶然间在网上听了一段介绍莫言的小说的音频,随后买了一本《生死疲劳》。莫言的小说也还是没有超出贾平凹的小说在我这里的待遇,小说依然没有读,但我记下了“生死疲劳”这几个字。
莫言说,社会病了,我们用文字给它排毒。(原话记不清,大致如此)
搜索了一下,这几部小说出版于1993年至2009年。回想起来,这个阶段的中国正处于艰难的爬升期,而全世界也在这个阶段重新构建。兴奋后的失望,激情后的疲劳,全民的浮躁成为共同的情绪底色,时隐时现于我们慌乱的心态。
直到有一天,医生告诉我,情绪可以致病,也可以治病,所谓“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猛然间,联想起这三部并没有看过的小说名,竟有些小小的惊讶。
1998年大洪水,2003年非典,2008年汶川大地震,直到2019年底开始的新冠,这些天灾,与全人类的厌倦、浮躁、疲劳、绝望的情绪之间有没有联系,是否存在因果,值得思考。
分形学告诉我们,任何一点的特征都和整体特征接近,作用于人类个体的“情绪能致病,也能治病”的规律,同样应该适用于人类整体。再进一步,人类和其他动植物一样,作为地球生态的一部分,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此时何为情绪,何为整体的心肝脾肺肾,或许会有新的表现形式和解释。
情绪是自然灾害在人类的自然反应,还是情绪促进了那些自然灾害的发生,似乎存在着一些联系,其过程和人类个体有或许会一些相似之处。
群体情绪本身或许也只是表象,背后又是什么呢,文化?道德?今天,我们的情绪又能用哪个词去描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