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之下,洁面备案暴涨,烷基糖苷(APG)或迎春天?
1
风起云涌!谁与争峰?
根据美丽修行大数据显示,当前备案有效的洁面产品已达8万余。
另一方面,新规落地。根据《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规定,只做清洁宣称的洁面产品,不必提交功效宣称依据,可省下高额的功效评测费用,预计洁面品类的备案会迎来爆发式增长。
事实上,目前,新备案平台已通过的洁面品类占比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猜想。
第七条 能够通过视觉、嗅觉等感官直接识别的(如清洁、卸妆、美容修饰、芳香、爽身、染发、烫发、发色护理、脱毛、除臭和辅助剃须剃毛等),或者通过简单物理遮盖、附着、摩擦等方式发生效果(如物理遮盖祛斑美白、物理方式去角质和物理方式去黑头等)且在标签上明确标识仅具物理作用的功效宣称,可免予公布产品功效宣称依据的摘要。
——《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
当前,主流的表面活性剂包括有:皂基表活、氨基酸表活、烷基糖苷表活等等。
近年来,随着成分党的意识觉醒,国内的洁面市场可谓风起云涌:皂基落败,风光不在;氨基酸称霸,却外强中干;烷基糖苷(APG)在一旁,虎视眈眈。
注:APG,英文全名Alkyl Polyglycoside,又称烷基糖苷、烷基葡糖苷、烷基多苷、烷基多糖苷。
涉及几种典型烷基糖苷的产品情况
cr:美丽修行大数据
今天,我们主要来扒扒声量一跃而起,一度成为热点,甚至有望超越氨基酸表活的APG。
2
风口浪尖!步步惊心!
13年:新型的“绿色”表面活性剂
1893年,德国Emily Fischer合成了乙基糖苷;1978年,法国Seppic实现了APG的工业化生产;1994年,中国日化完成了APG中试,填补了国内APG生产的空白[1]……
仔细算起来,关于APG的研制,已有100余年的历史了。
而直至翻车前,它在大众的印象中,一直都是人畜无害,与世无争的形象。
cr:Pixabay.com
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表面活性剂,APG拥有的正面标签众多:性能优异、表面张力低、去污力强、泡沫丰富、细腻且稳定,对人体无刺激,能完全生物降解,生产过程亦对环境无污染,兼有非离子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许多特性[2]。
这么一看,简直是洁面的“理想好情人”,无怪人人心动,一度热捧。
甚至还流传过这样的说法:从生态学和能源角度考虑,它将是下一代新型表面活性剂最有希望的品种之一。
cr:Pixabay.com
而在13年,化妆品成分评价委员会(CIR),评估了19种烷基糖苷在化妆品中的安全性,并得出结论认为,如果配方为非刺激性的话,这些成分在目前的使用和浓度做法中是安全的[3]。
是不是有种“把心放回肚子”的感觉?然而,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反转永远不会缺席……
14年:多例接触性过敏案例被爆
虽说,之前也陆续有人提及发现了相关的接触性过敏案例,但,在我看来,真正造成了足够影响和轰动的“勇士”,还是当属Dorien Gijbels等人。
cr:Pixabay.com
14年3月,他们在医学期刊Contact Dermatitis(接触性皮炎)发文——《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caused by alkyl glucosides(烷基糖苷导致的过敏性接触皮炎)》。
文中提及,他们观察到30例患者(女性24例,男性6例)对一种或多种烷基糖苷呈阳性反应;还有16名患者表现出多重敏感性(定义为三种或更多种接触性过敏)[4]。
所以,Dorien Gijbels等人认为:由化妆品中烷基糖苷引起的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确实会发生,而且可能比怀疑的更频繁。鉴于它们的普遍用途,将其作为致敏原罪的鉴定,是很有必要的[4]。
cr:Pixabay.com
也正是在此之后,人们陆续关注起APG潜在致敏性的问题,相关的多篇研究文章,也大多集中在14年后。
17年:被ACDS评为“年度致敏原”
17年11月,APG被美国接触皮炎协会(ACDS)评为2017年度致敏源,引起哗然一片。
