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立群:傍晚,我轻轻走进母亲的卧房

导读

人生终究是一个渐行渐远的无奈历程,谁也无法抗拒……我们只需要记得:她曾爱过我们,我们也一直爱着她。

推荐:何晓

傍晚,我轻轻走进母亲的卧房

作者:施立群

我最近一直在医院里照顾患脑梗的爸爸,早出晚归。今天离开医院有点晚了,已是华灯初上时分。

回到家中,见妈妈卧室的灯关着,门开着;三姐在厨房里忙着准备第二天吃的菜;收拾停当的护工在楼上她的卧室里,用我们不全懂的家乡话视频聊天,时不时爆发出火辣的笑声。
一切都无异于平常。
妈妈大概睡着了吧?借着客厅的灯光,我蹑手蹑脚走进去想望一眼。还没到她的床跟前,就见她正用力地从枕头上抬起头来看,见是我,又将头放回了枕上。
“妈妈,侬呒没睏着啊?”我的沪语很蹩脚,只能偶尔为之。
“嗳,wai呒没睏着。侬回来啦?伊拉噻好哇?”听到我的呼唤,她脸上露出了一丝丝笑容。
“噻蛮好。”
妈妈不再言语了。她睁着眼睛默默地看着我,像是想到了什么,又像是要告诉我些什么。这是一双看过我六十七年的眼睛,我再熟悉不过的眼睛!我多么希望她能永永远远地看着我啊!
猛然间,心头一热,我的眼眶湿润了……
吃过三姐为我安排的晚饭,我又忍不住走进了妈妈的房间。
妈妈还是没睡着,侧着身子,两只手握在一起,眼睛注视着窗外。我怕她受凉,劝她把手放回被窝,她没有听从。这一刻,我意识到:她许是在祈福吧?为离开她住院两月有余的老爸,为天堂里她的妈妈我的外婆……
我在她床边坐下,打开我手机里的音乐App ,选了一首韩红的《我的祖国》,开大声音播放。妈妈听力不太灵,放轻了恐怕她听不见呢。我问妈妈:“记得这首歌吗?”她没吱声。“《我的祖国》,郭兰英,记得吗?《上甘岭》插曲……”妈妈点点头,“嗯”了一声。
我当然坚信她记得。“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是妈妈和属于她那个时代的花一样的姑娘小伙儿们唱响的。那时的她,风姿绰约、年华正好;那时的我,乃黄口小儿,还在她的羽翼下牙牙学语。跨越了半个多世纪,歌声依旧,人却面目全非了。
人生终究是一个渐行渐远的无奈历程,谁也无法抗拒。我觉得,我们到这个世上,无非就是来体验痛苦罢了。然而最痛苦的,莫过于生离死别。
我趴在妈妈床边的护栏上,细细端详着她。妈妈也端详着我,彼此用心在交流。
我拿起几年前送给妈妈当玩具的那把极小极小的牛角梳,轻轻地向后梳理她依然茂盛的银发,她很享受地眯上了有点疲惫的眼睛。
我想起几天前看到的一句话:“如果我爱你,而你也正巧爱我,你头发乱的时候我会笑笑地替你拨一拨,然后,手还留恋的在你发上多待几秒。”
恰好我很爱你呀,我的妈妈。毋庸置疑,你也一定是爱我的。
梳了一百下之后,我的手继续待在她的发间,慢慢地捋着,让她带着舒适和安全感进入梦乡。
我十三岁时,爸妈外出不在我身边;十六岁时,我离家不在他们身边。他们步入暮年后,长期陪伴他们的是弟弟和三姐。
记忆中妈妈喜爱清净,不像别人家妈妈那样依恋子女。罹患腿疾后,她的依恋感逐日递增了,常常会在电话里问:“侬啥辰光转来啊?”我是个多血质的人,亲情在我眼里自是最重,当然是一呼百应。
去年夏天的那场急病之后,妈妈就只能全天候卧床了。家人的呵护可谓百般精心、十分周到,但终究谁也不具有让她重新坐到客厅里的能力。
妈妈的思维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清晰的,而家中直立行走的人多在忙碌,似乎再无暇去关注吃喝拉撒都料理完毕后的她了。
大家印象中,那样的时间她都会处在睡眠状态。其实有很多时候她却是醒着的。醒着的时光她是如何去打发时间的,她是如何熬过的?直立行走的人显然不得而知。
谁能告诉我,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的人,清醒与糊涂,究竟哪种状态更痛苦呢?我绝不希望我的双亲不再认识我了;但若思维清晰,他们内心要承受的孤独和恐惧症,我并未能去与之感同身受。
庚子年伊始,冠毒作妖,疯狂地荼毒生灵。多少原本欢聚一堂相亲相爱的家庭被害得支离破碎、阴阳永隔,竟连最后道别的机会都无法拥有。
我们怎能不珍惜目前尚能在凡尘里共同呼吸的时光呢?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多和你爱的、爱你的人在一起吧,莫负了此生之缘。
如今,妈妈会时常犯些糊涂了。今天她告诉我,她不记得自己上一顿饭是什么时候吃的,也不晓得现在是白天还是晚上。她甚至想不起我的爸爸去了哪里,想不起她的宝贝儿子已经当了多日陪护,没空回家了。
听完我向她汇报自己刚从医院回来,她叹了一口气说:“侬每天要跑噶许多路,奔煞了。早点睏告吧。”
这世上,最晓得心疼我的人,除了妈妈,还能有谁呢?妈妈即便忘了世界上所有的事,也永远会记得她是妈妈。每次我喊出“妈妈”二字,她都会咧开嘴,向我报以最灿烂的微笑,我心足矣。
妈妈还没睡着。我轻轻地拍着她的被子,脑海里跳出小时候她哄我入睡时的样子。虽然我完全没可能记得那年的她为我唱的是哪首摇篮曲,但我坚信,她的歌声一定是我在这个世上听到的最动听悦耳的歌声。
爱你,我的妈妈。0

