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论》中,第一个进化成人的是男人还是女人?

达尔文的进化论,最核心观点就是生物的变异是随机的,而自然选择是有方向的。最后生命存在的形式是由自然选择的方向确定。

实际上在达尔文那个年代,对于地球的确切年龄都还没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所以这个理论提出来以后,给后面的研究挖了很多坑,而且这些坑到现在都没有被弥补上。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根据现代基因学,是先有基因,然后才有生物的性状表达。

》但是很多时候即使基因表达了,生物的性质仍然没有被产生。

因为每一次微小的基因改变,要累积到一定的程度以后,才会形成一个完整的生物结构。

草履虫让身体游动的运动机构是鞭毛,在电子显微镜下,这些鞭毛实际上是让人惊叹的分子发动机结构。和现在的电动机完全一样,有转子有定子。其工作原理,要依靠质子梯度势形成的电场。

这就让人有了相当大的疑惑。如果说改变是为了生存,那么像分子发动机这么精密复杂的结构,如果依靠每一次微小的基因变异形成一个部件的话,在其形成完整的功能之前,对于生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而且是一个“累赘”。那么这些在变异过程中形成的“累赘”,是为什么要被保留下来,而最后组成一个完整的机构呢?这是自然选择没办法说明的问题。

达尔文时代,没有电子显微镜,所以他不可能看到这样的结构。如果有一个穿越者拿着一张照片摆在他的面前,并且告诉他:人精子的驱动机构就是这样的发动机,达尔文肯定会对自己的理论进行大幅度的修改。

通常我们认为,自然选择是公平的,没有方向的,并且是有效率的,因为生存竞争是需要效率的。如果自然选择具有极高的效率,那么最后剩下生存下来的只有一个物种,而这个物种应该是消灭了所有疾病,极其长寿的。

》但是,我们在同样的环境中,可以看到千差万别的生命形态。

从各方面看来,生物的改变都不是由于自然主导的,而是由于它内在的某种规律主导的。

因为进化的方向是从低等到高等,所以在高等动物上表现的会更加突出和显著,而高等动物的繁衍都是两性繁衍。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没有告诉我们,到底是男人更适应这个世界,还是女人更适应这个世界。

所以,单纯从经典进化论的角度,没办法回答:到底是男人先进化成人,还是女人先进化成人。

如果从自然选择的公平、无差别和有效率上面说,两者应该是同步进化。

根据考古学的发现,原始人类就是以小种群的方式在地球上生存。这说明原始人类的改变是以群体为特征的,但这又是一个很难说明的地方,因为进化论所阐述的改变都是由于个体随机发生的。如果在一个群体中,变异是随机的,无方向的,最后平均的结果就是大家都没有改变。

就比如说一个男人的智商是100,而一个女人的智商是120。那么他们的后代的智商应该是110。

但实际上,母亲对孩子智力的影响稍微大一点,母亲的智商和孩子智商的相关系数(也可以理解为权重)是0.43,而父亲的智商和孩子的智商相关系数是0.41。

这又是进化论无法解释的。因为这种偏差代表着自然选择背后还有另外一套隐藏的法则。

也正因为女性遗传在智商上有一定的优势,所以原始人类群体最开始进入社会状态的时候,是以母系氏族开始的。

》日本遗传学家木村资生对基因突变进行了长期的研究,最后确认的结果是,所有基因突变都是中性的,而且大部分是有害的,根本和外界影响无关。

1983年,木村总结了多名科学家的研究,出版了《分子演化的中性理论》(The Neutral Theory of Molecular Evolution)一书。

那种对生命有益的性状改变,是基因自身的内部规律在起作用。

如果把本文的标题作为一个问题,那么最后的回答就是这样: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应该是男女同步进化。但基因学和遗传学表明,是女人先进化,人类学和考古学的证据也证明了是女人先进化。

自然并不公平,而是左右有别,男女有别。

杨振宁和李政道获诺奖是因为宇称不守恒,比较通俗的讲,宇称不守恒就是左右不完全对称。这一点,在男女进化过程中,充分的表现了出来。

进化论只是对生命的变化做了一个说明,没有深刻阐述其背后产生的原因。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生物的演变背后有极其深刻的法则支配。

而这一切,都是需要未来的科学家们去揭示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