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父母同住的慢生活
原载于《中国青年》杂志2021年第5期
文/艾科
搬进新家之后,居住环境大大改善,为了表示孝心,我和妻子便将父母接来同住。然而我万万没有想到,相距千里会日夜思念,而近在咫尺却又相看两厌,父母过来不到一周,问题也接踵而至。
从教师岗位退休的父亲极少观影追剧,亦不喜欢摆弄手机,虽然搬到城市居住之后家务活不用他劳心费神,但整日关在“笼子”里的生活总是令他如坐针毡。父亲不止一次向我暗示,说再住一周就回老家去。母亲则告诉我,如果父亲回去,她也必走无疑,因为五指不沾阳春水的父亲,很难独自养活自己。
怎么办?为了排解父亲的寂寥,打消他回老家的念头,我给他订了两份报纸。自从有了精神食粮,他每天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吃过早饭坐在阳台上的休闲椅上潜心读报,看到了关心的新闻还会与母亲分享。他将 城市晚报 当成每餐的主食,把电视周报当作下饭的美肴,“伙食”好了,谁还会想家?
在父亲阅读习惯的影响下,周末我会推掉一切繁杂事宜,泡上一壶 淡茶 ,坐在阳台休闲椅上看过去一周出版的父亲业已看过的报纸。与此同时,父亲喜欢坐在我的对面一边喝茶,一边看最新出版的报纸,且边看边不时同我探讨国家大事和市井新闻。对于同一新闻事件,我若与他“英雄所见略同”,他就会乐得心花怒放;反之我则闭口不言,只静静聆听他的“一己高见”。父亲年近七旬,视力愈发不济,读报也慢得像个孩子。他每天都逐字逐行地汲取着报纸里的营养,就像庄稼吮吸大地母亲的乳汁一般,恬淡安然不疾不徐。有时发现了文字和标点符号的错误,父亲还会拿出纸笔给报社写信,用最为传统缓慢的方式,表达一份读者的温情。
“安抚”好了“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父亲,还要照顾到“上厅堂下厨房”不容一丝浪费的母亲。
行动同样迟缓的母亲,却将素常的一日三餐做成了星级酒店的标准。有了母亲这位“星级”厨师掌勺,我和妻子下馆子、点外卖的频率近乎为零。为了将勤俭持家的良好家风传承下去,母亲会在晚上拉着儿媳妇去超市“捡漏”。那些打折蔬菜在母亲的挑挑拣拣下,成为我们餐桌上的一道道美味。除了买菜,母亲做饭非常注重过程与细节,并隔三差五号召大家一起动手做美食。比如说包饺子,她坚决抵制购买超市里的成品和半成品,从购买食材做饺馅到加水和面擀饺皮,每一道程序她都坚持手工完成。有一次,为了节省时间,我想去买现成的饺子皮,却被她呵斥道:“家里现成的面粉可以自己做饺皮,干吗还花钱去买?自己动手不仅可以节约开支、保障健康卫生,还能锻炼身体放松身心,何乐而不为?”母命难违,于是全家人放下电子设备一起上阵,你剁馅我和面她擀皮,乒乒乓乓一通开开心心的忙活,最后包出的饺子虽然形状不一,可是吃起来却别有一番风味,每个人都胃口大开。
慢工出细活,做饭如此,生活,亦如此。
天气好的时候,吃过晚饭,我和妻子都会丢下手机陪父母一起下楼散步。他们日渐年迈,行动大不如前,远离故乡的朋友圈后,对于新鲜事物的了解仅限于肉眼所见和纸媒报道。网络世界里的纷纷扰扰,于他们而言,犹如星空之外的奇幻世界。可是不管外界如何多变,父母依然坚守本心,他们每天只做好属于自己的一件事——做家务与看报纸。他们营造的这种慢生活氛围,让我和妻子受益匪浅。再繁忙焦躁的一天,回家看见神情淡然的双亲做了一桌拿手好菜正等着我们一起吃饭,内心几欲喷薄的怒火也会被一汪清泉瞬间浇灭。
与父母同住的日子里,我们不再以超越动车的速度匆忙前行。 生活的节奏一旦慢了下来,亲情的温度就瞬间升了上去。这就是父母教给我的生活真谛。
监制:皮钧
终审:蔺玉红
审校:陈敏 刘晓 刘博文
责编:郝志舟 郝劲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