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中医的几种途径(七)

讲述/文稿统筹:孙洁

文稿整理:王红宇、陈宏芸、汤琪

文稿校对:岑秉融    编   辑:亦徳

今天我们来看看如何从《内经》入手学习中医。

从《内经》入手呢,有助于更好地建立整个中医的理论框架。缺点是什么呢?缺点是《内经》看完了你还是不会看病。

为什么?因为里面没有指导到用药。

你可能会针刺,那成为一个针灸医生没问题。但是开方不行。《内经》一共只有13方。所以《内经》其实没有关于具体的如何去处方用药的这个记述。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呢?因为《内经》是一本医经家的书,它就是一本理论书。在当时来说,医经家之外,还有方书,那么要两套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所以方这部分呢,它交给方书去写了。

谁是方书?比方说这个《汤液经》,那就是方书。

那么和《黄帝内经》同时代的方书呢,现在已经是全部都失传了。《汉书·艺文志》记的十一种方书,全部都失传了。记的这个八种医经书,就剩下一本《黄帝内经》。

但是不要紧,那11本方书虽然没有了,但是我们有《伤寒论》。《伤寒论》其实也是一个方书,对吧。

所以把《伤寒》和《内经》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够看病。

那这个呢,也是从《伤寒》入手的优点之所在。所以很多人说:要想看病,先学《伤寒》。就是从《伤寒》入手,很快能够上手来开方,还能看病。

那从《伤寒》入手的缺点是什么呢?他的理论是不完整的。

《伤寒》的基础是《内经》。所以你想把《伤寒》学好,必须要有《内经》的基础,没有《内经》的基础呢,学《伤寒》就会很难融汇贯通,就会学得比较的死板。

所以《内经》入手也好,《伤寒》入手也好,不是代表只看这本书,四大经典还是全部要看的。

你比如说你要了解《伤寒论》的这个用药,它的用药特点,为什么要用这个药,为什么要用那个药物,它的药性是什么,它的基础在哪里?在《神农本草经》,对吧。

所以四大经典之间相互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那么怎么读《内经》呢?有三种方法,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01

第一个呢就是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直接读教材。读教材,我们前面讲的都是统编教材,对吧?

那这里呢,我还特别推荐一本书,就是实际上是我们当时的研究生教材。这本书读起来,我个人觉得是最容易懂的,这最容易帮助我们建立整个内经的这个体系,就是《新编黄帝内经纲目》。

《新编黄帝内经纲目》这本书呢,应该说现在是绝版了。但是不要紧,我们有万能的淘宝,对吧。在淘宝上可以买到它的这个复印本。

但是我还是再强调一下,就说是你要上手看《内经》的话,还是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确实非常的枯燥,需要有确实比较爱好这个东西你才能看得进去。

02

那么第二个方法呢就是直接读白文。

什么叫白文呢?就是只有原文没有注家,没有注释,什么都没有,nothing,直接读白文。

直接读白文的好处是什么?你不会被注家的思想去干扰。这个就适合于说这个古文底子比较好的,比方说你本身就是这个中文专业毕业的,或者是经常都有看这个古代的书籍,那么直接读白文其实是非常好的。

而且《内经》的文字非常的优美,读起来呢非常的朗朗上口,有一种古朴的美,所以读进去以后确实可以说是一种享受。

有时候我甚至在想,可能也不需要理解它的意思,就是读这个文字本身,就是一种很愉悦的感觉。那么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白文读熟了呢,这个意思其实自然而然你也就能够领会到了。所以直接读白文呢,是一个比较高大上的一种读法,对读者的要求可能稍微高点,但确实很舒服。

03

更多的时候呢,可能要从注家入手,就是要看历代的一些医家给黄帝内经的注本。

比较容易读的部分有三家,就推荐有三家。不是说他们最好,只是说他们容易读。

第一个呢就是《内经知要》。

《内经知要》是李中梓写的,那么《内经知要》的特点是什么?它不是全本,它是一个节选本。节选本就意味着它选的都是李中梓认为最重要的这些条文,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呢就是它在选了这个条文以后,同时李中梓都给它加了注,当然是用的李中梓那个年代的话来给大家的注文。

所以对我们来说它还是个古文对吧。以古文解古文,不过解的是更古奥的文字而已,高中的水平应该就足够看得懂。

我第一次看这个《内经知要》也是在大一的时候,那个时候其实什么都不懂,那么就开始看,看不看得懂呢?我觉得是看得懂的。

但是看不看得下去呢?坦白地说《内经知要》这本书,我是把他的“阴阳五行”看完,我就看不下去了。

因为太累,确实是太累。

所以我还是强调就是说,如果要从《内经》入手还是要有点基础!

我比较建议那些已经是学完五年本科的这个学生,或者是你已经跟过一段时间老师了,有些师承的同学可能已经跟过一段时间老师,有一点体悟了,那么再来读就会非常的舒服。

那么第二本书就是《类经》,张景岳的《类经》。

《类经》这本书它的优点是什么呢?它的优点在于实际上张景岳在给这个《类经》分类并且做注的时候,他已经是集前人之大成了,所以他的注呢可以说是称的上是最贴切、最中正、最符合《内经》的经旨了,而且还特别容易懂,所以我比较推荐类经。

那么他为了让大家能够看懂这个《类经》呢,除了《类经》这本书以外,他又编写《类经图翼》和《类经附翼》,分别用来帮助解释《类经》,主要是用来解释《内经》中的运气这一部分。

这两本书我们看一下,对我们理解这个阴阳五行气机变化是非常有帮助的。

《类经》可能是对读者的要求就更高一些。那么有时候有些医家觉得你这个解释这么深奥干什么呢,为什么不可以更直白地来解释呢?

