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心底的烙印【征文】
心底的烙印
看到冬歌文苑关于“贫穷到底应不应当被感谢”的征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想写点什么。我用了很长的时间,细细回味我走过的路,思索贫穷带给我的一切。本想找出贫穷到底应不应当被感谢的论据,然而,越回顾,越发现这是个伪命题。贫穷无所谓感不感谢,它只是一种状态,刚好存在于你的人生经历之中。
我出生在湖北一个偏远的小村落,儿时就尝过了贫穷的滋味。六七岁的时候就学会了洗衣做饭带弟弟还要做一些简单的农活,饭菜总是没有肉,父母总是很疲惫与不耐烦,要是稍不会看大人脸色,就会挨一记耳光或者一顿咒骂,更不要说其他了。这是我们那里小孩的普遍状态。然而,我非常爱我的父母,因为我深深地了解他们的不易。还记得九八年湖北发大洪水,爸爸几乎每天晚上都不睡觉,隔半小时就去查看我们家承包的鱼塘水位。有一天晚上,电闪雷鸣,大雨如注,我们家承包的鱼塘眼看着要保不住了,爸爸和妈妈拼了命地往塘堤上垒沙袋,最后,鱼塘还是没保住。我和弟弟看着浑身湿透的父母顶着倾盆的大雨缓缓地走回家,深深地感受到他们那种无力感。
在我们村,能读书相当不易,特别是女孩子,大多数小学没读完就出去打工补贴家用。我读小学的时候被老师赶回家拿学费或者罚站是常有的事。那些年农村相当不景气,很多农民交不起粮食税,晚上经常被村干部叫到村委会,头顶砖头一站就是一宿,即便这样也还是有很多家庭交不起税,村里就用停电来逼农民交钱。在这种情况下,我一直是用煤油灯写作业,经常头发和睫毛都被烧焦了才发现。后来,我以全镇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镇上的初中,学校一周放一次假,每次父母都不让我回家,让去镇上的亲戚家,一是可以省路费,二是可以吃几顿好的。我记得每次放学,我都站在校门口的三岔路口,不知道该走哪条路。有一年春节,我和父亲去那位亲戚家拜年,看到父亲一进门就拿起拖把拖地,我的眼泪忍也忍不住地就掉了下来。
贫穷带给我的苦还有很多,但是我大多都忘记了。相反,脑海里记得更多的却是甜。记得刚读初中的时候,学校每天早上发两个馒头。我从来没有吃过馒头,舍不得都吃掉,就每天省下一个,等到周末一起带回家给弟弟和堂弟堂妹吃。其实隔了一个星期,馒头都硬了,可是他们却像在吃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一样。那时候每周一早上四点起床去赶班车,有一天走的时候发现棉衣扣子掉了,我妈二话没说,从衣橱里拿出她最好的那件衣服,一剪子就把扣子绞下来缝在了我的衣服上。我走进黑漆漆的屋外,星光朦胧中看到妈妈那颗扣子不协调地在其他扣子中间闪闪发光,心中突然升起一股无比的勇气。还记得我要去市里读高中的时候,弟弟刚刚小学毕业,那个暑假他每天深夜出去清早才回来,搞得很神秘。后来我要离开家的时候,他拿出一沓厚厚的零钱,说:“姐姐,这是我晚上抓鳝鱼卖的钱,你拿去用。”甜蜜的回忆实在太多,有时候我想,如果不是因为贫穷,我恐怕没有这么容易得到这么多甜蜜的感觉。
当然,贫穷带给我的很多影响是不堪回首的。比如我为了省生活费,每顿都只吃食堂的发芽特价土豆以至于营养不良;比如我因为坚持要读书而不去打工赚钱,被村里人指为不孝,每次回家都要绕道坟场来避开人群,造成了性格的自卑胆小没有安全感。贫穷对我最大的影响是限制了我的眼界和格局。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后,我的痛苦才刚刚开始。置身大城市,面对“博学多才”的同学们,我显得如此无趣又无助,我像个无头苍蝇一般,想上进,又不知该如何努力,找不到出口。在别人早早规划好人生轨迹的时候,我在漫无目的地做家教;在别的同学都在图书馆苦苦复习雅思托福的时候,我在图书馆勤工俭学打扫卫生;当别的女孩都在挑选灵魂伴侣的时候,我傻乎乎地在找人生的归宿。我曾经以为,自己是多么的不重要与差劲。在我大学毕业的时候,我陷入了一种无与伦比地焦急,我急着找一份工作养家糊口,我神经质地想象我的父母正在迅速地老去,我的家人都等着我来赡养,我急于挑起这个家庭的重担,感觉一刻都不能再耽误了。在这种焦虑中,我几乎崩溃,差点落入传销的陷阱。但贫穷又带给我收益终身的品质:坚韧、善良、自强。凭着这些品质,我走过了生活的苦难与坎坷。
毕业后的十年,起起伏伏,个中滋味,无法言说。我也曾经在陌生的车站嚎啕大哭,也曾加班加点通宵赶工以为明天就要失去工作,也曾获得过好心人的无私帮助。我睡过地下室也住过七星级宾馆,感受过人间的温暖也见识了人性的丑恶。被锥心地欺骗背叛也被刻骨铭心地爱过。不知不觉中,我读完硕士又读博士,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和一个幸福的家庭,走上了现在的人生轨道。回首这一路,曾经的种种贫苦,似乎也忘了大半。现在看来,贫穷并没有真正影响我的人生,我的人生是我自己在磕磕碰碰中找到了轨道,而曾经被贫穷深深影响的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蜕变。我当然是幸运的,但当我回首,发现当初那些没有读书的贫穷小伙伴,他们现在也大多在各自的生活里怡然自得。没有人过得特别好,也没有人过得特别坏。人生百态,我们知识走上了不同的轨道。那么,既然人生如剧本,丰富一点也没什么坏处。
正如《基督山伯爵》里所说:“世界上无所谓幸福,也无所谓不幸,只有一种境况与另一种境况相比较。只有那些曾经在大海里抱着木板经受凄风苦雨的人,才能体会到幸福有多么的可贵。”我想,如果说要感谢贫穷,还不如说是感谢那个年代,感谢那一段苦难的历程,感谢在淬炼中向上生长的自己。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宋羲凤,法学博士,1985年生于荆楚大地,现居古都金陵。好读书,爱生活,立志做一个会发光的女人。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主 编:冬 歌
执行主编:蔡泗明
责任编辑:吴秀明
邮箱183074113@qq.com
关于贫穷的征文:
09、诗歌||贫 穷【赖辉】
18、朗诵||逃离村庄【杨帆】
26、诗歌||秋 赋【刘凤耀】
42、散文||泪忆贫穷【汪明】
44、诗歌||穷 说【刘凤耀】
53、散文||煮猪食【王宝华】
56、散文||也说贫穷【太极】
58、诗歌||老学校【青青草】
59、散文||贫 穷【吉福生】
62、随笔||论贫穷【邢军】
70、随笔||别装贫穷【栗梅】
75、散文||补 丁【唐锦禄】
86、散文||忆贫穷【姜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