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制宜

有一段时间网上流行了一个佛系三连:都行,可以,没关系。后来就有各种三连,也有人编写了扁鹊三连。其实今天要讲的内容也可以归纳为“三连”。就是:啥时候,在哪里,得看人。这就是中医赫赫有名的三因制宜。它们分别是:啥时候——因时制宜;在哪里——因地制宜;得看人——因人制宜。总结起来便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治疗疾病的时候,必须从当时的季节、环境、病人的具体情况出发,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的一人一方就是源出于此。

首先,因时制宜。俗话说,岁月是一把“杀猪刀”。但实际上,岁月,不光是“杀猪刀”,更是宇宙最强BGM。BGM是背景音乐的英文缩写。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人们永远受到时间的影响,伴随着时间的变化,所处的环境,自身的状态,也在变化。就一天来说,昼为阳,夜为阴,所以大多数疾病都是旦慧昼安夕加夜甚,阳热性的疾病白天加重,阴寒性的疾病夜晚加重;就一个月来说,月圆时分气血旺盛,月虚时分气血衰弱;就一年来说,春夏秋冬,各有寒来暑往之变;就六十年来说,一个甲子,有盛年,有虚年。

古人常常讲生辰八字,就是采用干支计时的方法,干支相配来表示一个时间点,年是一对干支,月是一对干支,日是一对干支,时是一对干支,一共八个字。比如现在我在录音的时间,是2018年2月13日4点,就是戊戌年甲寅月丙子日丙申时。这四对干支都分别有阴阳五行属性,代表天地之间气机的不同变化特点。因此,同一个病,在不同时间,受天地之气的影响,表现也会不同,治疗上当然也要有区别。这就是因时制宜。

一般来说,临床应用时不会分得很细,通常是精确到节气,比如,现在是立春时节,还没到雨水。大体来说,春夏之时,阳气升发,渐至极致,所以人身气血也易升浮,此时看病用药就要考虑阳气升浮这个特点,一方面要借天地升发之气,一方面又要防止升散太过。所以这个时候,如果要治疗风寒感冒,要发汗,就要注意不能发泻太过。这个时候要用温热药,就要防其太过,这就是《内经》里说的用温远温,用热远热。

而秋冬之季,天地气机渐次收敛沉降,以至内藏,所以人身气血也应该深藏于内。这个时候看病用药就要考虑阳气潜藏的特点,一方面要借天地潜藏之机以养阴精,所以冬令宜进补;一方面也要防止沉降太过。这个时候,如果要清热,就要注意不能苦寒太过,易伤阳气。这就是《内经》里说的用寒远寒,用凉远凉。

这只是以春夏和秋冬做个例子,在实际使用就要复杂得多,至少时间的判定上就要复杂得多。所以中医写住院病历,要求写清楚发病节气,就是这个原因。有段时间,我在看诊时发觉大多病人的舌苔都腻,当时正是夏秋之交,长夏湿土主令,舌苔确实当腻。这也是个例子。

再来看因地制宜。因地制宜,就是根据地理特点,和环境条件对病人的影响来考虑治病用药的原则。中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域,地理、气候、环境条件都大不相同。比如西北地区,气候就干燥寒冷,人民居于山陵之处,牛羊肉吃得比较多,体质也比较壮实,就外感病少而内伤病多。东南地区,比如江浙一带,依海傍水,地势低洼,温热多雨,食鱼而多咸。久居西北长安的白居易,刚被贬到江西,就衰叹“住近湓江地低湿”,而江浙地区就更是如此。所以东南沿海的人民就肌理松疏而易生痈疡。

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区别也较为明显。像现在这个季节,就是“在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杭州前几天刚下过雪,其实不下雪也冷,无处藏身。在治病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个因素。我有一位朋友,中原人士,住在没有集中供暖的种地方。现在刚定居北京。最近告诉我,他总是流鼻血,人到中年,有点怀疑是不是鼻咽癌。我说,不急,把们暖气片关一会儿再看看。他耐受不了这种干燥。而北方人,到了南方,就象白居易,总会抱怨太潮湿。这个也要考虑在内。

其实和地域相关的还有饮食习惯,这也会影响疾病的治疗。我原来实习时是在鄂北的一个城市。在中医科给老院长抄方的时候,发现好像每个病人都是个黄腻苔似的,要么舌红苔黄腻,要么舌淡苔黄腻,要么舌暗苔黄腻。我当时心有疑问,又羞于启齿。最后还是老院长眼尖,看出来我很疑惑,问我是不是很好奇黄腻苔偏多的原因?我点头称是,结果老院长揭晓答案,这是当地人嗜饮黄酒造成的。当地居民喜喝黄酒,并频率偏高,化生湿热。后来到了杭州,又发现这儿的痛风病人偏多,这是过食海鲜造成的。所以因地制宜里,还要充分考虑饮食习惯的问题。当然,饮食是很个性化的,也可以归于因人制宜的范畴。但是地域化的饮食特点,必须要有所考虑。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大家要记住的是,中医看病,一定深入群众,要深入了解当地的地理特点,风土人情,才能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即使是同样在浙江,在江南,不同地方的特点也大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

最后,谈谈因人制宜。医生治病,最后治的还是人。所以因人制宜就显得非常重要。治病求本,三因制宜,归根到底还是因人制宜。但绝不可就如此看待“因人制宜”,否则就完全否定了特异性。所以这里讲的因人制宜,主要是说根据病人本身独有的特点,比如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等而制定治疗方法。

不同年龄的人,特点不一样,即使同样的病,治疗方法也不一样。比如老人和小孩,用药量就要小一些,青壮年,用药量就可以大一些;小孩是纯阳之体,得病容易化热,变化也快;老人阳气阴精渐衰,得病容易虚实夹杂,病机也比较复杂,无论攻补都要小心。

男女的差别更大。有的病只有男人得,比如男科看的所有毛病都是这样。有的病只有女人得,比如妇科看的所有毛病。男科就是腺性精育,他们妇科就是经带胎产。而在女性的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治疗的时候就更要考虑她们的特殊气血特点。

不同的人,体质也不一样。有强弱之分,寒热之别。现今关于中医体质的分类方法很多,但无论怎么分,都可归于阴阳五行,气血强弱。在看病的时候,就必须要充分考虑到病人的体质特点,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比如胖人多痰,瘦人多火。我前两天感冒咽痛,是个肺热证,一般清热即可。但我体态偏胖,胖人多痰,所以虽然症状是干咳,仿若无痰。但我自已知道,痰,还是有的。那段时间,每天早上都会咳出一两口浓痰,咳痰后人就感觉好一些。这就是体质特点。所以我给自已开方,就在清热基础上加了化痰药。因人制宜!

最后总结一下。三因制宜,就是要求在确定治法时,要充分考虑到病人发病的具体情况,包括他所处的时间、空间的特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将病人和他周围的环境做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才能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好的,关于三因制宜的情况,我们就讲到这里,咱们下次再见。

稿约:“从头学中医”公众号是由“一小撮”热爱中医的人运营的公众号,致力于中医学习与推广。欢迎广大爱好中医的朋友们不吝赐稿。但凡与中医的学习和应用有关的稿件都可以的。录用后,我们将通过公众号和其它自媒体将您的想法传递给更多喜欢中医的人。让更多人和我们一起“从头学中医”,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投稿信箱:28186361@qq.co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