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师如何有效利用平时测验推动教学?
数学教师如何有效利用平时测验推动教学?
蓝色winds
教学过程中,除了阶段考和期末考这些大型的正式考试,我们还会安排平时测验。
有的教师会把平时测验看作是自找的工作量:“不是有阶段考和期末考了嘛,没事找事做!”对于他们而言,平时测验无非就是试卷一发、做完一改、改完一讲和讲完一罚,之后该怎么教还是怎么教。如此循环,测验除了带来批改的繁重以外,剩下的,就只有对成绩的无奈了。
一场有效的平时测验,应该能够很好地模拟正式考试。
首先是考试时间。数学的期末考试100分钟,平时测验最好能接近这个时间。像我们现在九年级,每周利用一个晚修,一个班可以进行连堂两节课的测验,时间有85分钟左右,还算接近。如果是七八年级,晚修用不了,白天课时紧张,只能用一节课测验,效果可能就很有限。因为对于学生来讲,接近100分钟的测验是对专注的耐力很好的锻炼,如果时间不能对耐力形成挑战,可能学生一到正式考试就会感到不适应。这就好比正式考试跑1000米,你平时每次都只跑500米,那么跑1000米可能就不适应。
其次是考试试题。数学的期末考试满分120分,有10道选择题、6道填空题和9道解答题,平时测验的试题最好也是这样设置,而且难度分布相近。一方面,学生通过平时测验可以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做题节奏,不至于到了正式考试还要临时调整;另一方面,难度分布相近的测验,学生的成绩能够为我们和学生提供更加合理的反馈。有的人觉得平时测验最好出简单点,让学生考好了有信心,就更加乐意学数学了。问题是,因为题目过于简单而导致的“好成绩”,可能会给学生带来“我学的还不错”的幻觉,于是接下来的学习也懒得投入很多,直到正式考试时被打脸。其实,我们更需要的,不是为学生提供优秀的感觉,而是帮助学生找到走向优秀的方法,后者才能源源不断地提供成就感。
再次是考试环境。数学的期末考试会单人单桌,而且要求全套考试用具,严肃考风考纪,平时测验最好也能达到这样的要求。对学生而言,学习数学的一个功利需求,就是在正式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这不仅需要提升自己的解题能力,还要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应试技巧,帮助自己大概率正常发挥。平时测验就是一个极好的时机,让学生打磨自己的应试技巧。为此,营造一个严肃认真的考试环境,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暗示,有意识地调整心态,全力以赴。
有效的平时测验可以帮助我们做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是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与平时的练习和作业相比,测验反馈的含金量要高多了。一来受环境的约束,学生只能靠自己来解题,而练习和作业还可以查找资料和请教别人;二来受时间的限制,学生解题需要更加专注,而练习和作业还可以偶尔发会呆;三来有分数的激励,学生需要调整自己的做题节奏,而练习和作业还可以悠哉悠哉地写写停停。
哪些知识点掌握得好,哪些知识点掌握得不好,一测便知。如果没有及时测验的话,有些知识点可能我们觉得学生已经学的很好,但其实相当糟糕;而有些知识点我们因为担心而反复提供练习,但学生其实早就熟到烦了。
第二件事是找到自己教学系统的调整方向。
教学工作的核心组成,是课堂、作业、培辅和测验。每个教师在这四个部分都会有自己的做法,这些做法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教师自己的教学系统。平时的测验可以为系统效率的高低提供一个优质的反馈。有些知识点或题型,如果没有及时测验,我们还会以为自己在课堂上已经讲的很清晰,而且学生在作业和培辅中已经练得很彻底,但其实学生只是一直处于机械地模仿和死记硬背而已。即便是学生已经会做的题型,到了考试也不一定能保证拿分,因为有可能解题格式不规范,或者应试心理不过关。我就问过一个学生:“你错的这些题目不是已经会做的吗?”学生也不好意思:“会做啊,可是一到考试我就会紧张,一紧张什么都忘了!”寻求这些问题的解决,通常就是我们教学系统的调整方向。如果一直掩盖,直到正式考试才暴露,那才是不堪设想。
要想做到及时,每周一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来试题可以更加精细化,某些题型即使错过了也没关系,还有下一周的周测,如果隔上几周测验,难免会有更多的取舍;二来问题可以更快地暴露,教师有更大的调整空间,如果隔上几周测验,问题暴露后,可能时间和空间已经不够了。有的教师可能觉得周测太频繁会影响新课的进度。当然,周测会占用比较多的时间,但如果我们对新课的内容进行整合的话,时间还是足够的。另外,如果周测反馈学生学得好,起码能给我们更大的信心;如果周测反馈学生掌握的不够,或许我们更需要的是做出调整,否则盲目推进新课只会导致更大的问题。
那么,我们如何用平时测验呢?
