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一个亲身的经历,能给我们学习美食什么样的启发

傍晚,接到一位兄弟的电话,当我听明白后,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是稍稍落地,我这两天的那种迷惘,也算有了一个解释。

这几天我正在经历一件事情,可以算是一个小故事,一些小经验等等,其实如何理解倒不是很重要,关键在于把它讲给大家,可能对我们研究美食的朋友们,会有些小小的启发,这就够了。

我说的这位兄弟是山东的,通过美食平台相识,至今素未谋面,只是原来通过我写一些文章而结缘,因志同道合私下交流很多,渐渐地,就有了一种更为深厚的友谊。

前几天,兄弟说了他的一个设想,说想做一道羊肉的菜品,放在他正经营的火锅店里,构思是那种烧或者卤的形式,美味而且方便,算是一个特色,也算是丰富一下品种,希望我和他一起探讨一下工艺和配方。

首先我极度钦佩类似这位兄弟一样的,有实践精神的人,因为在美食的学习中,实践是一种态度,而“实践出真知”是一个永远的真理!

其次,从我个人的性格来说,也很喜欢接受这一类的挑战,也能让自己有机会在探索中提高,最后能小小享受一下那个期望的结果。

于是根据兄弟想要的效果,我们做了一个配方,他购买了羊肉,做出了第一锅样品去请朋友们品尝。

结果被一盆冷水迎面泼来,朋友们的评价说,味道还可以,但是羊肉的最大问题,腥膻没有解决。

听到这个反馈,我是有些意外的,因为从我在古方里找到核桃打孔去腥膻,或者普洱去腥膻等那些方法后,多次实践从来没有失败过,这个环节一向是我自信满满的!

可恰恰这个自信的环节出了问题,兄弟问我去腥膻的方法还有哪些?配方如何改进?其实当时我有一个难处,由于我俩远隔千里,我并没有在现场,并不能直观地去感受这个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于是我只能把我掌握的去羊肉腥膻的方法,全拿出来提供参考,争取帮助兄弟解决这个问题,例如说较常用的白萝卜,姜片;古方里的核桃打孔,普洱装料包等;甚至我最近刚学到的,西方的去腥膻组合,鼠尾草+芹菜籽都用上了。

可后来经过兄弟的反馈,这个问题还是没有完全解决,仍然有残留的异味儿,这对于我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这其中的一些方法,几乎是可以把一块羊肉做的都没有羊肉味儿的方法,仍然解决不了?怎么可能?

我当时想到过,是不是羊的品种或者食材的品质问题,但兄弟说买的是鲜羊肉,这就让我彻底迷惘了,只能再次感叹学无止境。

因为遇到这个问题,让我又去研究去羊肉腥膻的方法,确实在这方面的理解又进了一步,但仍然没有完全解决问题,这让我切实地陷入了一种失落中,几乎有些无所适从。

直到今天傍晚接到兄弟的电话,说他弄明白了,原来当时的羊肉,是一个朋友代买的,买到的是冷库里的存货,也就是说食材的品质不好,但那朋友没有重视这个问题,让我这位兄弟误认为是鲜羊肉,以至于走了这么多弯路。

我这位执着的老弟,知道这个情况之后,今天又购买了新鲜羊肉,用我们的配方试做了一下,效果很不错,赶紧给我打电话说了这件事情,也让我又重新捡回了那失落了少许的信心!

我和这位没有见过面的兄弟的实践,算是有了些初步的小成就,但这个关于食材品质的经历,让我回想起来,感触颇深!

此刻我想起了清代的文学家和美食家袁枚所著的美食著作《随园食单》的第一句话:凡物各有先天,如人各有资禀,人性下愚,虽孔孟教之,无益也;物性不良,虽易牙烹之,亦无味也!

意思是: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特点,如同人各有不同的天资禀赋,一个人太笨,即使孔孟来教,也无济于事,如果食材的本来品质不好,即使易牙这样的名厨来做,也成不了美食!

对于这句话如何理解,我相信大家各有各的感悟,在此我就不多说,但结合我的这个小经历,具体到美食来说,我们如果想在这个领域有更多的成就,对于食材的本质的把握,是所有研究的第一步,没有这一步,就象数字没有那个1,后面再多的零,再多的修饰,都会是徒劳无功。

我们这个羊肉配方,目前算是前面的环节都已解决,今天兄弟说,感觉还欠缺些回口香,再做好这个就完美了,回口香要求回味悠长而且独具特点,看来路还要走,仍然是重任在肩,如果要达到这些要求,并且效果明显,只能从我刚认识的那些新香料里去找找方法了!

自然门美食e族 一心一意做价值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