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亚战争29–南丁格尔

上篇《冬天来了》里面咱们说到,11月14日一场飓风横扫联军营地,给联军造成巨大损害。大风刮了一上午,下午大约两点钟风停了,人们终于可以从藏身处出来,从泥水中那一堆堆破烂里寻找自己的东西,或者还能用得上的东西。夜里气温骤降下起了雨,随后变成了雪。联军士兵试图用他们冻得麻木的手,重新搭起帐篷,也有的挤到牲口棚里抱团取暖。

还是法军的情况要好得多,尽管大风暴让法国人也损失了很多装备,但是他们的后勤系统管理有序,几天后就恢复过来。英军的恢复时间稍长一些,本来英军的后勤系统就落后于时代,飓风让补给情况更是雪上加霜。

原以为能迅速获胜,所以联军根本没有过冬的打算,也不知道这儿的冬天有多冷。拉格伦赶紧派人去君士坦丁堡采购军队最急需的物品,特别是棉衣。英国大使也全力以赴,帮着买了些皮大衣送到前线。相比之下,法军的冬装依然要好得多,法军有毛皮斗篷,法军的大衣Crimeennes这个名字,就源自那个时候的克里米亚。同时法军对士兵的着装也没有过多的要求,当兵的想穿几件就穿几件,只要暖和就成。而英军臭规矩多,还讲求军容风貌,保暖就得往后放一放。深冬的时候,法军穿得杂七杂八不像个正规军,但是暖和。一个法国兵给他妈妈的信里说:“我有两件外衣,一件薄的部队发的,一件厚的是我在君士坦丁堡买的,这件厚的快有50公斤重了。我在战壕里值班的时候,可以穿着它睡觉。不过要是它湿透了的话,拎都拎不动。”

法军的着装让英国人羡慕,英军的帐篷也不能让人满意。那时代的帐篷就是在地上搭个棚子,下大雨的时候里面也是汪洋一片,人们只好站起身来。英国的贵族老爷军官们,完全不需要过这种艰苦生活,他们的帐篷搭在架起来的木板之上。老爷们还可以自费住到自己想住的地方,比如那位骑兵的卡迪根伯爵,就住在自己的船上,品着法国大餐,有的军官还回到君士坦丁堡过冬。

法国的帐篷也比英国人的好很多,这点连高傲的英国人都不得不承认。吃的更是没法比了,法军每个团都有一群专门的炊事兵,每天提供现做的饭食,甚至每天都有汤喝。即便是在深冬,也有储存的蔬菜,当然还有咖啡。法国兵必喝咖啡,不论凉的热的,离了咖啡简直活不了,咖啡是最提气的东西。所有这一切能源源不断地供给上,是因为法国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后勤系统,从后方港口到前线铺设了道路,用马车把物资源源不断地运上去。法国人的后勤港口比英国人的巴拉克拉瓦要大,可以供三百艘船装卸货物,大型仓库、屠宰场、私人的商店很快遍布起来,还有了酒吧、饭店、旅馆,甚至连失足妇女的营业场所都有,俨然一个小“城镇”。

随着冬季的到来,英军的运输更加困难,蔬菜水果供给不上,各种病症依然不减,到1月份英军只剩11,000有战斗力的士兵。当然,处境更加糟糕的是那些伤病员们,伤病员们没有得到很好地照顾的消息,一经媒体的披露,便在英国国内引起强烈反响。

那还是1854年的10月12日,这一天《泰晤士报》的4万名读者打开报纸,会看到一个不好的消息。这个不好的消息打消了阿尔玛胜利带给人们的幸福感,也让英雄主义情节烟消云散。这篇报道说的是英军的伤病员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位于司库台的战地医院也是情况糟糕。凡是战争就会有牺牲是人们都知道的,没有报纸之前,人们对这种牺牲的感受并不深切。现在不一样了,克里米亚战争是第一场新闻报道的战争,有图画有细节,人们可以通过报纸了解了战场上的一切。

记者见证了前方糟糕的状况,所谓的医院船缺医少药,而司库台的医院也是缺乏必要的设备。批评政府完全没有做好救治伤员的准备,不但军医数量不足,还缺乏救护人员和特别是护士。这是系统性的缺失,不能责怪到某一个人,难道都不知道需要大量亚麻布做绷带吗?

