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让克己真功夫——《论语》悟读【182】
相关推荐
-
【传统文化讲堂】《论语》第28期(附精彩视音频)
[传统文化讲堂]<论语>(上) 一.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子华:弟子公西 ...
-
《论语》释·译 简明手册 雍也第六,述而第七,泰伯第八,子罕第九,乡党第十
该简明手册,是本人学习<论语>过程中,整理出的自认为符合原意的译文本. 版权所有,禁止商用,转载请保留连接等.
-
泰伯奔吴:一个完美的华夏谱系谎言
讲到这里,终于要说到吴国的起源了.其实呢,吴国虽然处在水网密布的江南,但它的创始人,却据说是商朝晚期从陕西周族离家出走的俩倒霉孩子. 据<史记 周本纪>和<尚书 帝命验>记载, ...
-
克己才是真功夫——《论语》悟读【274】
为仁尚礼德配天地,益智崇义道冠古今. <论语>第十二篇第一章: [原文]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 ...
-
真学问从五伦起——《论语》悟读【284】
真学问从五伦起,大文章自六经来. <论语>第十二篇第十一章: [原文]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 ...
-
但有真思何其远——《论语》悟读【232】
但有真思,何远之有. <论语>第九篇第三十章: [原文] "唐棣(dì)之华(花),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
-
表里如一真君子——《论语》悟读【56】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题记 <论语>第三篇第十七章: [原文] 子贡欲去(去掉或废除)告朔(朔为每月的第一天,周天子于每年秋冬之交向诸侯颁布来年的历书,历书包括指明有无闰月.每 ...
-
克己求和且中庸——《论语》悟读【32】
不倚不偏,坚守本心诚克己: 中规中矩,秉持高节谨求和. <论语>第二篇第十六章: [原文] 子曰:"攻乎异端(中庸的两端,指"过"与"不及" ...
-
人能克己身无患——《论语》悟读【4】
饮食男女,皆有缺点.曾国藩曾设求阙斋,不断反省自己.他走的是一条不断纠错以臻完善之路.--题记 <论语>第一篇第四章: [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 ...
-
以仁为任无谦让——《论语》悟读【404】
以仁为任,无所谦让. <论语>第十五篇第三十五章: [原文]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译文] 孔子说:"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
-
无情未必真豪杰——《论语》悟读【478】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论语>第十九篇第十七章: [原文] 曾子曰:"吾闻诸(之)夫子,人未有自致(尽其极)者也,必也亲丧乎." [译文] 曾子说:&quo ...
-
万千思维输中庸——《论语》悟读【340】
塑脊梁中不偏,立德行庸不易.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四章: [原文] 子问公叔文子(卫国的大夫)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公明贾对曰:"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