那时的爸爸妈妈年华正好

更多【我们家的“抗疫”故事】
王明明:一家人的归队。出发去远方,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儿
冉浩:假期里,我们这样陪孩子上网课
孔昭和:在受伤的日子里感受母亲的艰辛
王均波:火神山战“疫”即将告捷,我却再也见不到岳父……
耿一心:爸爸,我写的信您收到了吗?您什么时候从武汉回家呀?
梁波:如果不是隔离期间有闲暇,我们有耐心被父母“麻烦”吗?
左宇彤:当疫情遇到“虎爸”
王继新:写给女儿成人礼时的一封信
王悦:请把这“三个词六个字”快递到武汉光谷院区,让我爸爸看看……
一封给支援火神山医院亲人的家书
甄小龙:我家开心今年5岁,在小小的捐款仪式上说她有个理想
火神山医院感染六科一病区科护士魏莹,写了一封寄不出的家书
张天星:我第一次想到她是1月29日,农历正月初五
呼叫小飞侠!我的小心愿会实现么?期待你的回信。爱你的子辰
看看隔离区的她抽空写的这段文字!许春霞:你好,别来无恙
卢昊阳:爸爸,我和妈妈快两个月没见到您,您在武汉还好吗?
疫情是一场生命教育。张守权:“抗疫”中的一段小插曲
我是三二班高姿涵,今天我给大家讲:我们一家四口的三地战“疫”
我是罗宇萱,我学了一个手势舞,送给抗疫一线的叔叔阿姨
我是冯奕骁,今年8岁。我妈妈是解放军,她的很多战友去武汉了
梁波:大疫小民。一个湖北普通家庭的抗疫故事
家族群里,一封来自隔离区的信:致宅在家里的亲人们
疫情当前,你我都是考生。老兵爷爷和他的10岁孙儿选择这样做
足不出户怎么过?来看看这位小学三年级同学“最”特殊的假期
李君航:这个春节,我迷惘着无措着,也经历着见证着
栗梅:足不出户、储粮有限,我们能做啥?(太实用了,必须转)
王均波:居“家”隔离的这些天……
梁波:2020年春节,来自鄂东北小山村的一袋青菜让人眼眶热
崔佰喜:过年。回家过年的理由只有一个,不能回家过年的无奈谁懂
孔昭凤:终于有了一个无需“错峰”的团圆年,我们以爱的名义监管彼此
七年级同学吴锦怡,从福建回湖北过年,这些日子她经历什么?
郑国柳:疫情中,我陪96岁的奶奶共恍惚
武汉加油!
湖北加油!
中国加油!
(0)

相关推荐

  • 来生让我先枯萎先绝经

    母亲躺着,眼睛会睁,也会眨,有时,甚至还有一丝笑意,但没有意识.她问医生这是为什么,医生说,睡眠觉醒以及眼球运动是不受大脑皮层和丘脑控制的.医生说,CT显示脑部水肿已经消退. 这话,医生昨天已说了一回 ...

