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佛教历史

声明:

1、欢迎转发分享。未经本微信公众号后台许可,严禁以任何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2、广告为腾讯微信公众平台系统自动加入,各位可随意点击。

3、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微信公众号立场。

4、本微信公众号所发表的内容均来自作者投稿、读者荐稿或已公开的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包括但不限于著作权、名誉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5、本微信公众号已入驻百家号、头条号、企鹅号、搜狐号、网易号、大鱼号 等平台,您的原创文章将全网发布。 

黄梅县是一个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五教俱全的县份。历史上还是外国教会传教的重点地区之一,现为湖北省宗教工作重点县,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前文:黄梅的道教   黄梅的基督教   黄梅的天主教
黄梅佛教丛林兴衰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六至五世纪的印度,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传入中国,东晋时传入黄梅。

东晋咸和年间(326- -334), 高僧支遁(204- 366, 陈留人。陈留在今河南开封市南)游历江南后,来黄梅蔡山首建江心寺和摘星楼,并在寺前栽种白梅一棵(世称 “晋梅”,又称“二度梅”)。东晋著名高僧慧远(334- 416, 佛教净土宗创始人)在主持庐山东林寺时,曾与大诗人陶渊明结友渡江北上,到黄梅创建张家湖柘林寺。梁武帝时,印度高僧菩提流支来黄梅广福山董家城创建“菩提寺”,后卓锡于多云山广福寺。不久,印度高僧千岁宝掌和尚来黄梅紫云山创建道场,后人称为“老祖寺”。佛教禅宗四祖道信继承三祖僧璨衣钵,于唐武德七年(624)春,来黄梅双峰山(亦称西山)创建“幽居寺”,现称“四祖寺”。在道信住持下,修建殿堂楼阁达800多间,名胜古迹80多处,僧众一千多人,是当时中国佛教寺观规模最大、僧徒最多、香火最旺、声誉最高的名刹之一,也是全国首聚僧众集体定居传法,过团体生活,实行农禅双修的典范寺院。历代有许多大德高僧、文人墨客、达官显贵、中外游客,慕名前来游览朝拜,并留下无数题额和诗篇。禅宗五祖弘忍,承四祖道信衣钵于唐永徽五年(654),从西山来到东山,创建“禅定寺”,后名“东山寺”(亦称东山禅寺,现称五祖寺)。在其极盛时期,修建殿堂楼阁达1000多间,僧徒1300多人,轰动华夏,“四方清益,日逾千计”,香火十分旺盛。

黄梅佛教最盛时期是唐、宋。唐代全县各地大兴土木,立宇造像,出现“十里三座庙,无路不逢僧”的盛况。全县有寺、庙、庵堂、阁等约400座,(其中黄梅县城周围就有30多座),僧尼2000多人。全县2.9万多人,约有2万人信奉佛教。宋代,黄梅佛教又得到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南宋高宗赵构称帝,大力弘扬佛教,大光宝刹,黄梅庙宇亭阁,星罗棋布。据统计,全县有大小寺庙500多座,僧尼3000多人,庙田、山林8万多亩,收藏佛经典籍3000多卷。宋末因遭兵灾,寺庙毁坏严重,香火萧条。元朝崇尚佛教,黄梅佛教又获生机,各地被毁的庙宇重新修复,法席再振。元末遭兵灾,大部分殿堂被毁,僧尼被迫还俗或流落他乡。明朝,太祖常称释迦之道,佛教再度兴起。全县被毁的庙宇大部分又修复一新,计400多座,僧尼2000多 人。正德年间(1506- -1521),部分寺庙又遭兵灾被毁;嘉靖年间(1522-1566),又整修一新。特别是万历年间(1573- 1619), 佛教出现兴旺景象,各地寺庙不仅得到修复,不少还进行了扩建,后又被毁。崇祯初年,各地寺庙,再次修复。明末战争频繁,几经劫火,香火萧条,僧尼逃散。清朝既崇儒重道,又尊崇佛教,全县各地庙宇又得到修复。其中康熙年间比较兴盛,计有大小寺庙460多座,常住僧尼3000多人。咸丰四年(1854),各地寺庙又遭兵灾。同治年间又陆续重建,到清末香火还比较旺盛。民国年间,全县庙宇几经劫难,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屡遭国民党军队的破坏,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县仅存破旧不堪的寺庙100多座,常住僧尼约500人。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并先后拨款维修一些重点寺庙。佛教界人士提出爱国爱教与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相适应的主张,组织僧人开展学习和生产运动。经过土改,寺庙废除了地租剥削,有劳动能力的僧尼,按照自己的意愿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或社会服务工作,逐步走上自食其力的道路。经过民主改革,寺庙废除了封建特权,使很多僧尼陆续返 回,过上正常的宗教生活。1958 年“大跃进”时,全县有些寺庙、庵堂被改为工厂、学校、医院、商业用房或职工和居民宿舍,寺庙个数减少。新中国成立初期,县城内有寺庙庵堂8处,僧尼60多人,至60年代仅存3处。这些寺庙的老幼僧尼,均依靠国家付给的寺庙房租定息维持生活。

