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田书院的前世今生
近日,我无意中闯入双龙洞附近的《鹿田书院》,博学的丰仕尧院长讲了许多鹿田村和鹿田书院的故事。我不过瘾,回家继续搜寻资料,对鹿田书院有个大概了解:
鹿田村
鹿田村名最早来源南朝的宋朝(420年-479年):刘有玉女驯鹿耕山中,常入城市贸易,以物换置角间,刻期而归,遂名其地为鹿田。(来源《金华杂识》)
鹿田山
万历六年(1579)刻的《金华府志》有鹿田山的记载:县北二十五里,上游沃野可耕,东西二寺俱废,今有二庵存焉,此山多生奇石;白望山,县北二十五里,乃鹿田之朝对。
康熙三十一年(1692)成书的《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府北二十五里有鹿田山,为北出兰溪之间道,即金华山之鹿田峰也。相接者曰白望山、乾封山,而乾封山又为鹿田之门户。(卷九十三 浙江五婺州城《志》)
鹿田寺
东鹿田寺:县北三十里鹿田村,建于五代后周太祖广顺三年(953年),一名宝福院,僧契庄建,宋元以后寺废。
西鹿田寺:在鹿田村,旧名宝福西忏院,建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年;宋治平四年(1067年)易名寿圣,后更名西鹿田寺;其最高处为望西亭;寺后断岩大石离立于竹树间,宋代潘良贵曾赞道:自是评吾乡之山水以此为第一。
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 谢翱、方风曾游此,谢翱作(鹿田听雨记》,方凤作《西鹿田寺听雨》。
明万历间,知县汪可受建官厅三间,知府张朝瑞既培山脉,复寺田,建殿宇,选僧居子,以防复掘。皇朝康熙十年(1671年),僧宝相重建,后废。
嘉庆初,汤溪徐伟就西寺故址建坛。
巡抚阮元有“福庭文囿”额;兰溪赵士升亦于下建坛;后并废。
鹿田书院
寺废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金华八县名流在此建鹿田书院,内供奉金华自宋至清的所谓“七贤”,并由金华知府继良题“八婺儒宗”、“鹿田书院”匾额。鹿田书院承担了藏书、讲学的功能,为浙东婺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据丰院长了解:某个朝代,由于有官员误以为烧石灰断了龙脉,官府强鹿田村民在三天之内搬离,然后一把火把房子烧了,此后鹿田村就消失了。
辛亥革命后(1911年),书院陷入荒废状态。战乱时期有难民在书院居住,26间房住了满满十三户人家,渐渐有了鹿田村的新居民。人丁兴旺后,村民陆续从书院搬出。
1997年8月29日,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前些年,书院重修,目前形成三进九开间,两侧有厢房,总面积2000余平方米的封闭式院落。书院隐藏在青山绿水之间,是休闲学习的避暑佳地。
注一:《金华杂识》:作者杨德周,字齐庄,鄞县人,万历四十年(1612)举人。《金华杂识》,是他在金华教谕时所作,主要“杂采轶文逸事,以补地志所未备,也间有考证的内容”。书中有一些内容是误抄误采。风格上多采小说神怪之语。
注二:教谕,官名,元、明、清县学的教官,主管文庙祭祀,教诲生员。 宋 代在京师设立的小学和武学中始置教谕,元 、 明 、 清 县学亦置教谕。
注三: 鹿田与白望山之名传说
南朝时代的宋代,鹿田村有位姑娘,名叫“玉女”,美丽、善良、朴实、勤劳。后人不知其性,即以朝代“宋”作姓称。宋玉女善针线,能耕作。父母对这个独生女极其宝贝,视作掌上明珠。也许玉女福浅,十八岁那年便失去双亲,家务农活一人承担。