英国人批评英国有关当局之余,还大大地表扬了法国人一把,说法军是英军的好榜样,医疗安排非常周到,有大量的军医,还有大量的“慈善修女”(Sisters of Charity)随同远征军,这些妇女都是非常优秀的护士。

随后10月14日《泰晤士报》发表了一封来自“战争受难者”的信,信中质问为什么英国没有法国那种“慈善修女”?这篇文章引起一个人的注意,她就是佛罗伦斯·南丁格尔(Florence Nightingale)。南丁格尔出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因此以“佛罗伦斯”为名。生于一个富裕家庭的南丁格尔,受到过比当时大多数在英国政府里面工作的男子都好的教育。按说以她的家庭出身,完全不需要从事护士这种“下等人”的工作,但是基督教的信仰让她25岁的时候学习护理,学成后进入一家医院工作成为一名主管。读到《泰晤士报》的报道,她提笔给好友战争秘书悉尼·赫伯特(Sidney Herbert)写了封信,建议给战士们提供护士服务。

在赫伯特的推动下,三天后英国内阁任命南丁格尔为英国在土耳其总医院的护士主管。在土耳其当地找不到合格的护士,南丁格尔决定回英国来招人,赫伯特夫人帮助了她。南丁格尔招募了些下层社会的妇女,南丁格尔认为穷苦出身更能适应战地的艰苦环境,找来一批具有护理经验的天主教修女,来对她们进行指导培训。找天主教修女,是因为英军普通士兵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是天主教信仰的爱尔兰人。南丁格尔拒绝了中产阶级及以上阶层的妇女,担心她们不好管理。

1854年11月4日南丁格尔带着她的38名护士来到司库台,因为途中遇到了风暴,到达时候已经很是疲劳。她们来的很及时,正好有大量伤员从巴拉克拉瓦战场送下来,几天后,更大的一批几百名伤员从英克曼战场上送下来,一时让所有人都手忙脚乱。司库台的战地医院确实如媒体报道的那样,完全没有准备好,大量伤员病员挤在一起,房屋破旧暖气不足,甚至只有一个厕所。伤员的死亡率超过一半,死去的人被立即裹上毯子埋入附近的大坑,把病床腾出来给其他人。南丁格尔的护士们连轴转,为伤员清洗身体护理送药。很多护士承受不住压力开始喝酒,有人抱怨南丁格尔专横的领导方式,南丁格尔专横地把她送回英国。

12月底南丁格尔的第二支护士队到来,利用《泰晤士报》为救护伤员筹集的基金,南丁格尔可以采购些药品和设备,可以自由行动而不受军事当局的掣肘,甚至有时候是军事当局需要南丁格尔的帮助。

提起南丁格尔,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那个南丁格尔奖章,还有护士节,白衣天使。其实南丁格尔不是白衣天使,而是个战士。南丁格尔的最大贡献不在于护理业务,而在于管理。她推动了一系列的改善措施,重建了厨房,买了新锅炉,雇佣土耳其洗衣工,管理她们的工作,一天二十四小时连轴转,每天提着灯笼走访伤病员。

尽管如此努力,英军的死亡率依然在上升,1855年1月份,整个战场上的英军有十分之一死于疾病,而二月份,司库台医院的死亡率,从南丁格尔到达时候的8%升到了52%。飓风过后的四个月里,4,000名士兵死于司库台医院,大部分不是死于战伤而是疾病。情况一经《泰晤士报》报道引起轩然大波,这是怎么个情况?3月份英国政府派来一个委员会调查情况,发现医院建在一个化粪池上面,污水渗漏流入饮用水中!南丁格尔也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结果伤病员送到这里反而比送到任何地方都危险。

这当然是军事当局的重大失误,此后情况发生个极大的变化,南丁格尔的护士们利用《泰晤士报》提供的基金,购买刷子和肥皂清理病房,用蒸锅消毒并提供清洁的饮用水。赫伯特夫人也帮助购买各种用品,从餐桌到刀叉到大白菜胡萝卜、手术台、毛巾肥皂锅碗瓢盆。这一切的改变不是通过行政当局实现的,而是《泰晤士报》和南丁格尔这样的民间人士。

英国的军事当局被指责疏于管理造成人员大量病亡,其实俄国人情况更加糟糕,好在他们没有自由的媒体,好在他们有一位天才的医生。这位天才的医生是谁呢?请看下篇《无冕之王》。

(0)

相关推荐

  • “提灯天使”南丁格尔:舍弃贵族身份,投身于护理行业

    1820年5月12日,一对正在欧洲旅游的英国贵族夫妇迎来了他们家族的新生成员并以佛罗伦萨为名,为其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并未想到她会为护理这个行业做出巨大的贡献--创建护士学校.提出 ...

