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后感(三)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气纷,和其光,同其尘。
《道德经》
冲是二中,这两点表示阴和阳,有和无,难和易,高和低,前和后的相互中和。对事情要有正反两方面考虑。
端着太满的水杯走路,必须小心谨慎,不然会溢出;只有保持合适的水位,才可以平稳。像开着豪车进故宫,“我爸是李刚”类似事件都是锋芒外露的结果。
这几天风靡热搜网红花1.3亿买豪宅的新闻。如果从另一个角度你看,就会发现他的不同。
曾经一个主持人问他月收入千万的问题,很多人会说对啊,我有多少豪车房子。但他说:我没赚那么多,每年365天,我做了389场直播,嘴唇都磨破了,还有严重哮喘。他被人喜欢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懂得挫其锐的道理。
第二个是解其纷。遇到问题不能只看表面,要学会深度思考,才能解决纷扰。当别人一句话引起你情绪的变化,同样的话却让另一个人一笑而过,原因是什么?
从表面追溯到根源,才会避免以后不情绪化。原因在于成长的环境,阿德勒说:溺爱,被忽视,身体的不完美形成了人们错误的看待人生意义。
这三个方面决定你看待问题的角度。溺爱中长大的,会以自我为中心,需要被关注;被忽视中长大,安全感不足,容易焦虑,焦虑对未来的不安;身体的不完美来自对体形像胖了,瘦了,高了,矮了或者一些先天因素造成的自卑感。对于认为体形不完美的人,不管你用什么样语言赞美,她都会当成讽刺,这就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决定的。
当学会深度思考,就能从表面看到本质,也就知道了怎么解决问题。
老子说:知不知,上。知道自己不知道,才会谦虚;不知知,病。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就是问题。
拉姆菲尔德说:有些事是已知的已知,有些事情是已知的未知,但有的是未知的未知,就是说我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才是需要学习的。
最后是“和光同尘”,可以解释为同流不合污。有的人喜欢标新立异,有的人把无能当成洒脱,有的人把无知当成个性。真正有智慧的人是大智若愚,外面和人们打成一片,内心保持自己的原则,就像古代的铜钱“外圆内方”。
你要知道生气,委屈的原因并不是别人造成的,而是自己解读的方式。当你扩大了格局,提升了智慧,就多了一份接纳,一份放下。接纳放下并不是放弃自己的原则,这就是保持内在的方;接纳放下发生的事实,让事实影响不到自己,这是保留外在的圆。这的确很难,但人生不就是一个知易行难的过程。喜悦幸福不就是在接纳放下中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