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解读】傅卫:从量变到质变 构建新体系
今年是我国“十四五”开局之年。进入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改革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是公立医院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的纲领性和战略性文件。如何把握文件内涵,如何结合实际落实文件精神?权威专家为您解读。
本期嘉宾
傅卫
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健康福祉的重要载体。进入新发展阶段,公立医院迎来从量变到质变的历史机遇,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其中,“构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体系”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五大任务之首,需要深入理解,形成共识。
为什么要构建新体系
随着近些年公立医院改革与发展,公立医院资源总量和服务数量快速增加,技术水平和质量安全快速提升,在基本医疗服务提供、危急疑难重症诊疗、突发事件医疗处置和紧急救援、引领国家医学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骨干作用。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救治工作中,公立医院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其作用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不仅要从单个机构的层面考虑,更要从体系构架的层面系统考虑,促进优质资源扩容、区域布局均衡、服务体系创新,发挥公立医院主体作用,推动建立优质高效、协同发展的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满足群众医疗健康需求需要构建新体系。在新发展阶段,我国面临慢性病快速增加和传染病风险并存的复杂状态,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持续增长;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群众对高质量服务和接续性服务需求快速增长;随着医药科技发展,群众对医疗服务新技术、高品质医疗服务要求更为迫切,健康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态势。
破解我国医疗供给难题需要构建新体系。对应健康新需求,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优质资源总量不足,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城乡、区域、人群间资源布局和配置存在结构性矛盾,各机构之间缺少联动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与群众的信任度还有待提高。
实现分级诊疗目标需要构建新体系。对应分级诊疗制度要求,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存在碎片化问题。各级各类公立医院在学科规划和功能定位上界定不清晰,公立医院之间、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之间缺乏协同联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体效率有待提高,距离实现城乡分开、区域分开、上下分开、急慢分开的分级诊疗目标还有差距。
要突出哪些重点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体系的目标内涵,就是要在大卫生、大健康理念的统领下,进一步发挥公立医院主力军作用,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群众需求相匹配,优化医疗服务体系。构建由国家医学高峰、省级医疗高地、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组成的医疗服务新体系,扩大优质资源供给,优化资源配置,明确功能定位,强化分工协作,促进体系整合,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整体绩效,实现分级诊疗、有序就医。
构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体系的任务要求,就是要从体系的层面谋划公立医院建设、改革和发展,进一步发挥公立医院主力军作用。
突出优质资源扩容,建设医学高峰和高地,引领医疗水平整体提高,实现质量提升。建设国家医学高峰,布局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等,形成临床重点专科群,发挥医学科技发展的引领作用和辐射作用,带动国家医学进步和区域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形成省域医疗高地,布局建设一批省级高水平医院,加强国家级高水平医院的技术和人才支持,提升省域内诊疗能力,减少跨省就医;同时,重点强化县级医院的能力建设,以人才、技术和专科建设为核心,提高县域就诊率,使县级医院成为县域内医疗服务的主力军和领头羊。
突出区域均衡布局,加强上下联动,功能整合协同,实现公平可及。发挥公立医院在城市医疗集团的牵头作用,按照网格化布局管理,组建由三级公立医院牵头,其他若干家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机构等为成员的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发挥县级医院在县域医共体中的龙头作用,按照县乡一体化、乡村一体化原则,发展以县级医院为龙头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通过两种纵向资源整合模式,可以有效促进优质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实现均质化服务;有利于加强分工协作,建立全科专科有效联动、医防有机融合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上下协同,提供一体化、连续性医疗服务。
突出底线思维,坚持平急结合,补齐重大疫情救治体系短板,实现安全发展。总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经验教训,统筹发展和安全,建立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坚持依托现有资源,体现平急结合,适度加强建设。推进公共卫生应急救治相关专业的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省级医疗中心等建设,发挥牵头和辐射作用;加强定点医院以及独立的传染病病区和感染性疾病科建设;加强中医疫病防治及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和中医疫病防治队伍建设,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作用。
怎样提供动力保障
构建新体系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通过改革,统筹推进制度创新、模式创新、学科创新和科技创新,以人才为第一资源,以文化建设为引领,推动公立医院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公立医院发展方式、运行模式和资源配置的根本转变,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服务,着力提高人民群众和医务人员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构建新体系必须加强政府部门的协调与“放管服”改革。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体系改变的不仅仅是医院的发展理念、模式和机制,还需要政府创新区域卫生治理模式,扩大医院经营管理自主权,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创新薪酬分配制度,规范医院财务经济管理等。这些都需要政府的全力支持,以及卫生健康、医保、财政、编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多部门的有效协同。
构建新体系必须不断完善公立医院运行环境。一是要落实“三医联动”,让医疗服务价格、医保支付政策与分级诊疗相向而行。二是要创新财政投入机制,投入重点从硬件建设转向人员培养和教学科研。三是构建区域一体的健康信息系统,推进卫生健康管理的精细化和数字化。四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绩效评价与监管体系,从体系的角度全面衡量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成效。
2021年6月25日至26日,“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建设与发展研讨会暨云南医共体建设经验交流会”将在云南昆明举行。
2021年7月9日至10日,“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建设与发展研讨会暨安徽医共体建设经验交流会”将在安徽省阜南县举行。
2021年7月23日至25日,“医共体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福建县域医共体经验交流会”将在三明市举行。
审核/王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