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你到底知多少?
一、何谓治未病
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形成,正是根植于中国文化的“肥沃土壤”。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这从正反两方面强调了治未病的重要性。
后世历代医家对此不断发挥,丰富了中医治未病的内涵,并实践于临床,指导治病和养生,使治未病理念深入民心,在实践中不断推而广之。
如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中曰:“上工治未病,何也?
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并创“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成为治未病理念灵活运用的经典论述。
又有朱震亨在《格致余论》中言:“与其求疗于有病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怯;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中医治未病理念发展到今天,趋于成熟,意寓时刻掌握健康的“主动权”,具体内容包括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欲病就萌,防微杜渐;已病早治,防其传变;瘥后调摄,防其复发。毋庸置疑,当今世界,人们对自身健康状态的关注已从“已病图治”转变为“养生保健,未病先防”,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亚健康成为健康医学的主题之一。
在中医“治未病”理念指导下,中医药系统的养生保健理论体系和独特的传统疗法,对那些“感觉不舒服而又查不出病”的亚健康人群,无论是从卫生经济学角度,还是从医学科学发展的内在需要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1世纪初,中国政府明确表示,国家卫生政策的重大调整之一是由治疗为主转为预防为主即卫生政策的“战略前移”。
伴随时代的脉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和中医药界对治未病理念的研究和应用都十分关注,是近几年来中国中医药研究的一个重点和热点。
修宇相信,中医药养生和防病的理念、方法对世界人口的健康维护也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未病”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治未病是中医学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通过饮食起居、情志调理、运动疗法、中草药、经络调理等各种中医传统疗法,调养体质,调理身体阴阳气血平衡,增强人体抗病能力,让人体少生病、不生病,即使得病也能尽快痊愈,痊愈后少复发。
二、治未病包括哪三个层次?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来的防病养生谋略,是至今为止我国卫生界所遵循的“预防为主”战略的最早思想,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层次。
①未病先防,重在养生,或者运用中医药及各种传统疗法促使欲病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变,预防未来可能发生的疾病。
②既病防变,已经生病了就要及时治疗,以防止疾病的进一步进展,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③瘥后防复,疾病痊愈后进行合理的调摄防止疾病复发。
三、哪些人需要治未病?
第一类 中医体质偏颇人群,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或特禀质等偏颇体质者。
第二类 亚健康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者。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
第三类 病前状态人群。具备与具体疾病相关的风险因素,或出现理化指标异常,但未达到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容易向疾病状态转归的一种疾病前持续状态。
第四类 慢性疾病需实施健康管理的人群。指已达到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处于疾病稳定期,愿意接受中医健康管理,通过生活方式改变与自我保健,可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疾病向愈的人群。
第五类 健康人群。所有健康人群及关注健康的特殊人群,如育龄妇女(孕前、产后调理)、男性(育前保健)、都市白领(职场压力)、考前人群(学习压力)、中老年人(延年益寿)等。
“治未病”作为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作为中医药学奉献给人类的先进和超前的思维,其实质就是“人人享有健康”。中医学在医学模式、理论特点和诊疗方法上,对疾病的防治具有明显优势,中医的防治原则始终贯穿着“治未病”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