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般皆是命: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深刻)

01

《增广贤文》有言:“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你的命中该存在这样的人与事儿,那这些人与事儿终究会属于你。但是,如果你的命中并无这些人与事儿,那你再强求也都是一无所得。

对此,很多人会觉得,只要自己争到了这一切,哪怕不属于自己也没关系,反正已然到了自己的手中了。

这样观点,其实特别符合人的本性。不过,如果这些东西真的不属于你,哪怕你得到了,可在未来的某一刻都会失去。

曾有这么一个农夫,他在回家的途中碰到了一包金银珠宝。而他发现周围都没有人,便将这些金银珠宝拿回到了家中。

可过了好几天之后,他发现自己家的周边出现了很多的陌生人,他们仿佛都盯上了他的家。可农夫觉得,自己又没得罪什么人,又怕什么呢?

在农夫晚上回家的时候,他发现家中竟然被人洗劫一空,不仅之前捡到的金银珠宝不见了,就连他辛辛苦苦种田得来的钱财,也都被人拿走了。

那时候,农夫才感慨,拿了自己不该拿的东西,最后只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其实,属于自己的东西, 永远都属于自己。而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哪怕你得到了,最后你都得无奈地失去。

02

当人年轻的时候,其实我们都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观点。

这样的观点,其实特别符合年轻人的行为做法。因为年轻人本身就“初生牛犊不怕虎”,有着极强的反抗心理。

不过,这样的想法终究只会陪伴他们一时。一般来说,年轻人在读书或者没出社会之前,都会存在“要改变世界和命运”的观点。

但是,当人有所经历,亦或是踏出了社会之后,相信人们的观念就会有所改变。为何呢?就是因为在社会的现实面前,每个人都显得特别渺小且卑微。

有位刚毕业的年轻人去到单位上班,他特别自信且骄傲,认为自己出身于名牌大学,有着不错的读书成绩,肯定可以在短时间内升职加薪。

每一次做事儿的时候,他都不会谦卑,而是自行其事,完全是我行我素的样子。在他看来,自己的行为要自己做主,自己的人生要自己说了算。

过了几个月之后,不仅同事特别厌恶他,就连上司也觉得他过分自我了。如此,他就被人辞退了。

很多时候,人在现实面前,终究是要低头的。有些规则,不可违背,哪怕你再有本事,都只能顺从着职场的规则,或者社会的规则来做人。

03

有道是“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为何古人要说出如此“消极”的观点呢?其实,从某个方面来说,这并非是消极的观点,而是较为平常的态度。

曾有位老教授说过,“命”这种东西,你信它,不是为了消磨自己的意志,而是为了规范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你不信它,则是你已然融入到生活的正轨当中。

那么,我们可以对“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有这么两点看法。

第一种看法,便是我们日常所言的“顺其自然”的行为态度。对待人生之事儿,不强求,不埋怨,而是顺势而行,做回自己的本分。

第二种看法,便是我们都忽视的“严守己身”的做人原则。信命的原因,不是真的让自己变得消极,而是让自己摆脱自我观念的影响,从而尊重自然的规则,社会的规则,不做任何不择手段的事儿。

从某个角度来看,我们顺从命运,遵循命运的轨迹,并非是我们失去了做人的积极性。而是我们知道,敬畏命运和自然,这是做人的基本底线。

04

其实,为而不争,才是做人最好的姿态。

上千年前,道家圣人老子就说过,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而林语堂也在《风声鹤唳》中写道:不争,乃大争。不争,则天下人与之不争。”

不论是贤人也好,还是文学大家也罢,他们都强调一个观点,那就是“为而不争”。人,可以尽力去做好自己的本分,但不能够争夺太多的东西。

很多人都觉得,做人为何不争呢?如果自己不争,而被别人夺了去,这不就亏了吗?

这样的想法,很正常。不过,还是没有理解到“为而不争”的真实含义。

你完全尽力了,可还是没有得到。这个时候,其实你已然去争取过了,只不过你得不到而已。这,便是现实。

或者说,你在这件事上付出了自己的全部精力,可还是没有收获到属于自己的成果。那么,你再怎么争,也是徒然。因为这样的成果,也许本就不属于你。

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很多时候,得不到的一切,终究占了多数。而这个时候,我们就该保持一颗平常心,顺其自然,随遇而安,那就可以了。

要知道,尽力了,不给自己留遗憾了,就足够了。

文/舒山有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