第一步,分析学生的解题情况。
在测验的过程中,在管好考试纪律的同时,我会选择和学生同时做测验卷。这样的好处,是对题目的难度有个初步的感知。测验多次发现,如果我自己做完试卷都要超过一节课的话,那学生基本上做不完(这是普通班);如果有哪一道题我需要用到一些额外的技巧,那学生大有可能做不出来。
把测验卷做一轮后,我会从试卷的第1题开始,标记所有感觉学生应该会做的的题目,然后把相应的分值加总,这个总分就是学生的发挥空间。比如总分是90分,意味着在我预期中,学生有90分的空间来发挥正常的水平。如果没达到90分,很有可能是某些基础题没做好丢了分;如果超过了90分,很有可能是某些难题挑战成功了。
预计发挥空间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帮助我们调整当次测验的预期。如果发挥空间只有80分,可能学生的成绩水平会有所下滑;如果发挥空间有100分,可能学生会考的不错,但我们仍需要保持警惕。
测验完毕,接下来就是批改试卷。
开始批改后,如果都是打勾,自然没什么大问题。如果遇到错误,在扣分的同时,我会停下来分析一下错误的原因。
错误的类型有两种。一种是理解型错误,就是不会做而做错,比如有的学生把几何题的证明过程写的糊里糊涂,大概率说明他是不会做;另一种是技术型错误,就是会做但还是错,比如有的学生三角函数值背的溜溜的,一做题目就混淆,帮他指出来却能秒懂错哪里。
分析错误的基本思路,就是顺着学生的错误答案,回溯学生的思考过程,寻找导致错误的原因。有些错误很好找,有些错误不好找,怎么办?一个有用的办法是观察学生使用的草稿纸,如果学生在该题用过草稿的话,从中很多时候可以从中发现错误原因。比如有的学生在草稿纸上算出选项A的答案,到了答题卡就涂了B,你说郁不郁闷。如果学生在该题没用过草稿纸,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找来当事人直接问,几乎都能问出错误的原因。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要像你这样批改试卷,何年何月才能改完啊!”起初我也有这样的担心,但是做了几次后发现多虑了。首先,同一个班的学生,错误大多都类似,所以最先几张会改的慢,但到了后面会越来越快,有时甚至一个班改完,另一个班也很快,因为错误也类似。其次,同一个班的学生,后进生出错基本上是因为不会做,所以更值得关注的,是优秀生和中等生出现的错误,而优生的错误相对较少,这也大大减少了我们分析的工作量。这样算下来,对批改试卷的速度影响不会很大。
每个错误分析完,我会简单地记录在自己试卷上相应的题目旁边。这样,当两个班的试卷批改完,我自己的试卷也会写得满满的。这时,我会根据记录的情况,统计学生未过关的知识点,以备下一步分析使用。
第二步,调整自己的教学系统。
批改完试卷,除了学生的错误,我们还能得到一个数据,就是学生的成绩。有的教师习惯打印一本纸质的成绩册填写分数,我会更愿意用一个excel表收集所有的成绩,因为excel容量大、易携带,还有强大的函数计算功能。
有了学生的错误和成绩,我们就可以作进一步的分析,从中寻找提升成绩的突破口,调整自己的教学系统。
首先是成绩分析。
每次测验成绩输入后,我们可以从平均分、高分率、优秀率和及格率等指标,观察学生的总体发挥。比如,上次测验有30个及格,如果这次有31个,成绩可以算正常;如果只有20个,显然就是要反思的信号。
观察完学生的总体发挥,接着需要关注的,就是各个层次学生的成绩变动情况。
总体正常,并不等于个体也正常。比如,上次测验有30个及格,这次有31个,是不是意味着有1个人进步了呢?不一定,有可能是有3个人退步到不及格,同时有4个人进步到及格。
分数波动是正常现象,但如果一个优秀水平的学生,成绩突然变得不优秀,甚至不及格,这时就有必要把他的试卷抽出来进行分析,看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分析的切入点,就是他在试卷中出现的错误。于是我们进入下一步,错误分析。
一张测验卷的题目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我们预期学生会做的题,称为基本题,比如简单的计算题;另一类是我们预期学生不会错的题,称为争分题,比如最后的压轴题。两者相比,更值得我们关注的,学生在基本题上出现的错误。
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进一步分析学生的错误。
