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赴京进修
赴京进修
1987年春节刚过,一个令我激动不已的喜讯传来,我被选送中央党校领导干部进修班部队分部进修学习半年。
我的家乡安徽桐城文化底蕴深厚,“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影响广远。“读书积德”乃圣贤人生宗旨,“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深深浸入人们的骨髓。正是由于这样的社会氛围,我从入学读书就很勤奋,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1966年夏季,临近初中毕业时,我正盘算着中考时是填报普通高中还是师范中专,一夜之间“大辩论、大字报、大串联”“停课闹革命”席卷校园。在学校“文攻武卫”愈演愈烈之际,母亲把我拽回家,我这个虽已年满十七岁但体质单薄的学生娃不得不告别校园而走进田野,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1968年初,招兵的喜讯传来,我假装不舒服骗过母亲,偷偷跑去报名、体检,终于
参军入伍。在人民解放军这所大学校里,我“白日操练再紧张,抽空翻书读几行。一本字典随身带,无言老师教学忙。”因而能够不断接触到新事物,学习到新知识。
当我走上领导岗位后,强烈感受到“书到用时方恨少”。因而更加重视学习,勤奋读书。在场站政治处主任岗位上,用两年时间读完了全军政治中专自学考试课程。但所学内容注重实用性,而理论素养的“跛足”,常常让我感觉“饥渴”。这次能到培训党的高中级领导干部和理论骨干的最高学府学习,我感到莫大的荣幸,满怀着喜悦和感激的心情,意气风发地飞往首都。
2月中旬,我来到设在北京西山的中央党校部队分部海军学员队所在地。
刚到北京时,气候乍暖还寒,凛冽的北风还真让我们长年生活在南方的人有点吃不消。初春的西山,虽然仍是春寒料峭,但享有“燕京八景”之称的森林公园美景尽收眼底,我们又为之振奋和欣喜。
进修班于2月16日开课。我参加的这期进修班,主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兼修形势与任务、领导素质与领导科学。
一到进修班,浓厚的学习氛围立即感染了我。紧张而有序的生活毫不逊色于连队,被具必须整理得有棱有角,定期或不定期检查评比并予公布。清晨,一阵哨响,学员们无论职务高低,也不管性别和年龄大小,一律着装严整,或出队列操,或跑步锻练。
主修的政治经济学,采取大课讲授、个人看书、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讲人为中央党校王珏等资深学者。兼修的课程主要由中央国家机关部门领导在人民大会堂作报告,中央国家机关司局级以上干部一并聆听,然后由学员结合工作实践进行心得交流。不管主课、副课,一个单元结束后,都要写出学习心得展贴在《学习园地》。
每个学员都非常珍惜到中央党校进修的殊荣和意想不到的学习机会。课堂上,人人聚精会神地听课,认认真真地记笔记;自学时,个个全神贯注地看书,琢磨、准备发言提纲或记下需要释疑解惑的问题;讨论时或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或全班、全队集中,交流学习心得,探讨疑难问题。
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三个组成部分之一,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剖析和探究,得出的科学理论,从而为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于在战勤部队工作、又是初次接触这样深奥理论的我来说,学习难度很大,仅是商品、货币、价值和剩余价值这些名词的概念与意蕴,我就要皱起眉头“细嚼慢咽”好半天。正如玉不琢不成器,求知不钻研不入脑,我努力学习雷锋的“挤”劲和“钻”劲,认真做到“三多三不”,即:看书比别人花时间多一点,不基本弄懂不翻到下一页;主动请教别人多一点,不以知之甚少为羞;讨论交流发言多一点,不因顾虑讲错观点出洋相而缄默闭口。
“又有墙头千叶桃,风动落花红䔩蔌(音sùsù,纷纷下落的意思)”。时光太瘦,指缝太宽,一转眼,我们在进修期间景色最美的季节来临,学员队墙外很大一片桃园的美景让我们如痴如醉。周日,我们或穿行在桃园里赏花,或坐在桃树下翻书啃读。欣赏着一只只蜜蜂嗡嗡欢唱,舞动着翅膀在花丛中采花酿蜜,我不禁感慨:我们的进修学习,不恰似蜜蜂采花酿蜜一样,从知识中获取“养份”,从而更好地分享部队官兵、服务国防建设吗?
经过半年时间的苦学,我终于对政治经济学有了初浅认识。马克思倾其毕生精力,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从而阐明剩余价值的产生,无情鞭挞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为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吹响了号角。
进修结业返回部队几天后,我接到调动任职的通知。在团政委这个岗位上,从中央党校兼修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如同“锦囊妙计”,帮助我较好地处理了面临的诸多新课题,比如:连队高度分散、条件艰苦,如何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确保警戒和引导任务的圆满完成,如何加强训练中的政治思想工作;干部队伍建设是部队建设的基点和重点,如何选准配强基层主官;实施党委对部队工作的坚强领导,如何坚持民主集中制;领导班子团结至关重要,如何处理好军政一把手之间、“班长”与委员之间的关系;切实履行职责,如何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如何探索和掌握雷达部队工作的规律与特点,如何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全局性,如何做到既突出重点又兼顾一般、既亲力躬行又分工负责。
三十二年过去了,我永远忘不了风景秀丽的北京西山,永远忘不了进修学习的六个月。因为她如乳汁,滋润我健康成长;如航灯,指引我前行方向;如长风,助力我蓝天翱翔。
图片说明:同班学员合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李品刚,安徽桐城人,军旅生涯二十六年,计生战线退休,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轨迹、抒写人生欢歌。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主 编:冬 歌
执行主编:蔡泗明
责任编辑:吴秀明
邮箱183074113@qq.com
征 稿
征稿要求:散文、杂文、小说、诗歌等,一般在四千字以内。必须原创,必须首发,欢迎自带插图和配乐,15天内未收到用稿信息的可转投其它自媒体。文责自负。
稿件请用word附件形式发至:183074113@qq.com,并注明姓名、笔名、微信号、作者简介及照片。从即日起,给作者发放稿酬,文章刊出一周后通过微信发放,请加主编微信hyd196711。稿费全部来自赞赏,20元以上(含)的80%发给作者本人,其余留为平台维护。七天内阅读量超过一千的,另奖励20元;超过两千的奖励50元。
原创作品在本公众号刊发后,视为作者自动授权,本公众号有权择优稿件汇集公开出版。其他网络平台转载本公众号作品,需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