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教材解读

一、课标内容

“年月日”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总目标体现的内容是:“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学段(1—3)学段目标体现为:“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学段目标中还提出“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地位与作用

《年月日》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年月日的第一课时,即教材第76~78页例1及相关习题。它是在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的相关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一些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虽然时常在学生的身边环绕,并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但要理解距离他们生活比较远的较大时间单位之间的联系,还有一定的难度。学习好这节课的内容,将为进一步认识时间打下基础,并在现实生活和其他学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节课的重点探究发现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发现并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

本节课重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不同年份的年历卡,总结归纳出各个月份之间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进行自主探究,通过一些重大的节日引入时间概念,运用年历卡认识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计算一年有多少天,力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精神。

三、知识要点

1.探究发现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2.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

四、内容分析

本节课教材安排的内容分为两部分,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第一层次是探究发现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第二层次是掌握大月、小月的两种快速判断方法,即“歌谣法”和“左拳记忆法”。下面我结合这两个层次逐一阐述,并在最后对习题的安排作以说明。

(一)探究发现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1.有意义的日子。

教材76页,首先提供了2011年的年历卡,并展示了几幅有意义的日子的图片。课开始,教材就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建军节、劳动节、教师节、植树节、六一儿童节等一系列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有意义日子,让学生在年历卡中找一找、圈一圈。还提出“你还经历了哪些特殊的日子?”对学生进行情感的渲染和认知的呼唤,让学生初步体会到认识年、月、日的必要性,并感受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知识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2.发现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在教材77页例1中,教材提出:“关于年月日,你知道些什么?”

这部分教材为学生安排了比较直观的2012年的年历,并利用年历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活动。这样安排的目的有三个:一是让学生初步学会看年历;二是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年历,从而得知一年有多少个月,哪几个月是31天(习惯上称大月),哪几个月是30天(习惯上称小月)。三是让学生对比2011年和2012年的年历卡,发现二月是个特殊月份,不同的年份天数是不一样的,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一年有多少天。教材巧妙的运用这种方法,提醒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要还给学生,就是要放手让学生在“做中学”,在探究发现中让学生自己充分经历、体验、感受新知的产生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数学素养。

在“做一做”中让学生从年历上找出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日,父母的生日是几月几日,用彩笔在年历里圈出来。这里安排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初步感知年历的基础上进行对知识的第一次梳理和运用。

教材在例1的设计上,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年、月、日的实际意义;另一方面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借助于平时对时间的直接经验和想像力,把抽象的时间和具体的事件联系在一起。通过对事件与时间关系的体验,逐步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

(二)大月和小月的快速判断方法

接着教材在77页和78页介绍了歌诀记大月法和生动活泼的“左拳记忆法”。歌诀记忆法教师要补充为便于学生记忆的歌谣,方便学生记忆,左拳记忆法可以让学生自学,然后领着大家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记忆每个月有多少天,目的是让学生把本节的基本知识在自己的潜意识中巩固下来,便于以后快速地使用。

(三)习题研究

教材呈现的习题,在77页“做一做”中让学生从年历上找出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日,父母的生日是几月几日,用彩笔在年历里圈出来,目的是让学生在初步感知年历的基础上进行对知识的第一次梳理和运用。78页“做一做”中,在空白月历表中,填出你生日的月份和这个月的各个日子,并圈出有特别意义的日子,深化学生对年月日的认识,让学生通过制作月历卡,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年、月、日的感性认识从而顺理成章地达到年、月、日理性的提升。

教材练习十七第一题:“儿童画展从星期几开始,到星期几结束?一共展出几天?”和“5月5日妈妈出差回来,回来那天是星期几,共出差几天?”从在月历卡中找日期,到算共展出几天和共出差几天?对学生来说,从直观的认知到有思考的计算或者数日子,对学生的思考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

练习十七第三题:“为了算出2014年的天数,平平把12个月的天数都加起来,你还有什么计算方法?”这道题目不仅巩固了大月和小月的快速判断,更让学生把这节课的知识加以整合,即大月有几个月,共多少天?小月几个月,共多少天?全年有多少天该怎么计算?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

五、编写特点及问题建议

时间单位抽象难懂,从原先的“时、分、秒”较短的时间单位跨越到“年、月、日”较长的时间单位,跨度大,换算难,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能力的挑战也是学习的必经之路。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时间观念。本节课教材在安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时间。

由于年、月、日都是较大的时间单位,三者中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时间单位“日”是最容易让学生体验和感受的。但让学生理解一年或者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却需要借助一定的想像力。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教材选用了许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如一些有意义的日子: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建军节、劳动节、教师节、植树节、六一儿童节等一系列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有意义日子,让学生在年历卡中找一找、圈一圈。还有生活中处处可见的年历、月历。78页做一做还设计了让学生制作月历的活动。在教学时,教师要尊重教材,充分运用这些素材,展开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参与,达到能运用身边事件体验生活时间的关系,逐步建立较长的时间年、月、日的观念。

(二)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足够的时空中建构知识。

年、月、日是较长的时间单位,虽然说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但是依据他们的年龄特点,三年级的学生还是缺乏对年、月、日的清晰认识和数学化的思考过程。如:在课前的调查中发现,学生都知道一年=12个月,有的月份是30天、有的月份是31天,一年是365天,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时间生活经验,但对于一年、一月到底有多长是个模糊概念,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人教版教材内容的设计关注了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平台。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给学生足够操作的时间和思考空间,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来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在备课的过程中,查阅到许多与历法修订相关的数学史,历法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复杂的演变过程,数学史融入数学课堂,是基于学生学习的需要,可以使教学内容有历史的厚重感,让数学教学变得更有意义。我建议本节课在“你知道吗”的小资料中补充关于“凯撒皇帝修订历法”和“夏历”的相关历史故事。

END

作者简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