一个维度是错误所在的知识点。如果这样的知识点比较集中,那可能意味着某些知识点的学习效果不如预期般理想;如果这样的知识点比较分散,那很有可能意味着我们的教学系统需要更全面的调整。
另一个维度是错误的类型。如果多数是技术型错误,那么有可能是学生的解题习惯不够合理,或者是学生对考试的态度不够端正;如果多数是理解型错误,那么有可能是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不够端正,或者是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够合理,还有可能是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需要进一步巩固。
两个维度的分析,能帮助我们围绕学生的态度和习惯两个方面,制定教学系统的调整策略。
调整态度的本质,是帮助学生优化对数学学习和考试的思考方式。帮助的做法,就是和学生沟通。有的教师习惯在每次测验后安排一节课评讲,我起初也是如此,后来做出一个尝试,优先把评讲的时间用来与学生做集体沟通。因为每周都有测验,所以几乎变成每周都会集体沟通一次。
有的人可能觉得:“每周一次,哪有那么多内容讲?再说,学生不会觉得你像唐僧一样烦?”的确会有这样的风险,解决的办法,就是提高沟通的效率,具体来讲有三个要点:第一是每次只聚焦一个主题,越小越好;第二是围绕主题梳理底层思路,力求清晰;第三是围绕思路找实例和类比,力求多元。
比如新接手一个班级,有好几次练习和测验,我都仔细观察学生的解题习惯和得分率,接着接着点评的机会和学生关于草稿纸的使用进行沟通:
有没有发现,有的同学本来可以考得更好,但是结果分数总是不顺眼?他们的原因不是因为后面的难题不会做,而是因为前面的基础题做的不够稳定,总是会粗心大意。
有的同学每次都会信誓旦旦地说:“我下一次一定会认真一点!”结果每次都被打脸,这是为什么?因为他的解题习惯影响了他解题的稳定性,更残酷的是,当某一道题做错时,他是没有办法意识到自己错了,直到扣分才后悔莫及。
有一个办法可以提高解题的稳定性,那就是用好草稿纸。我监考了这么多次试,还没发现有多少人会主动使用草稿纸,要么就用得乱糟糟的。有的优生鄙视草稿纸,就像比武大赛明明配了剑,但他偏偏鄙视不用,结果一上场就对方秒杀。
没用草稿纸时,大家在做题的时候,会依靠自己的心算和想象力;如果用好草稿纸,大家就可以依靠笔算和画草图,这样做的稳定性要更强。有的同学在心里算半天,其实笔算几秒就出结果了。
因此,接下来我会关注大家对草稿纸的使用情况,帮助大家提高解题的稳定性。
当我说完,后来做题的时候,部分学生就有意识地搬出草稿纸,有的学生还是不习惯,这时我会继续关注他们的解题情况,稳定性还行的就先不管,稳定性不够的就再次沟通。
调整习惯的本质,是帮助学生优化数学学习和考试的行动方式。调整了态度,如果没有行动的支撑,原来的习惯还是会把学生扳回旧路,所以有必要帮助学生对原有的习惯进行调整。
调整的做法,就是改变流程。学生的习惯源于对流程的适应,有的教师在遇到问题时,企图仅仅靠沟通和加强力度来改变学生的习惯,有时可能改变流程效果会更好,学生在适应新的流程中,习惯也随之改变。从这个角度看,流程的效率,决定了习惯的效率。
比如测验结束后,我会要求学生把做错的题收入到错题本。刚开始只是说明了错题本的收入格式,结果当然是有一部分学生开始尝试不交,或者格式混乱。接着我会统计完成的情况,在班上仔细地表扬了好的,并对没过关的学生进行点名提醒,同时对格式再次解读。这时,完成的学生又多了一些。于是我向全班描述了完成的情况,对流程做出了调整,按时交的,只需要抄写错题,否则就抄写整张试卷至少一次。这样调整后,当然会有学生需要抄试卷的,但人数仅仅是个别,不会影响大局。
有的人可能觉得:“一开始就制定惩罚措施,不给学生钻空子的机会不就好了吗?还搞那么麻烦!”其实不会,每项流程的执行,不仅是学生会收到约束,教师也会受到约束。一开始把流程定松点,学生觉得可行,教师也不会太大压力。流程从松到严的过程,也是学生逐步调整习惯的过程,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筛选”的过程。当你结合现象提出调整流程时,学生也能理解调整的必要性。
可以说,每一次的测验,都是帮助学生调整态度和习惯的契机,而每一次的调整,对学生和教室而言,都是一次思想和行动的加速,如此循环,大家的效率都会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