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工?知识应该分类,而不应该分工
阿里研究院最新发布了一份报告《智能经济:迈向知识分工2.0》,主要是从分工的视角来分析智能经济。按照这个报告,将知识的承载方式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和数字经济时代三个阶段的承载方式做了分析。
从报告上可以看出,阿里未来的发力重点在工业互联网。
这份报告总体上是有价值的,但是知识分工的说法值得探讨。
生产资料应该被分类,对于生产者才该谈分工
决定生产力的高低的因素有三个:生产者、生产工具和生产对象。
生产者是主体,生产对象是客体。
一般对主体而言谈分工,对客体而言谈分类。
来看看分工的定义,百度百科的定义:
分工是指劳动分工,即各种社会劳动力的划分与独立化。 百度百科
MBA lib对分工的定义:
分工指个人、公司、国家或地区负责自己所擅长的工作。由于工人的工作效率提高,产量及产品素质也相继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因而得以改善,分工的发展是人类社会经济进步的重要里程碑。 MBA lib
从百度百科和MBAlib的定义看,分工针对对人或人的集合来定义的。百度百科的社会劳动力是对人而言的,MBA lib中,分工对应的个人是自然人,公司是法人,而国家和地区则是自然人和法人的利益的代表。所以总体而言分工是对劳动者而言的。
从历史经验上看,生产力的提升主要来自于工具的改进,每一次工具的改进都来社会的巨大进步,而每一次社会的巨大进步都促进了新的社会分工。一般而言新工具有两方面价值:
1、工具可以提升效率;比如蒸汽机、流水线的发明,可以极大的提升生产效率。
2、工具可以挖掘新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比如蒸汽机的发明,促进了煤的利用,促进了对新的生产资料的利用;工业经济时代的产品,是新的生产对象。
邓小平讲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实际上是科学技术会促进工具的改进(提高效率)或者创造的生产对象,从而促进生产力的进步。
智能技术带来脑力劳动的分工
人工智能技术,属于科学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会改变现有工具,让工具具有人工智能的能力;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会形成新的生产对象,比如数据、信息、知识,都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工具处理,实现新的价值。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人类通过实践积累、通过学习获得的知识,以智能服务(通过工具)的形式让更多的人使用(这个过程被称为赋能)。而与知识相关的生产资料:包括数据、信息和知识。知识与智能工具结合,形成的智能服务。
经历过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根据知识的用途、处理知识的方法,知识会分类,人类处理不同的知识会形成分工,而处理知识属于脑力劳动,因而在智能时代,主要将是形成脑力劳动的分工。
在2015年分享工业4.0的课程中,我曾经提出工业4.0将带来脑力劳动的分工。
在2017年,对智能技术的发展做了深入的思考,认为智能技术会带来新的社会的变革,提出了《服务业革命开启服务业文明》的理论,写了一本书《中国制造新起点:服务业革命开启服务业文明》,认为智能技术会带来服务业的巨大变革,服务业文明对应的是现在的数字经济。在新的服务业中,将是利用知识对形成的创新性的服务。
我认为知识分工的提法是错误的,知识应该分类,在知识分类的基础上实现新的分工,主要是脑力劳动的分工。
但总体而言,阿里的这个报告还是值得读一读,这个报告的总体趋势是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