  • 蟋蟀鸣秋

        蟋蟀鸣秋 □骈国华 初秋的夜晚,暑气消了,树影也凉了.躺在靠窗的床上,四周寂静,唯有楼前绿化带里的蟋蟀在一声声,一阵阵的鸣秋,那声音宛转悠扬,犹如天籁,令人陶醉. 不由想起童年秋天的夜晚.在门 ...

  • 施立群:随战友谢大哥凯娃大姐走进江西宁都

    没有嫡亲却还有祖先 寻根路上谁又不是满腔热血 回乡 文/施立群 八年前,也是玉桂绽放的季节里,我随战友谢大哥凯娃大姐一同走进江西的宁都,去亲近那一片印象中极为神奇的红土地. 宁都黄陂朱源村是谢大哥的祖 ...

  • 施立群:今天我教我爸说话

    小时候 爸爸妈妈教我们说话 现在 一切都颠倒了 今天,我教老爸学说话. 我老爸今年初中风病倒,医生说血栓压迫了语言中枢. 三月份有几天我一个人在医院里陪护,我曾经试图帮助他恢复语言功能的.我买了本唐诗 ...

  • 施立群:我年近古稀,妈妈也快百岁。节日里咱不说累

    开启接手保姆工作的模式.困累交加的日子,我就无力给诸位请安了.在此祝大家双节无比快乐! 这两天在家顶替护工,夜里陪妈妈睡觉.因为不具有护工的淡定,心里放不下牵挂,所以没可能睡好.每次给妈妈换过尿布之后 ...

  • 施立群:家乡于我,已不再是汉字两枚

    若不走近便只是汉字两枚 走进才知道根有多深 家乡于我,已不再是汉字两枚 文/施立群 我从小听我爸说,我们的老家是温州平阳,但除了一丁点好奇之外,我并没有去注视过它,更没有觉得它和我的日子会发生关联. ...

  • 施立群:讲故事的外婆,外婆讲的故事

    讲故事的外婆,外婆讲的故事 文/施立群 我外婆在世时,是个故事大王.每次得知她要从上海到南京来,我们都特别兴奋,因为,外婆来了,故事也就跟着来了. 外婆长得十分端庄,五官都不小,属于西洋美女的那种类型 ...

  • 这个母亲节,专家带您一起准备贴心礼物,一起走进母亲的心里!|健康之路

    母亲节送什么礼物最贴心? 营养品,日用品还是衣服? 再贵重的礼物不如送母亲健康! 快来和专家一起学习一下吧! 老年人如何做到思想减负 中医认为"以通为补",在思想上减负.在饮食上减 ...

  • 吴立群:中国心律失常新技术的引领者

    "slow down, slow down!"这是吴立群教授在做上海第一台无导线起搏器手术时,因为手速太快,旁边参观学习的外国医生看不清楚在不断提请求. 在瑞金医院心内科,亚洲首例 ...

  • 「施立华」|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个人简介] 施立华,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擅山水.花卉及人物,所作缜密细巧,清丽雅致,有宋人院画遗意,被喻为新复古主义画风. 1940年生于上海; 1955年从师谢稚柳.陈佩秋老师 ...

  • 于立群的隶书整齐划一,古朴雄浑,有浓郁的金石气和文人气

    最近在一次探讨郭沫若的书法时,无意中看到了一幅隶书作品,让人顿时眼前一亮,这幅作品的作者竟然是于立群,没曾想她的隶书写到如此工稳有范,颠覆了我们的认识,众所周知,于立群不是别人,而是郭沫若先生的妻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