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似菩提心似镜,云在青天水在瓶
既生于世,故安于斯。许多时候,生于尘世的我们受到了世俗杂务的影响,会忘了安然处之的道理,心中总是怨恨不满悲怜着身旁所有的一切,这样使得我们在无形中,限制了自己生命的气度与生活的格局。
李翱是唐代著名的哲学家,官任刺史,喜欢结交高僧,曾作《复性书》,把佛学义理融入儒家学说,开宋代理学之先。与之同时期的惟俨禅师,是石头希迁和马祖道一的学生,住持湖南药山,法席兴盛,李翱很敬慕他,多次派人去请,但都被拒绝,最后李翱只得自己亲自入钧山见禅师。
但惟俨禅师明知李翱来见他,却依旧手执经卷,不看李翱。侍者只得提醒说:“太守在这里。”惟俨禅师仍然无动于衷。
李翱见惟俨禅师对自己不理不睬,便气愤地说:“见面不如闻名。”说完就拂袖而去。
惟俨禅师在后面喊:“太守!”
李翱下意识地应了一声。
惟俨禅师就问他道:“你为什么贵耳贱目呢?”
李翱拱手作揖谢罪, 问:“什么是道?”
惟俨禅师用手指指上面和下面,说:“领会吗?”
李翱说:“不懂。”
在故事中,当刺史李翱向惟俨禅师问什么是道时,惟俨禅师开始以手指来暗示道的意义。李翱不得其解,惟俨禅师便以“云在青天水在瓶”加以解说。“云在青天水在瓶”这句诗歌告诉我们,道是清净无染,无处不在的自性。惟俨禅师认为,禅的最高境界就如云在天、水在瓶一样,自然常在,触目即是。人们只要顺乎自然,不起分别,便能领会其理、悟达心智。
禅宗祖师常警示弟子要摆脱束缚人生自由的枷锁,像“云在青天水在瓶”一样自由生活,使弟子在思想和行为都极其自由的状态下悟道。若是作茧自缚,便永远难得自由。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