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让一个意义弥散到文本每个角落

正如美国的教育家在《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里说的,其实任何文本都可以解读成一个词语或者一句话。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我们写一篇文章,往往就是因为一个词语或者一句话,这个词语或一句话实际上是一个意义团,很模糊,所以,我们才要写文章,如剥茧抽丝一样。所以,有人说,语言就是思想的丝线。

然而,如何发现这个词语或者这句话,倒是需要一番功夫的。因为,我们不是作者,我们发现的词语或者话语很有可能并不是作者当时的所想。然而,这并没有关系。接受美学说,文本一旦生产出来,作者就死了。文本到了我们眼前,我们就可以凭着自己的知识和思想进行解读,只要能自圆其说。

倘若你不想按照教参的那一套最低解读来实施教学,而是有自己对文本的独到见解,那么,你上课就一定能够受孩子们的待见。

当然,独到的见解,绝不是“误读”,而是有理有据的。比如,昨天我看到的《中国大历史》作者黄仁宇,用自己哲学性、世界历史的眼光解读秦始皇兵马俑而眼前一亮。这使我懂得,语文老师的知识储备是多么重要啊。倘若语文教师没有那么多的知识储备和由此带来的视野,那么语文老师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而这可以通过常常读一类书而获得,比如让黄仁宇先生解读齐威王,他也许会从世界历史上的皇帝对待大臣的态度这样的角度去解读,这样可能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齐威王这样的威风,绝不是他外在的形象和手段表现出来,而是那种“不怒而威”“不言自威”。因为,人的威信一定是由内而外生发的,反之,齐威王可能会被称为“齐霸王”。

也就是,解读文本是有不一样的“工具”的,你可以从内容的角度解读,也可以从普通道德角度去解读,当然也可以从哲理或者哲学的角度去解读,这样解读,都可能使你自圆其说。

实际上,只要我们能把文本解读成一个词语或者一句话,然后围绕这一个小点去感悟文本的语言文字,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人文性和工具性或许就自然而然地结合在一起了。

这对我们语文课堂来说,其实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孩子并不喜欢老师在课堂上支离破碎地讲解,或者将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割裂开来分别理解。因为,语言文字里本身就包含着人文情感、人文精神,割裂开来,人文这个东西就失去了它的生命,语言那个东西也就枯萎凋零了。

END

【以下哪一类课程适合您或者您的孩子?】

适合3-6年级长册 | 针对本节课不同的问题,一对一对症指导训练

孩子阅读的速度很慢,考试的时候阅读题总是被扣很多分,真是愁死我了!刚好何捷老师的课出了!没有考虑直接拿下,没想到效果这么好,孩子阅读进步了好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