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 | 为什么中国医生不愿意让子女「子承父业」?

题  记

「未来中华民族的健康,如果不放到一流医学人才手里,大家放心吗?」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北大医学部党委书记刘玉村的发问,道出了对当下医疗人才缺乏、「后继无人」状况的忧心。

有数据显示,在美国,有83%的医生家庭的孩子首选学医。而中国医学工作者的孩子愿意学医且攻读医学相关科系的仅有8%。

美国83%,中国8%。同为医生子女,有意愿「子承父业」的比例之间竟然存在如此大的差异。就目前的国内实际情况并结合两国社会影响因素来分析,其实国内医生的地位与收入相对来说已经并不比美国差了多少。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大家都挤破了头想成为医生,只有名列前茅的精英学生才有资格报考医学院,在大多数西方国家,医生是一个能保证给人带来崇高声望和收入的职业,也能得到父母认可,父母都喜欢炫耀「我的孩子是医生」。然而在中国,情况正在越来越朝着相反方向发展。

中西方医院分级不同

中国医院分层是很明确的,不仅仅有三甲,三甲里再细分为乡镇级、县级、地级、省会市属、省级,还有部级三甲医院,共六个层次。而在西方,以美国为例,对医院的分级只分医学中心和普通医院。

中国医院不同层级之间的差距远远大于美国。

中国最高级的医院医疗技术水平跟美国高级别医院几乎没有差别,但是基层医院之间的差别就是天壤之别。

中国的村医多数是赤脚医生和三年制学历,乡镇卫生院、县医院里的医生大多是大学本科和大专学历,地级市医院的医生大多是本科和硕士学历,省级市医院的医生大多是硕士和博士学历。这就导致中国不同层级的医院实力的差距。

医疗水平的差距造成一种普遍现象:全国人民都跑去北上广、省会城市看病。大城市的大医院常年处于战备状态,小城市的小医院则常年处于门可罗雀的状态。

中西方医生的职业道路不同

以美国医学院为例,美国医学院不设本科课程,招收的全部是本科生,然后花4-5年时间攻读博士学位。

美国的医生全部是医学博士,而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中国医生里本科或以上学历只占45%。因为中国的医学教育学制不仅有8年制的博士、7年制的硕士、5年制的本科、4年制的大专,甚至还有3年制的中专,他们毕业后都叫医师或助理医师,都给病人看病。

美国医生的培养目的是市场上得到消费者的认同;而中国医学生教育的目的,是作为「公立医疗的赤脚医生、军医、安慰型治疗」之类的低档应用。相应地,中国医生几乎不可能自行获得医生职业的声誉,除服务于体制外,别无办法。

西方医学院选择综合全面发展的学生

欧美国家对选择医学院的学生是非常严格的,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报考。

在西方,医学院招收学生除了基础和专业知识外,要看学生知识的全面性,还对学生有人文学科方面的要求。学生的来源要有配比,一个班的学生除了医学预科生外,还有学理工的、学文科的、学生物的。

他们要求生源知识的全面和多样。这样使学生在学习期间有一个相互学习多种知识的环境,以及训练未来的医生与各种背景的人的互动交流、切磋提高。

中西方医生收入差距

以美国为例,根据Medscape2017美国医生收入报告:2017年,美国平均年收入最高的三类医生分别为骨科医生(48.9万美元)、整形外科医生(44万美元)和心血管病医生(41万美元)。垫底的儿科医生也有(20.2万美元)、家庭医生(20.9万美元)和内分泌医生(22万美元)。

在中国,普通级别医生的平均月薪为6500元,一般到了40多岁的正高职称级别,月薪才能达到一两万元,刚刚达到西方国家的「垫底」水平。与医生职业的辛苦程度和学习成本相比,中国医生可谓是「性价比」很低的职业。

除了上述几点表面可见的原因,造成中国当前医疗人才缺口大、年轻人不愿学医的不良状况,还有制度因素、社会舆论、卫生工作环境等诸多原因。究其本质,是医学发展进程中「重科技轻人文」的趋势导致的。

我们应该看到:加强和落实医学人文建设、医学人文教育的紧迫性,尤其是要改善医生职业环境、加大医生职业激励、增强对医护人员的关怀。

这有赖于三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方面是政策引导和医学文化宣传;

一方面是医院加强人文建设的意识和行动;

一方面是全社会对于医学知识、医疗行业的认知提升。

网红「烧伤超人阿宝」曾撰文呼吁更多的学生选择学医、投身医疗事业。借用他的恳切之言,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摒弃偏见,重新了解医学、感悟医学,将中华民族的健康放到一流的医学人才手里:

医学会让你变得勤奋,你将终生孜孜不倦的学习;

医学会让你变得善良,因为你一辈子都在学习尊重生命和保护健康;

医学会让你变得认真,因为你将接受严苛的训练来避免任何小小的疏忽;

医学让你变得勇敢,你将有勇气打开患者的心脏和颅腔,有勇气和死亡进行殊死的较量;

医学会让你变得平静,无论面对权势还是富贵,你都能安然淡定无需摧眉折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