“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左”的思想干扰,正常的宗教活动被禁止,部分寺庙被封闭,不少佛像、经典、法器被砸烂或焚毁,大部分僧尼被迫还俗。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宗教政策又得到落实,僧尼纷纷返回寺庙,修复庙宇,恢复正常的宗教 活动。1983 年,经国务院批准,黄梅五祖寺被列为全国重点开放寺庙,国家先后拨款500多万元,募化1000多万元,修复和兴建了一批殿堂楼阁,使五祖寺、四祖寺等一批寺庙面貌一新。

新中国成立后,佛教工作基本由县委统战部管理。1984 年8月,成立“黄梅县民族宗教事务局”,负责管理全县宗教事务。

链接:毛泽东与四祖寺/五祖寺/黄梅戏
孙文平│东山五祖寺旧事
曹杰 | 诗意老祖寺
(0)

相关推荐

  • 由智者寺想到梁武帝

    想到寺庙,我脑中就会跳出唐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想不到我身边就有建于南朝的寺庙-------位于徐霞客古道边的智者寺.多次去北山,我都无缘进入,上周在荣军夫妇的 ...

  • 中国最大的尼姑庵在哪?2万多名女性在此出家,天黑后却不准进商店

    小猪猪孤萍关注2021-02-03 19:01<佛语>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这句话完美的体现了出家人看破世俗,无欲无求的心态和追求,从公元496年,佛教传入我国开 ...

  •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拜谒苦竹寺/张学东

    苦竹寺,位于蜀南竹海长宁县三元乡大沟村的紫竹山上,离省道宜珙路上著名的"西南豆腐城"沙河镇仅三公里的距离.多年以来,我就向往拜谒苦竹寺.于我而言,孤峰耸峙.云雾袅绕的苦竹寺不仅是晨 ...

  • 宜昌边边(89)

    △肖家巷老照片,宜昌四中围墙内即是华严寺 78.神秘的华严寺 据史料所载,民.国时期,肖家巷里曾经还有一座华严寺,可是无论在笔者的记忆还是宜昌边边的一些老住户的印象里,似乎难觅踪迹.为了尽可能的还原历 ...

  • 谁见证了上海千年的沧海桑田?黄浦江畔之龙华寺也!

    #古史传奇# 引言 南徐一片石,千古柱中流. 绕树开僧舍,缘空结梵楼. 疏灯明水底,落月挂潮头. 向晚禅钟起,风吹到客舟. 明代诗人陈鹤的一首题金山寺的名诗-<泊京口望金山寺>,意境悠扬贴 ...

  • #古史传奇# #佛教# #历史杂谈# 在...

    在禅宗的历史上,有一个惊心动魄的公案,夹山善会禅师见船子德诚禅师. 船子问:"大德住什么寺?" 夹山答:"寺即不住,住即不似."这是老一套. 船子又问:&quo ...

  • 听不困的佛教历史42 | 《帝国斜阳》

    各位喜马拉雅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禅叔,欢迎大家继续收听禅叔讲的<听不困的佛教史>.上期禅叔跟大家说到了,在阿育王时期,佛教获得了大发展,不仅仅是佛寺.佛塔.僧人的数量大增,佛教的影响力也 ...

  • 听不困的佛教历史41 | 《三次集结》

    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新年好啊,2018年已经过去了,这是让人五味杂陈的一年,在过去的365天里,虽然也有很多让人振奋的消息,但是我们作为普通人,可能感受到更多的,是压力,是迷茫,是慨叹. 在2018年 ...

  • 听不困的佛教历史38 | 《饲养员的逆袭》

    大家好,我是禅叔,欢迎大家继续收听禅叔讲的<听不困的佛教史>. 上几期我们讲到了亚历山大东征和难陀王朝的故事,大家也对那个时代总体的历史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 我们说在各种原因的共同作用下, ...

  • 听不困的佛教历史37|《一统恒河》

    各位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禅叔,欢迎大家继续收听我们<听不困的佛教史>. 上期讲到了横扫欧亚的亚历山大大帝,在进攻印度的时候,受到了波鲁斯国王的顽强阻击,虽然打赢了这一仗,但那也是惨胜啊,跟随 ...

  • 听不困的佛教历史36 | 《河畔的战神》

    大家好,我是禅叔,欢迎大家继续收听我们<听不困的佛教史>. 上期咱们说到,横勇无敌的亚历山大,用了差不多4年的时间,把盛极一时的波斯帝国打的灰飞烟灭.平灭了波斯帝国之后,亚历山大的东征,也 ...

  • 听不困的佛教历史35 | 《霸主西来》

    哈喽大家好,好久不见.甚是想念,我是禅叔,欢迎大家继续收听禅叔讲的<听不困的佛教史>. 回忆一下,上期我们说到了佛教的根本分裂,对于佛教来说,这是一件特别重要的大事,从此之后,佛教便从最初 ...

  • 听不困的佛教历史28 | 《告别时刻》(上)

    好久不见,甚是想念,哈喽大家好我是禅叔,欢迎大家继续收听禅叔讲的<听不困的佛教史>. 之前的几期里面,禅叔已经和大家一起了解了佛陀的这十大弟子,佛教呢,在佛陀和十大弟子的带领下,也在印度不 ...

  • 【达叔微藏史】|藏传佛教历史上首位转世活佛

    在藏传佛教各大教派中,都存在有各种不同的活佛转世系统. 近几年,"活佛"无论在宗教还是世俗社会,都变成了一大热词. 其被附加的正负能量也是此起彼伏,相关各类社会现象也是层出不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