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文章】刘川|五言绝句粥饭读(三十九)
访李延不值
真山民(宋)
白云满空山,山空人未归。
拄杖莫敲门,恐惊白云飞。
【读后感】
访友不遇。转用、熔铸、发挥了贾岛“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意境。既然朋友“不在云深处”,就将其所居处的这些“白云”作重点描绘,来写山空,来写友人之处世无痕,身出尘外,同样表达了对高隐的赞叹。在古人诗句或诗意基础上的转而再写,延伸发挥,或推翻重来,都需要有自己的独创,是新的一首,不是抱树依藤,牵强依附,此诗做得很好。另,宋亡后,作者遁迹隐沦,是被忽略的诗人。诗有命数,虽然被遮蔽是文化消费中的常事,但时间慈悲的时候,也会自行去蔽,都在冥冥命数里。反正死后光阴无限,根本不必着急。
自画吾松小昆山二首 其二 长松高士图
董其昌(明)
虬松绣青铜,峭壁立积铁。
下有逃虚人,长啸空山裂。
【读后感】
题画之作。虬松如铜,峭壁似铁,寻求脱离世俗之路的那个人,一声长啸,空山震荡。说是写画中人,其实是吐自己胸中意。没有一段奇骨,很难落语铿锵。作者以书画擅名,诗文多率尔而成,不暇研炼,故此诗中更多是不吐不快,用力掷出,内力很大,并不管什么开合收放、什么谋篇布局。作者之画,有人评价说“神气俱足,风流蕴籍”,此诗亦可见其画之风神。
注:逃虚,逃俗(世俗)入虚(清静无欲之境,或空门)。
长信宫
于武陵(唐)
莫问古宫名,古宫空有城。
惟应东去水,不改旧时声。
【读后感】
风雨历尽,帝宫不再,沧桑无限。此处“不改旧时声”之“东去水”,当是文学史又一典型符号。悲麦秀于殷墟间,即此心情。悲铜驼于荆棘中,即此心情。与元稹的《行宫》似有相同,但此诗似乎还写出了另外的意涵:,帝国看似庞然大物,终有亡灭一日,而这社稷山川、庶民百姓,依然在焉,生生不息。诗无达诂,不必破题,不用具体而指,就任人评鉴吧。
花朝
陈维崧(清)
晚渡雨初歇,故园书未来。
今朝花有意,休傍客窗开。
【读后感】
目睹繁花,客愁更剧,思心更猛。故作者说,如果你们这些花想对我好,就离我的窗远一点。唐代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写故园有菊,可怜却在战场旁开放。此诗写身边有花,但是请不要傍在客旅馆的窗边开,花真的有错吗?其实这种佯谬装傻,拿无情物当有情者来写,就是渲染情绪的一种手法,含蓄而深情,避免了直抒情怀的呆板枯燥,增加了诗的活力。当个技巧来学习,不难。
题种瓜图
陈维崧(清)
瓜塍沿老屋,三两荷锄去。
各自有经营,窅然不相顾。
【读后感】
屈原的汨罗江被某类诗人认领为自己的血源,而陶潜的桃花源则被另一类诗人奉为祖坟。古诗词里秉承的道体,或正或反,都表现出诗人政治信仰同一张扑克牌的两个面向。数量庞大的诗人队伍里,鲜有真正的隐士与出离者,多是自我标榜的虚伪面具。此诗力图求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的和谐安居状态,当然也藏有桃源里的逸民思想。所以我说,在古老的中国,诗就是政治,尽管诗人避免直言政治抱负,而努力展示真正自由无染污的生活,但最终可能还是描绘出了他的井田制小属国蓝图,或大庇天下寒士的乌托邦草稿(实际可能是集权思维的慈善版)。宿命乎?也许是吧。诗以言志的结果,诗更多是政治美学了。扯远了,回到本诗,作者是著名词人,其诗善于勾画经营场面,诗中人物有原初民的质朴气度,笔力老辣,堪称高手。
参见:
【诗话文章】刘川|五言绝句粥饭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