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家之间走得太近了,是一场灾难

01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写道:“小时候常常把亲戚二字看得美好而重要,长大了,开始独立生活才知道,亲戚关系常常是庸俗的,互相设法沾光,沾不上光就翻白眼。甚至你生活中最大的困难,也常常是亲戚们造成的。”

在亲戚之中,有一种比较特别的关系——亲家。

亲不亲,一家人。如果不是一家人,也不会走进一家门。很多年轻人在结婚之前,信誓旦旦地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一定会善待你的父母。”

小两口结婚了,如果双方的父母走得太近了,矛盾、麻烦就接踵而至。“家有四老,乱成一锅粥”,成为了很多年轻夫妻的烦恼的根源,甚至有的夫妻,因为亲家走得太近,管得太宽,离婚了。

“儿孙自有儿孙福”,聪明的父母不会过分干涉儿女的小家庭,更不会代替儿女去奋斗。

亲家之间走得太近了,是一场灾难。

02

亲家之间走得太近了,就会“人比人,气死人”。

婚姻,从古至今都讲究“门当户对”;夫妻在一起奋斗,讲究“旗鼓相当”。

两个原生态家庭实力差不多,层次差不多,才能够谈得拢,双方的父母才能够对这段缘分满意。

如果一方家庭很富有,另一方却很穷,小两口结婚,就是“扶贫式的婚姻”,有钱的家庭,就会很不舒服,觉得自己吃亏了。

夫妻在一起奋斗,不管多苦多难,都要在一起,家庭就会和睦。如果一个人奋斗,一个懒惰,两个人的层次拉开了,就会出现“看不起”的现象。

事实上,不管两个家庭家境怎么样,夫妻如何努力,都无法做到“两碗水端平”,如果认真对比,还是会有差距,会导致心理失衡。

俗话说:“距离产生美。”

亲家距离远一点,所有的“不平衡”都会被忽视。如果走得很近,心理不平衡就出现了。

比方说,婆家人对孙子很好,常常买很贵的衣服给孙子;娘家人也常常买衣服给孙子,但是衣服质量不够高。从而,婆家就会意见 ,认为娘家人对孙子不够好。

还比方说,娘家人长期照顾外孙,婆家人就会觉得是“理所当然”的,而不会记得娘家人的好。从而导致娘家人心理失衡。

人比人,气死人,不管谁和谁比较,都不会满意。亲家互相对比,生气的机会就多了,如果距离远一点,连对比的机会都没有,就相安无事了。

03

亲家之间走得太近了,就会“牵扯不清”。

有人说:“亲人之间,保持'一扇窗’的距离。”

窗口,不仅可以看风景,还可以透气。如果亲家交往,都有透气的机会,那么内心就会“愤愤不平”,不会觉得自己的孩子吃亏了。

我的一个朋友阿林,结婚之后,岳父母长期和他们小两口住在一起。

本来,阿林把岳父母当成父母看待,但是岳父母并没有把他当成儿子看待。

阿林喜欢睡懒觉、周末去钓鱼、常常和朋友喝酒,这样的习惯,被岳父母看不惯,导致了家庭矛盾。

另一方面阿林的父母也很气愤,认为自己的儿子长期照顾岳父母,就像“白养了一样”。

很多父母,总是自私的想法:“你是我养大的,是我花钱培养的,你就得听我的。”

可是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维模式,和父母之间有了代沟。

亲家走得太近你,导致“代沟问题”暴露,也导致两家人的小事都牵扯到一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都没有理,却总是不讲道理。

家人相处,需要“看透不说透”,在关键时候,要装糊涂。如果到了“打开天窗说亮话”的地步,话是说明白了,但是矛盾却来了,矛盾多了,就变成了“麻花绳”,永远解不开。

04

亲家之间走得太近了,就会“互相排斥”。

老祖宗说:“物极必反。”

任何一份感情,因为太浓烈了,反而会变淡,甚至变得可有可无。

亲家走得太近,就会出现“谁都说服不了谁、谁都不看起谁”的现象。

比方说,在过节的时候,本来说好了两家人一起吃饭,但是婆家人认为吃饭的地点和娘家很近,对自己不公平,婆家人就觉得不满意,拒绝去参加饭局。

还比方说,亲家在农忙的时候,互相帮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两家人互相帮忙的时间多了,就会出现“你帮我很多,他帮我很少”的问题,有时候,某个人临时有事,就没有及时去帮忙。从而导致两家人再也不“互相帮忙”了。

作为父母,总是有一种“事事都要操心”的想法,真的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两家人都来操心一件事,这件事往往办不好;都来关注一个孩子,就会带孩子的方式不一样,从而导致都不愿意带孩子。

每个人都有“脾气”,一旦被激发了,就会出现“爱理不理”的态度,对人的感情就变淡了。两家个大家庭,好几个人在一起相处,谁能保证没有“脾气”呢?

05

亲家之间,最好不要走得太近。

亲家之间,需要礼尚往来,但是不需要频繁礼尚往来。

人与人相处,距离近了,感觉安全了,当美感消失了;距离远了,美感有了,但是觉得不安全了。

不管任何一份感情,距离很重要,失去距离的感情,就像两只拥抱在一起的刺猬,互相伤害。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如果两个大家庭生活在一起,或者频繁交往,“经”就更难念了。

亲家就是亲家,不是真正的一家人。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