一年春天,连日暴雨。玉女惦记着涧畔的麦子,便荷锄冒雨到地中排水。刚到涧畔,,就听到后山“轰隆”一声巨响,山洪暴发了。这时,她听见哗哗的水声中还杂着动物 “叽叽”的惨叫声。玉女循声望去,只见一只小鹿在洪水中挣扎。小鹿见有人来,又“叽叽”叫了起来,好像在说:“好心人,救救我,救救我!”玉女见小鹿可怜,没有多想,就跳入涧中,冒着生命危险将小鹿救上岸来。
玉女将小鹿抱回家后,见小鹿的腿受了伤,就一边搭窝给小鹿养伤,一边又到山中采药为小鹿治伤。在玉女的精心调理下,小鹿的伤很快就痊愈了。从此,小鹿就天天跟在玉女后面,和玉女形影不离。
过了一段时间,春耕的时节到了,该育秧了,可玉女的那块田让洪水冲垮了田埂,田里的泥土也冲走了大半。要种田,必须修好田埂,挑泥还田。于是,玉女就拿来锄头、畚箕等工具,使劲干了起来。玉女挖石头,聪明的小鹿就用角帮着撬;玉女挑泥土,小鹿又用双角挑起竹筐飞快地帮着运。玉女有了小鹿这个好帮手,很快就修复了冲垮的田。
要耕田了。玉女正想去借牛耕田。小鹿就主动跳到田中,帮玉女拉起犁来。不到半天,小鹿就耕完了那块田。村里人看到小鹿会撬石头、会挑土,又会耕田,都非常喜欢小鹿。玉女更把小鹿视为宝贝。秋去冬来,金华山连降大雪,齐膝的积雪封住了山里人进城的道路。玉女和乡邻们都缺油少盐了。这天,玉女决定下山为乡邻们购买油盐。正要出门,只见小鹿绕膝而鸣,用角勾了玉女手中油盐罐。玉女知道小鹿能干,就把钱袋也挂到鹿角上,吩咐说:“到了城里,去衙前'王顺记’油盐店,买好后回来,路上小心。”小鹿会意地点了点头,就飞快地下山了。只有半天,小鹿就买回来油盐。从此,小鹿一次又一次地帮玉女和乡邻们到城里购买油盐,解决了大家的后顾之忧。
一天,小鹿又进城为主人及乡亲们购物,可是到天黑也没有回来。玉女和乡邻们心急如焚,就到村前的一山峰迎接。玉女日夜思念小鹿,每日登峰眺望,可是,一连半月,也看不到小鹿的身影。原来小鹿那天下山后经过“官田岭”,被村中的一懒汉抓住了。懒汉逼小鹿今后为他效劳,小鹿坚决不从。懒汉就用棍棒抽打,小鹿就用尖角在懒汉臀间顶了一个窟窿。懒汉一怒之下,就就杀了小鹿,并把小鹿吃了。
后来,玉女和乡亲们为了纪念这助人为乐并能耕田的小鹿,就把村子命名为鹿田,又把玉女望小鹿的山峰叫做“白望山”。玉女望鹿不归,伤心成疾,不久就去世了。乡亲们为她建造了坟墓。玉女墓至清代尚存。
注四: 鹿田听雨记 谢翱
乡余见南岳,僧言岳顶望日出海,看云生树石,与岩屋听风雨,敻异人世。尝疑其言之过,此游金华之北山,宿东西鹿田,夜闻风雨声,滃郁浥隘,琤琮澎湃,淅淅浮浮,冷冷廖廖,或散或裒,或赴或体,或激或射,或凌或沥,或沉或淫,或益或溢,其过虚若乘,其击实若盈,其举朽若胜,而振于叶也若凭,其赴于壑也若崩,其回旋于空而薄乎轩窗也,若涛风击舟而拥于败罾,是不可行而诘其名也。
盖其地近洞天,山川鬼神,虎豹蛟龙,虫蛇罔象,烟云水石之所聚,故声郁而不散;其石虚窾窍坳,枅圈洼臼,峆峥口鼻之所出,故其声泊以深;其林木藿霏枯新,坚脆荣实,瘿液之所生,故其声泛以啬。
其势之来也殊方,其席而怒也殊力,其散而于物也殊值,故能若无若有,万变而不穷。而畸人孤子,抱膝拥衾,感极生悲,而继之以泣,故其听也独真。于是信乡之所闻于僧者不谬。然僧之听乎此与人世异,而吾之听此复与僧异,知吾与人世与僧之所以为异,则兹游也,将必有与吾不异而深知此声者乎,是为记。
注五: 西鹿田寺听雨 方凤
禅栖投倦客,山雨起更阑。
窗叶散幽响,石林生峭寒。
洞深犹暗瀑,江远忽飞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