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经典 | 《除欲究本》卷一 · 七言(七)

昨日公門二朋友,都秉虔誠把我求;
開口問我幾百歲,都懷異端在心頭。
不言奇事不說話,倡狂世上全沒有;
我說我是討吃人,高人實學我未究。
二人臨此都悔心,當下告辭就要走;
任公走遍天下路,處處受欺不歇休。
自己心上愛好奇,就有奇事來引誘;
心上好奇把己迷,反說道門人無有。
長受貧苦是無修,低三下四求朋友;
他是一人我一人,因何人多福祿壽。
三者既無該我死,求人再活何風流;
甘心善守等無常,聽天由明不敢拗。
天生天滅都由天,作善作惡自己做;
惡人回念存心好,上天賜福又添壽。

福祿之人把心壞,折盡福祿不到頭;
迷人都在睡夢裏,幾人醒睡能如一。
有等鱗毛才養全,抬起膀子就要飛;
一場重病加在身,嗚呼哀哉把命廢。
還有飛到高興處,凶禍臨頭亦完畢;
識破消息懶翻身,那裏想做是與非。
念頭不息莫看破,看破自然念不起;
念頭不起養精神,養住精神跨雲飛。
本來無人強裝人,本來不知假充知;
腹內暗暗存勝心,舉念就想為人師。
你要往人頭上緣,誰肯著你踐踏死;
古今那些治世客,都從謙恭下士出。
這才感動天下人,自有高賢來幫助;
自尊自貴自遺臭,旁人聞著厭惡死。
如此之人誰肯幫,那有賢士來扶持;
任公走遍天下路,到處無緣人處置。
前劫修行在深山,無憂無慮樂自然;
覺照未曾念頭起,靜中思動墜落凡。

功行未滿道未了,脫化人間遭此難;
從今欲出迷途路,打盡塵勞不厭煩。
總居皇家官一品,憂愁思慮擔兇險;
豈知換性權在手,完全出苦了大還。
老朽活了幾十春,世上遇過多少人;
未曾張口自欺自,先說自己無善根。
神仙還得神仙做,那有凡人能成真;
要依老朽拙見識,但說此話糊塗蠢。
那有神仙學神仙,真人從新又修真;
誰謀誰學誰修成,不信謗毀無善根。
我學幾句粗蠢言,傳于諸公記心間;
心上有欲不得輕,君若想輕也不難。
除欲比個買賣人,擔著一擔盆瓦罐;
賣了一件輕一些,全輕除非都賣完。
若能連擔全放下,如此逍遙非等閒;
心上無欲即福地,何處不是洞中天!

高人窮理遵天命,深究遠慮避惡徑;
理若不合不處事,所以輕易不遭橫。
愚夫從來不窮理,處事縱欲好任性;
此等恰似混水魚,不分南北與西東。
自入王法投羅網,後悔難免受五刑;
昔有一人好做賊,一時省悟發愧悔。
自拿斧頭剁自手,瘡疤未好又做賊;
平日未嘗存覺照,不知陰陽有盈虧。
常思剁手發恒志,何愁猿馬不自歸;
扭轉天機換素行,日久要複聖賢位。
諸事全忘都放下,身當枯骨肉也化;
我輩拿成此主意,因何還有舍不下?

知覺了熟徑難忘,前思後想心上掛;
三屍六賊攪亂心,耗散精神靜不下。
總是我的心未誠,六欲三毒未消化;
諸惡不作單存善,除死方休不改變。
忽上倒下心不定,因何還想舊鍋飯;
惡根未除常發生,斷然莫能登彼岸。
先舉一個狠毒心,下工苦苦除雜念;
搜盡宿根成淨土,心地無惡惟純善。
旁人作惡我不依,賞善罰惡是正理;
自己作惡全不究,不恕旁人恕自己。

古今明德豈是此,不察自己是與非;
如此想得無上道,只怕今生未有期。
口訣分明心不善,問君何處立丹基?
假設禪像哄別人,腹內藏著豬狗心。
奸盜邪淫念不息,自覺不是正經人;
掩著耳朵盜鈴鐺,自哄自家幾十春。
此時略有一些悟,四肢軟癱只發昏;
大約不久赴陰曹,來生報應我怎經。
兩足有無莫可定,披毛插尾保得穩;
道友二人把道談,一直說至三更天。

窮到至玄至妙處,省破大義才脫凡;
弟曰有身皆有苦,死後不來塵世間。

兄曰不來當了足,未了紅塵苦難免;
弟曰別的猶則可,惟有色心未曾斷。
兄曰此門若不泥,死後一定往裏鑽;
人身難得今也得,又做百姓父母官。

关于作者

董清奇,清代河南邓州人,生卒年不详。他曾到处云游参访,且惯于赤足,乞食为生,颇有全真祖师苦志清修之风,故号“乞化道人”、“赤脚道人”,时人亦称“赤足董仙人”。

他的足迹遍布陕西、湖北、湖南、甘肃、河南、河北、天津、北京等地,因而见多识广、德高望重。清代嘉庆丙寅年间,在八仙庵内有识之士的努力下,董清奇被聘为住持。

他勇于担当,雷厉风行,一方面致力恢复十方丛林制度,重新开坛演戒;一方面竭诚募化集资,对八仙庵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葺,据说西跨院即此时扩建而成,并增建邱祖殿。

董清奇还善于言辞,他把云游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汇编成一部《除欲究本》,以浅俗轻快的口吻和笔调宣扬三教合一的心性修养思想。嘉庆十八年,地方官绅商庶为他捐资出版了此书,为八仙宫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一位修持高洁、见多识广的住持,感召力、凝聚力自然是巨大的,所以可以想象当时八仙宫香火鼎盛的情形,否则怎么能配得上“大振仙宫”这样的评价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