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马里战乱与饥荒】非洲之角能“恢复希望”吗?
索马里位于非洲之角,有人口700多万,分属萨马勒和萨卜两大部落。其中萨马勒部落又分为达罗德、哈维耶、伊萨克和迪尔四大部族;萨卜部落分为迪吉尔和拉汉文两大部落。长期以来,索马里各部族之间纷争不已,使索马里成了一个战乱频仍的社会。
1969年西亚德·巴雷上台。他出生于达罗德部族中马雷汉小部族,从小对部族纷争有深刻的感受,因而具有强烈的部族意识。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70年代西亚德对部族采取了“分而治之”的手法。80年代,西亚德又在掌权的马雷汉族内大搞家族统治,以血缘定贵贱,以亲疏论尊卑。这套做法加剧了部族矛盾,成为以后流血冲突的祸根。
1991年1月,来自哈维耶部族的两个部族首领阿里·迈赫迪和法拉赫·艾迪德联手赶走了西亚德·巴雷。西亚德垮台后,积重难返的部族矛盾不但没有消除,反而由于各派竞相争权而加剧。1991年1月,哈维耶部族的联合大会党率先攻入首都,夺取政权,组成临时政府。但是,欧加登族人组成的索马里爱国运动和达罗德族人组成的索马里民主救国阵线等组织拒不承认,并于3月至4月联合发兵进攻首都。伊萨克族人的索马里民族运动借中央政权更迭之机控制了整个北方地区,并于5月成立“索马里兰共和国”,宣布脱离索马里而独立。在南方割据、北方独立的情况下,联合大会党临时政府只控制了首都摩加迪沙及附近地区,谈不上是什么中央政权。即使在摩加迪沙,联合大会党也不能进行有效管理。
法国士兵在摩加迪沙街头警戒
联合大会党不仅对国家割据的状况束手无策,而且陷入严重的内讧之中。临时政府总统迈赫迪和联合大会党主席、议长、军队参谋长艾迪德是联合大会党中对立两派的首领。他们分别属于哈维耶族内的阿布加尔和哈巴吉迪尔小部族,彼此素不接触。进入首都后,双方为争夺领导权发生冲突。行武出身的艾迪德带兵攻下首都以功臣自居,对迈赫迪靠政治手腕“窃据”总统职位忿忿不平,欲取而代之。7月,迈赫迪代表联合大会党出席在邻国吉布提召开的索马里全国和解会议,与对手爱国运动和民主救国阵线握手言和。与会6个组织承认迈赫迪为期2年的临时总统任期,达成以联合大会迈赫迪派为主、各派参政分权建立新的临时政府的协议。艾迪德也在暗中扩张势力,联络北方的民族运动拥兵自重,伺机发难。
到9月初,两派矛盾发展成为公开的冲突,在首都摩加迪沙激战3天。后经调解双方暂时罢兵,但矛盾并未解决,双方关系十分紧张。
11月16日,双方冲突再起并发展成为大规模军事行动,两派在市内居民区毫无顾忌地使用杀伤力强大的武器,相互扫射、轰击。一时居民区枪炮齐鸣,弹片横飞,平民大量伤亡,流离失所。有5万多人死于内战,30多万人死于饥饿,还有400多万人面临饥饿和疾病的威胁。
1992年3月3日,通过联合国调解,敌对的军阀艾迪德和迈赫迪签署了停火协议,联合国随后输送了大批救济物资。但是,联合国官员承认,这项行动的每一步都要征得军阀的允诺,而且由于部族派系由互相残杀转而抢劫救援物资,救援行动又陷入停顿。
由于索马里政府已无法解决难民的粮食供应问题,联合国安理会在7月下旬召开会议,通过决议,责成秘书长加利向索马里组织紧急粮食空运;同时,将索马里分成4个区实施救援工作。然而,联合国的救援活动屡遭索马里反政府武装的骚扰,救援物资遭抢劫,救援人员的生命也受到威胁。更为严重的是,各派武装力量还把目标对准联合国救济组织,向这些组织和机构强征“保护费”。而各派武装力量又将这些收入用于购买军火,继续打内战,使索马里国内矛盾更加激化。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联合国安理会于12月3日晚以15票对0票通过了一项决议,决定派遣一支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用武力保证索马里的国际人道主义援助顺利进行。12月4日,布什总统下令派遣2.8万美军去索马里,并把这次行动称为“恢复希望行动”。从12月9日凌晨开始,美国海军陆战队和一些国家的军队陆续抵达索马里。他们控制了港口、机场和一些重要设施,并开始收缴各派武装力量的武器。救援物资运抵摩加迪沙,救援行动迅速展开。
12月7日,索马里9个政党和组织呼吁召开一次全国和解会议,建立一个能代表全国各党派的民族团结政府。11日,索马里两个主要对立武装组织的领导人临时总统迈赫迪和索马里联合大会党主席艾迪德,接受美国邀请,在美国驻索马里使馆内举行谈判。12月,达成停火协议。
然而,索马里并未因多国部队的进驻而恢复希望、秩序和宁静,部族间的武装冲突一直不断。12月31日晚,摩加迪沙西部发生空前激烈的部族冲突,战斗从晚上8时到午夜,断断续续,一直未停。炮火和曳光弹映红了除夕的夜空。索马里以战火在迎接199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