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篡改成“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或无度不丈夫”,真相并非如此

对“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的辨析历来有之,有的说是千古误传,说它的原语应该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读者可在网络上自行搜索相关辨析,其实这些说法均是后人篡改而成,原语既不是“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也不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真相并非如此,真相其实也很简单。

“无毒不丈夫”这句话是在元代出现的,元代马致远在《杂剧·破幽梦孤雁汉宫秋》第一折中写到:“(毛延寿上,诗云)大块黄金任意挝,血海王条全不怕。生前只要有钱财,死后那管人唾骂。某毛延寿,领着大汉皇帝圣旨,遍行天下,刷选室女,已选够九十九名。各家尽肯馈送,所得金银却也不少。昨日来到成都秭归县,选得一人,乃是王长者之女,名唤王嫱,字昭君。生得光彩射人,十分艳丽,真乃天下绝色。争奈他本是庄农人家,无大钱财。我问他要百两黄金,选为第一。他一则说家道贫穷,二则倚着他容貌出众,全然不肯。我本待退了他。(做忖科,云)不要倒好了他!眉头一纵,计上心来,只把美人图点上些破绽,到京师必定发入冷宫,教他受苦一世。正是: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原话是“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是贪财如命、不怕世人唾骂的毛延寿的座右铭,他自称君子、丈夫,在他眼中的君子、丈夫的标准是要仇恨大、凶狠毒辣;他奉旨选美入宫时,因向绝色美女王昭君索贿却没有要到钱财而设计陷害王昭君。

又如元代无名氏《杂剧·谢金吾诈拆清风府》:

“(王枢密上,云)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叵奈杨景无礼,他私下三关,擅离信地,夤夜将谢金吾良贱一十七口,尽行杀坏。我已曾着人拿住杨景、焦赞两个。正是飞蛾投火,不怕他不死在手里。但那杨景是一个郡马,怎好就是这等自做主张,将他只一刀哈喇了。倘或他郡主入朝,来称冤叫屈,可不我倒要与他打官司?如今朦胧奏过圣人,将他两个押赴市曹杀坏了,以绝后患。”

        王枢密原名是贺驴儿,是番邦萧太后心腹之人,精通四夷之语,善晓六番书籍,被萧太后派遣到宋朝做卧底,在宋真宗皇帝即位后成为东厅枢密使,企图陷害杨家将中的杨六郎杨景,因萧太后连年不能取胜,皆因惧怕杨景,不敢兴兵,王枢密寻思杀了杨景一个,虽然杨景手下还有二十四个指挥使,所谓蛇无头而不行,也就不怕他了。准备奸计得逞后里应外合,配合萧太后攻打大宋,夺取江山。

        大众熟悉的词语“自做主张、以绝后患、飞蛾投火”等都是出自这部杂剧《谢金吾诈拆清风府》。

        从最早出现“无毒不丈夫”一词的元代杂剧中可知,“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均是指恶人自己的价值观、座右铭,是书中专门形容恶人心行的形象代言词。

网络上的文章真正有价值的内容不多,有的文章甚至是错漏百出,只是读者可能没有精力或没有这个意识去辩明真伪、剔除无价值甚至有害内容,没有加以分析就一股脑地装进大脑,倘若日日这样吸收错误知识,大脑思想必然也就雾霾爆表污染严重了,而且这种雾霾容易飘散传播,传染给周边人,受到污染的心灵想要再恢复清灵、神思清明可就不容易了,因其“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污染容易修复难,破坏容易建设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