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朴素的纪录片背后,藏着一群哲人
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该追求什么?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且原本不该有固定的答案。有的人可能是为了追求随性,有的人也可能是为了追求名利,但不论你追求的是什么,总会有一个理由让你继续按照自己的想法活下去。然而当今社会的追求越来越单一的大环境下,社会的包容性却一直在降低,任何不符合这个时代,这个潮流的生活方式从原本的被厌弃,到如今的被唾弃,人们还拥有着普遍的多彩生活方式吗?显然更难了。
正因为如此,那些为了自己的信念,追求自己的人才尤为珍贵,他们不随波逐流,他们能活得随心所欲。而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纪录片,说的就是这群随心所欲的人,他们随心所欲的生活方式。本片就是《自行车与旧电钢》,全片主要记录了两个“俗世奇人”,他们都对于音乐情有独钟,一个流连于乡间小巷,另一个隐居于霓虹闪烁的都市。
两个“音乐人”的生活方式是本片着重想要阐述的核心,流连于乡间的张宜苏有着属于自己的音乐,但是这种音乐却没有能带来更多的普世的成就。所以,张宜苏的生活是窘迫的,没有固定收入的他只能靠着乡间的婚丧嫁娶来维持生计。
作为创作者,张宜苏的创作热情以及创作能力相比于当代的很多歌手,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才华并没有成为张宜苏赚钱的工具,因为他并没有选择向着现实低头。现实中的这些音乐人们,他们所熟知的创作无疑是自视高雅的,这种高雅一定程度上对于普通人关上了进阶的门。而张宜苏与现实音乐人格格不入的主要区别就在于他将这扇门打开了。
音乐可以阳春白雪,同样能下里巴人。连接着“上”和“下”的张宜苏,将音乐与大众结合在了一起,并衍生出来了一批属于自己的特定群体观众。人们被他的这种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所吸引,张宜苏活出了自己,并且完全沉浸在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当中。
第二个主人公张鹏程也是这样一个“奇人”,他的身份并没有促成一个非常特殊的生活方式,他反而要比很多所谓的有身份的人更加的像个普通人。张鹏程的普通在于付出与回报的比例问题。与张宜苏不同的是,张鹏程的音乐更多的是教化,他自己也进行创作,但更多的是教化众人,教化那些真正喜欢音乐的人。
在当代,音乐被认为是一个人进阶的通道,然而这个原本属于大众的通道,却慢慢的畸形了,畸形的主要原因在于资本将这个通道进入的门槛抬升了。因此,真正喜欢音乐的人却不能获得进阶的机会,而那些对于音乐一知半解的人却由于资本的加持占据着别人的位置。而张鹏程正是对于这样一种现象发起了挑战。
张鹏程对于音乐的热爱并不是来源于殿堂,而是出于自己的兴趣使然。从一架电子琴中衍生出来的音乐梦想并没有那么高大上,但是这种普通的梦想一旦坚持下来,它所发挥出来的威力无疑是巨大的。张鹏程的音乐梦想完成后,他所想到的是帮助更多人完成自己的音乐梦,因此,他才能免费教所有喜欢音乐的人追梦。
张鹏程的弟子众多,甚至很多徒弟在乐坛有名有号,然而声名斐然的他却依旧过着正常人眼中潦倒的生活,这一点是本片中冲击力最强的点。
这部纪录片用非常朴素的拍摄方式完成了一种使命。从技术上来看,本片的拍摄方式是非常粗糙的,甚至是没有任何的技术亮点,然而好的纪录片不仅仅局限于技术上,只要是人物的形象丰满,纪录片也会变的灿烂。本片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当张宜苏和张鹏程的形象渐渐的丰满起来,之后就没有任何一个观众去关心本片的技术问题了。
有人说“生活是一种现象,记录是一种手段“,然而对于片中的两个主人公而言,生活从来就是生活,记录也是生活,记录从来就是记录,生活也是记录。很多人用外在的表现来定义生活,但却忘记了生活的本质并不是单一的,记录本身也是一种生活;也有人用生活来记录点滴,因为在他看来记录就是生活。
活着的时候,每一个人的目标都是需要尊重的,然而当整个社会的价值观逐渐单一之后,多彩的生活方式便不会被人所理解,就如同张宜苏的很多朋友评价他一样,当人们被他的表演逗得哈哈大笑,转身后再提到他也不过是个狂人而已。那么问题来了,究竟谁在沉睡?
……
你好,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