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读李仲轩———薄家骢

喜读李仲轩———薄家骢

意拳(大成拳)是拿来主义,无论古今中外有好的东西都要学习消化演变成自己的东西。

近年来《武魂》杂志连续登载了李仲轩先生关于形意拳的很多精彩论述近年来《武魂》杂志连续登载了李仲轩先生关于形意拳的很多精彩论述,在中华武林引发了一场求,在中华武林引发了一场求索拳学真义的热潮。作为一个武术运动爱好者和《武魂》杂志的忠实读者,首先感谢《武魂》杂志在宣传弘扬中华传统武术的工作中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再者,在这里向刚刚仙逝的李仲轩老人,致以崇高的武林敬意。众所周知,意拳(大成拳)是王芗斋先生在形意拳的基础上汲取中外拳种的精华而独创的年轻拳学。所以每一个练习意拳(大成拳)的人,都会对形意拳有特殊的关注。仅以本人在武术界的交往,北京形意拳邸国勇老师、唐振荣老师,河南心意拳李洳波老师、以及与意拳(大成拳)的发展有渊源的少林寺德阳和尚、武当山游玄德道长都是我很好的朋友。

从仲轩老人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意拳(大成拳)与形意拳的历史渊源。文中提到的三位武林长者,尚云祥、薛颠、唐维禄都是武术界共同敬仰的形意拳大师。李老用通俗的语言和朴实的修辞,仿佛使他们活生生地站在了我们面前。言语间充分体现了对大师们的武德修养及拳术造诣的极大崇敬。更为可贵的是李老在谈到有关形意拳的许多技术细节时毫无保留,“行家看门道、力巴看热闹”,无疑李老是有着非常丰富的实战经验的拳师,如果不是这样,纸上谈兵是谈不出如此深刻的拳学精萃的。

仲轩老人在谈话中一次提到“千金不易”、一次提到“七字万金”。提到“千金不易”的时候是在论述出拳时要“轻出重收”,这一点如果不是亲身体验是很难理解的。这和芗老所经常提到的“缩即发”的道理是相通的。形意拳和意拳都讲究“手不空出,意不空回”,即“起手如钢锉,回手似钩杆”特别注重手在回来的路上要“带点东西回来”。李老在往后的论述中还谈到了“要练一厘米拳”的说法,也是讲练拳要有来回劲儿,要在一厘米这么点儿的距离打出来回劲儿,没有真才实学行吗?唐维禄先生说在站桩的时候要学熊把浑身“抖擞”一下、尚云祥先生说要学熊“蹭痒痒”、芗老管这个叫“一咕涌”意即要把来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