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如何让每个人成为自己?
文丨蔡梓润 · 主播丨苏木
内观己心 外察世界
反思现在的教育,为什么我们的教育没有让孩子成为自己?
在知识传授方面,延续着所谓“填鸭式”的教育方式,老师将现成的知识一股脑儿地在课堂上灌输给学生,学生不停地记笔记,回家后不停地背下来。这样的知识,是外部强加的。
而在知识应用方面,很多孩子都被灌输了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学习是为应付考试的,或者,是为了将来可以找到一个好工作。
这样一来,从知识的传授,到知识的应用,重点全都不在孩子的本身,而在外部。慢慢地,教育就成了一股“异己”的力量。
因为这股力量并非来源于内在,孩子自然而然就会排斥它,很多孩子就这样产生了厌学的情绪。一些比较“乖”的孩子,无可奈何地硬着头皮学下去;而一些“不乖”的孩子,干脆和老师父母作对,堕落成所谓“差生”。
而无论“乖”与“不乖”,这些孩子大部分都在忍受,真正享受学习的孩子凤毛麟角。这样的教育,怎么可能让孩子成为自己?
启迪多元思维
把孩子真正当成独立的人,才有可能让孩子成为自己。真正能让孩子成为自己的教育,不是把孩子当成一个容器,拼命往里面灌输知识,等到需要的时候再倒出来;而是像对待沉睡了的孩子,教育的任务是要将他唤醒。
需要教育来唤醒的,正是沉睡在懵懂孩童心中的“自我意识”。当自我意识觉醒了,孩子便真正成为他自己。
什么是“自我意识”呢?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先验知性论中,为自我意识下了这样一个定义:自我意识也叫先验统觉,是指把形形色色的直观材料统一为一个概念的综合能力。
也就是说,自我意识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不是记忆力,不是把知识强背下来然后默写的能力,而是自主地把零碎的印象组合成完整的知识的能力。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就说:“我思”(自我意识)必须可以伴随我的所有表象,因为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有些被表象的东西将不能被我所想,这等于说,表象不再可能,或至少可以说,表象与我无关。
这段话非常拗口,但一言以蔽之,这段话的大意是要强调,自我意识的统一性是人类知识的最高原则。自我意识如果不觉醒,知识是“不再可能”的,“与我无关”的。所谓“与我无关”,不正是与“成为自己”背道而驰了吗?
康德将知识分为感性、知性和理性三个阶段,旨在获得认知,收获智慧。康德坦言,知性是这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部分,它上承感性,下启理性,而自我意识恰是知性中最重要的环节,最高的原则。唤醒自我意识,是教育最重要的任务。
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填鸭式”教育下的孩子,把知识忘光之后,基本就不剩下什么了;真正成功的教育,可以让孩子即使把知识遗忘了,依然剩下一个宝贵的自我意识,使他成为自己。
正心正举
在当下,我们一方面需要唤醒孩子的自我意识,另一方面又要让孩子掌握知识,两者缺一不可,但两者又相辅相成。
诚如上文所言,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如果说,教育是孩子进食精神食粮的过程,那“填鸭式”教育就仿佛往一个昏迷的孩子嘴里塞食物,不仅很艰难,还容易让孩子“因噎废食”;而如果能成功唤醒孩子的自我意识,那醒过来的孩子自然会喊饿,自己想找东西吃,吃到好吃的还会开心,会享受其中。
而所谓自我意识,即把形形色色的直观材料统一为一个概念的综合能力,我们可以想象成一个拼图的能力。这就意味着,教师不能急于给孩子现成的知识,急于给出所谓“标准答案”,这相当于给了孩子一副已经完整的拼图,是不能培养起孩子的综合能力的。
教师可以多给孩子上讨论课,在讨论中使知识成形;可以多给孩子开实验课,让知识在实验中得到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多加包容,避免扼杀创意和想象。在更多样的形式中,让孩子拥有独立整合知识的能力,让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被唤醒。教师在其中的角色,不再是一个投食者,而是一个引路人。
拨迷见智 开启自在之门
如《纯粹理性批判》中所写的:“我们的时代是一个特别意义上的批判的时代,所有的一切都要服从批判。”
不经批判的知识不足以成为知识,“填鸭式”的教育无异于一种排斥批判的强权,是对孩子自我意识的打击。教育工作者们要引以为戒,时刻记住培养起孩子的自我意识,让孩子的自我意识参与到知识的整合和批判中来,唯有如此,教育才能让每个人成为自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