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弹专家2》“不符合逻辑”吗?
《拆弹专家2》“不符合逻辑”吗?
最近几年来,对于香港电影的期待值,越来越低。即便是这次《拆弹专家2》,也是刘德华和刘青云两位坐阵才会去看,然而看完之后觉得很好,但是仔细想想,由这两位来主演的电影有这么好的观影感受,不也是理所当然的吗?
晚上回家又把豆瓣影评详细的看了一遍,绝大部分影评的赞美都是真实,一部分1星差评的人说:剧情老套,潘乘风的前后反转不符合逻辑。
“不符合逻辑”这句话也是诸多影评中最常见的一句话。
现在网络发达,每天都有很多匪夷所思的新闻事件出现,人们往往都觉得那些事件中的人和事都不符合逻辑,然而整个事情的过程都会被路人或者是监控拍下整个过程,不得不让人承认那就是真实发生的。许多生活中的事件往往比电影里发生的还要残酷,你怎么看待这些呢?
《拆弹专家2》从观影角度分析潘乘风的个人际遇。首先来看看在断腿之前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片头和片尾都已经充分说明了,潘乘风是一个充满生活情趣,非常阳光、乐观、自信的人,在工作上他会不顾个人安危去营救一名小女孩,成功之后还会非常乐观的向队友们炫耀自己的成功,根本不在乎队友的担心与否。
这些小细节反映了什么?每次成功拆弹之后的满足感?出于他的职业本能?还是他的好胜心呢?
第二次行动中,潘乘风被一只可爱的小猫咪麻痹了警惕性,失去了一条腿。住院期间,他依然可以跟搭档董卓文开玩笑,和女朋友庞玲打情骂俏。此时的他根本不明白失去一条腿,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又或者说,他根本不担心。
因为他太过于自信了,他自认为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冲破一切障碍,重返自己熟悉的拆弹专家工作岗位。然而董卓文升级了,自己却遭到了警队的“抛弃”。
片中反复出现的“加巴喷丁胶囊”,是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有效的药物。这种药物的另一个作用:抗焦虑。这说明潘乘风在整个恢复过程中,为了重返拆弹组,克制疼痛训练,付出了常人无法忍受的身体痛楚,身为警队资深拆弹专家,他一定明白警队的规定,伤残人士是不能在一线工作的,所以除了身体痛之外,他还产生了一系列的焦虑性精神问题。
于是他把责任推卸到董卓文身上,认为他作为一名直接上级,作为自己的好兄弟,没有为自己发声,更加把责任推到高层,甚至上升到整个警队制度体系层面,从而激发了内心“邪恶”的一面,最后第二个“潘乘风”出现了。
所以我觉得这一切是符合逻辑的,每次在危险万分随时会被炸死的情况下去营救别人,真的只是为了工作而已吗?潘乘风工作上这么拼命,可能不是为了升官发财,但也是为了享受那种成功的喜悦,任何人都强的自豪感。
电影中,从警队精英变成一名修车师傅之后,董卓文有来看望过潘乘风,告诉他黄德斌饰演的队友生小孩了,并且说队友都很想念他,找个机会聚一下,你想见他们吗?
潘乘风的回答是:不想!当年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约饭,被无情的拒绝了,是出于一种什么心态?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同学聚会,没有其他过得好的同学不愿意去的心境,就可想而知了。而潘乘风的这种心态要比同学聚会情况复杂的多,因为此时的他已经跟反恐组的女友庞玲也分手了。
现在的潘乘风就是一个心中充满了怨恨,却又无处发泄的人,明明自己技能娴熟,在爆破组无人能及,偏偏因为一只小猫咪而失去了一条腿,应该得到警队的重用和人们的敬仰,结果却被调去文职,被高层怀疑自己的能力,如今只是一名普通的修车工。如果换作是我们,遇见这样的情况,能保证自己的思想不偏激吗?
正当他郁闷至极的时候大BOSS出现了,带领他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成为了一名“恐怖分子”。为什么一个坏人随便说几句话就可以把潘乘风带偏了?而女朋友和好兄弟的各种劝他都听不进去呢?其实生活中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往往当人遇见各种困境,怨天怨地的时候,家人和朋友的各种安慰劝说谁能听得进去?说得多了你反而会觉得他们烦人,只是在敷衍你,根本不想听他们唠叨。
如果突然出现一个你曾经认识,现在已经是牛的人告诉你:你们是一类人,可以一起实现“理想”,你会怎么做呢?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