有一个人叫高世栻的,他就持这么一个观点,所以他编了一本书,叫做《黄帝内经素问直解》,只解了这个《素问》。

直解就是直接解释,所以《素问直解》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呢?就是简单和直接。所以如果一开始看这个《内经》和《内经知要》,觉得比较难懂呢,可以看《素问直解》。

《直解》这本书确实是解的好简单。所以它也是我读的应该算是比较早的一个《内经》的本子。

那么它的问题在什么地方呢?问题是有些地方太简单了,所以他实际上还没有把问题完全说清楚。

但是不要紧。我们知道读这种经典的书籍,千万千万不要要求说每一个字你都能看得懂。有的时候呢,就是要“好读书不求甚解”。

为什么呢?你要反复的读,最终是能够领悟的,不能要求第一遍读就把它全部领悟,这样的话读起来就会太过艰涩,就没意思,那你就读不下去,最终那就只是放弃了。

还不如说先存疑,先看下去,把握一个整体。然后随着理解和认识的逐渐深入,然后慢慢慢慢把这书看懂。

在这里呢,这也是我们学习中医,或者是学习《内经》跟学习其他学科不一样的地方。

有一些学科可能说我们这本书看完以后我理解了,这本书我就给丢掉了就不要了。但是对于中医书,尤其是对于像《内经》这样的经典,可能你无法做到这一点。

你可能读一遍之后觉得有所领悟。但是实际上呢,你过一段时间再读,还有新的领悟,你永远不能把这本书彻底的丢掉,真的是称得上博大精深,常读常有。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学中医也是一个非常节约的一个学科,对吧。这一本书我可以看一辈子,你看多好啊。

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

  • 透过文字求本真——《〈黄帝内经太素〉撷要》序

    属于夏天的薄荷绿 想法丨发现丨习惯丨人文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夏天的味道 透过文字求本真 --李具双<〈黄帝内经太素〉撷要>序言 透过文字求本真--李具双<〈黄帝内经太素 ...

  • 购书 藏书 笔耕涂鸦医经类:《素问》...

    购书 藏书 笔耕涂鸦 医经类:<素问><灵枢><难经>系列: 经方类:<伤寒论><金匮要略>系列: 本草类:<神农本草经>系列: ...

  • 灵素之问 | 甲乙序与黄帝内经

    今天 灵素之问 还原古人观察视角和中医经验理法的演进. 栏主 忆忘先生,从事临床工作,研习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索求源流,力图还原古人的观察视角和经验及理法的演进. 北宋为什么要编<新唐书> ...

  • 古典中医书籍大全

    / 3名医类案(正续).pdf黄帝内经研究大成.pdf清宫医案研究.pdf<伤寒论>陈亦人.pdf<伤寒论>中三阴病之我见.pdf当代医家论经方.pdf读书析疑与临证得失-何绍 ...

  • 初学中医的几种途径(五)

    讲述/文稿统筹:孙洁 文稿整理:王红宇.陈宏芸.汤琪 文稿校对:岑秉融      编辑:亦徳 今天我们来看看如何从教材入手学习中医.从教材入手,我个人其实是最推荐的. 在早几年,有一些争论,说现在的中 ...

  • 初学中医的几种途径(四)

    讲述/文稿统筹:孙洁 文稿整理:王红宇.陈宏芸.汤琪 文稿校对:岑秉融        编辑:亦徳 从四小经典入手学习中医,是中医入门的一个传统途径.那么在四小经典这几本书都读熟看懂以后,我们应接下来该 ...

  • 初学中医的几种途径(三)

    讲述/文稿统筹:孙洁 文稿整理:王红宇.陈宏芸.汤琪 文稿校对:岑秉融      编辑:亦徳 今天我们来看看如何从四小经典入手学习中医. 那么这个四小经典是哪四小经典呢?这个其实是有争议的.因为过去的 ...

  • 初学中医的几种途径(一)

    讲述/文稿统筹:孙洁 文稿整理:王红宇.陈宏芸.汤琪 文稿校对:岑秉融      编辑:亦徳 我们今天来讲"初学中医的门径".这个题目对我来说,还是比较有压力的.因为通常这种课都是 ...

  • 初学者中医的几种途径(完结篇)

    讲述/文稿统筹:孙洁 文稿整理:王红宇.陈宏芸.汤琪 文稿校对:岑秉融      编辑:亦徳 今天我们来看看如何从<伤寒>入手学中医. 那么如果是从<伤寒>入手呢,也是一样的. ...

  • 初学中医的几种方式(二)

    讲述/文稿统筹:孙洁 文稿整理:王红宇.陈宏芸.汤琪 文稿校对:岑秉融    编    辑:亦徳 上一次,我们讲了从兴趣爱好和养生保健入手,来学习中医.从兴趣点入手,入门是非常简单的,但是不可能走得很 ...

  • 中医民间古籍欣赏《七种考》

    七种考,中医本草图册,日藏古籍

  • 【老中医“最爱用”,七种降火中药材】1、...

    【老中医“最爱用”,七种降火中药材】1、...

  • 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4四种途径

    衡量医生水平的高低,首先看你能够治好病还是治不好病,这是中医学能否存在和发展的关键. 裘老根据从医70余年在临床上的体验和教训,认为要提高疗效,可在"精.奇.巧.博"四个字上下工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