据我了解,同样曾被ACDS评为“年度致敏源”的有:防腐剂甲基异噻唑啉酮(又称MIT,13年入选)、化学防晒剂二苯酮(14年入选)、甲醛(15年入选)等。目前,被贴上“致敏”标签的它们,大多都境况堪忧。
cr:Pixabay.com
所以,此消息一出,如迎当头冷水,APG热火朝天的发展,也被迫进入“冰冻期”。
19年:为残酷的现实做猜想
急流勇退是智慧,迎难而上是坚毅。科研的魅力,正是在于“攻克不可能”。
所以,关于APG导致过敏性接触皮炎的可能原因的研究,并未按下“暂停键”。早在19年,上海帝科总经理喻敏,就曾作出相关猜想。
1)烷基葡萄糖苷具有低表面张力和好的吸附性,改变了皮肤的亲脂性的特征,对于屏障是一个破坏;
2)带有葡萄糖结构的分子,对于细胞膜通道可能是一个欺骗性的成分,容易进入细胞,造成细胞伤害;
3)短链的癸基葡萄糖结构容易吸附在细胞膜上,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5]。
——喻敏
我私以为,以上原因可能都有。
也许正是因为APG无毒低刺激的结构,才更好地欺骗了我们的细胞膜。
于是,一方面,不仅自身具有高吸附和渗透能力,还能为其他成分“开后门”,改变其经皮吸收效果;另一方面,长期使用,还会影响到细胞膜的通透性,损伤肌肤屏障(注:未做实验验证,仅为作者个人胡乱猜想)。
3
风平浪静?卷土重来?
可能有人会奇怪,我为何非要旧事重提?
原因很简单——因为国内并没有足够正视这个问题。搜索烷基糖苷及相关产品,几乎只有对温和性+清洁力的满满称赞,却对可能致敏性只字不提。
忽视了问题,并不代表问题不在。
cr:Pixabay.com
首先声明,我无意对APG落井下石,赶尽杀绝,毕竟,国内国外都没禁用,凭什么不许用。而且,在我看来,成分从来没有好坏之分,端看如何运用。
我想表达的是:APG并非不能加,但要做好准备地加,在功效和安全之间找好平衡点。
根据《化妆品安全评估技术导则(2021年版)》,需做好化妆品原料和风险物质的风险评估,包括危害识别、剂量反应关系评估、暴露评估和风险特征描述。
另外,毒理学研究一般应当按照《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规定的毒理学试验方法开展,包括:急性毒性、刺激性/腐蚀性、皮肤致敏性、皮肤光毒性、皮肤光变态反应、遗传毒性、重复剂量毒性、生殖发育毒性、慢性毒性/致癌性、毒代动力学、透皮吸收、其他毒理学试验资料以及人群安全性试验资料。
一方面,我们应该潜心研究如何在保证功效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产品潜在风险。
另一方面,面对消费者可能存在的质疑、顾虑和担忧,我们需提前布局,做好相应防范。
洁面相关评论的关键词汇总
cr:美丽修行大数据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并不只是孕妈人群对待风险成分的态度。说到底,没有什么成分是非它不可的。
最终,我们的出路,其实有且仅有两条:
A、解决这个问题
B、避免这个问题
那么,你的选择呢?
参考文献
[1].彭道锋, 许文苑. 新型绿色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J]. 江西化工, 2004(01):33-36.
[2].董万田. 烷基糖苷的性能及应用[J]. 应用化工, 2008, 37(006):683-684.
[3].Fiume M M , Heldreth B , Bergfeld W F , et al. Safety assessment of decyl glucoside and other alkyl glucosides as used in cosmetic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xicology, 2013, 32(5 Suppl):22S-48S.
[4].Gijbels D, Timmermans A, Serrano P, Verreycken E, Goossens A. 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caused by alkyl glucosides. Contact Dermatitis. 2014 Mar;70(3):175-82. doi: 10.1111/cod.12154. PMID: 24588370.
[5].喻敏. 烷基糖苷(APG)是如何沦落为致敏原的?[J]. 中国化妆品, 2019, 403(02):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