  • 乌拉圭邮政于10月22日发行小型张纪念南丁格尔

    乌拉圭邮政于10月22日发行一套雕刻版小型张纪念南丁格尔诞辰200周年.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OM,RRC(英语:FlorenceNightingale:1820年5月12日-1910年8月13日), ...

  • “提灯女郎”南丁格尔资料简介怎么死的 南丁格尔精神是什么

    "在英国伟大的历史上, 有一位'提灯女郎', 她给优秀.英雄的女性 树立起高尚的榜样." 这是19世纪美国杰出的诗人朗费罗所写的赞美南丁格尔诗中的一节. 佛罗伦萨·南丁格尔是一位伟 ...

  • 战火中的“南丁格尔”(五)

    作者 庞红 (163师副师长李万余在攻打谅山前线和战士交流)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我最纯朴可爱的士兵兄弟们,在敌人的枪弹面前,面无惧色,勇往直前!而在注射器面前却流下了眼泪.! ...

  • 克里米亚战争40–反攻乔尔纳河

    上篇<美国人搅局?>咱们说了联军在波罗的海方向仍然没能实现突破,本篇回到克里米亚前线,继续叙说克里米亚的战事. 随着联军占领刻赤切断通过亚速海的补给线,俄军供应紧张起来,弹药开始供应不足. ...

  • 沙皇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为何没有盟友?只能说自作自受!

    克里米亚战争的前奏,要从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帝国开始,在此之前的1798年法国占领了奥斯曼帝国的埃及和叙利亚,这对于庞大的奥斯曼帝国影响是痛并快乐着,毕竟穆斯林独立运动如火如荼,令奥斯曼帝国可以 ...

  • 克里米亚战争,遭盟友背叛列强群殴,俄罗斯“人品”问题出在哪?

    在欧洲甚至世界战争史上,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都有着重要地位.本来,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争,俄罗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在这之前已经打了多次仗,到这一次是第九次俄土战争. 势均力敌变成" ...

  • 克里米亚战争 01 – 东方问题

    前些年普大帝策划克里米亚公投,把克里米亚从乌克兰肢解出去并入俄罗斯,让克里米亚这个原本生僻的名字一下子成了热门词儿.也确实克里米亚对俄国来说地位十分重要,俄国人也花了大把人力物力经营于此,俄罗斯族还占 ...

  • 克里米亚战争 02 – 英法的态度

    上篇<东方问题>里面咱们提到,俄土之间矛盾纠纷的解决,两个大国英国和法国是绕不过去,这两个国家在土耳其问题上,是怎么考虑的呢?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的大英帝国,国势可谓是如日中天.工业革命在英 ...

  • 克里米亚战争 03 – 法俄较劲

    上篇<英法的态度>里面咱们提到针对土耳其的"东方问题",英国和法国跟俄国都有不同的看法,法国总统路易·拿破仑·波拿巴还打算在其中的圣地问题上做做文章.于是路易·拿破仑· ...

  • 克里米亚战争 04 – 缅希科夫的使命

    上篇<法俄较劲>里面咱们说了法国跟俄国在土耳其较上了劲儿,法国赢了一合,沙皇发誓要扳回来,那么沙皇尼古拉打算怎么做呢? 沙皇尼古拉是个意志坚定的行动派,光耍嘴皮子不是沙皇的风格.尽管知道了 ...

  • 克里米亚战争 05 – 英国人无所作为

    上篇<缅希科夫的使命>里面,咱们说到英国大使馆临时负责的罗斯上校,命令地中海舰队立即派军舰到土耳其海域,为苏丹撑腰.不过当时通往伦敦的电报线路,只铺设到贝尔格莱德,到君士坦丁堡这段还需要其 ...

  • 克里米亚战争06–陷入僵局

    上一篇<英国人迟疑不决>里面,咱们说到俄土谈判令英国人忐忑不安,这谈判桌上到底发生了些什么事情呢? 回到1853年的3月16日,缅希科夫拿出内斯尔罗德给的第一个锦囊,要求土耳其人在圣地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