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事,或借口偷懒,三五天未曾读过一点像样的文字,真就会如故人所说,自觉言语卑俗面目可憎,从内到外散发着轻薄肤浅的气息,多少就令自己看轻了自己。打从很小就喜欢上了读书,书本自内而外飘散出来的馨香完全迷住了我,一发不可收拾。喜欢触摸书的质感,喜欢嗅闻书的味道,喜欢徜徉在书的高山大海里。为了读书,忘记饭菜已经放凉;为了读书,就着楼道顶灯坐至天光大亮;为了读书,翻山越岭跑去几十里外的同学家里借过五六次……坐着读过,躺着读过,走路读过,骑车读过,等车等人时读过,蹲个厕所也曾读过——资质原因,欧阳公的成就于我来说绝然渺不可及了,但类同欧阳公“三上”(马上、枕上、厕上)的读书经历却是时有发生且正在发生,未来仍会常态发生——我喜欢这些有书为伴的时光,这样的时光,有着一种无可替代的安宁与满足。孔子“韦编三绝”,李密“牛角挂书”,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沉思录》换醒了无数迷茫的灵魂,《大卫·科波菲尔》如一条缓缓流淌的命运之河,《瓦尔登湖》告诉我们孤独有时就是一种成全。告诉自己和我的学生们,如果曾经喜好读书或者正在喜好读书,请千万继续;如果不曾享受过书的美丽,那么,试着从现在开始,不算晚的。感叹选择了教师职业,还做了名语文教师,几乎每天早上六点多一些,就要去教室陪学生们上早读。无论严寒酷暑,无论刮风下雨,没人替的——其中涩苦,自不待说。近些年课程调整,早读课节数略有减少,但一周三次仍是不小的量。但反过来想想,倒也庆幸有过这些早读课,让我至今二十多年的教师历程中,读了好多书。正是这些书,撑起了我的教学,让我一点一点地修正自己,进步自己,一点一点地有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也是这些书,撑起了我教学之外的生活,让我有了比工作更为广阔和深刻的人生——这是另一个话题,暂且略过不说。没有人逼着我读,同行里,不读书而把学生教得成绩很好的大有人在。每个早读,拿本书读,一开始是喜欢,也是我给自己的一个要求,慢慢的也就成了习惯。倘若不读,盯着孩子们看上四五十分钟,我觉得是失了教师的责任。捧书在手,岂不是提升自己的同时,对学生也是一种很好的示范?比那要求学生朗读,而老师自己拿个手机刷视频或手插口袋督察一般的教育,该是强出一些吧?一个学期,成百节的早读,学生在读,我们也读,学生在进步,我们的收获又何其之多?十几二十本好书不成问题吧?白白浪费了,岂不可惜!一年呢?十年呢?二十三十四十年呢?读着读着,人跟人慢慢会拉开差距的,“三日不见,刮目相看”“非吴下阿蒙”绝非妄言,请相信“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道理。倘若不读,怎么看到和改进身上重重的愚笨呢?除了爱读书和偶尔写点东西外,在人事处理和金钱收益上,我是笨得不好意思说,干脆承认算了,硬犟着改变不了事实。更何况读书越多,文字发得越勤,越是觉出自己的卑陋和狭隘。生也有涯而知无涯,这么一点可怜的收成,想起来常常暗自羞赧,思考自身条件,唯有继续读书;笔下有灵时,能有一些文字上的创造,那是再好不过的事。前些天,应好友鹏举嘱托,为他主编的一本校本教材写了个序言。“序言”中,我有这样的认识:“大多数人的一生,因了种种限制,穷尽可能,其实也走不了太多的路,见不了很多的世面。除非特殊,基本上也不大能够体验别人的生活。而广泛、深刻的阅读,一定程度上,恰恰可能帮助我们将未知变成已知。读过一定量的好书好文,我们会想着再读,再读,一直读,一山更比一山高,目力尽处仍汪洋。读书,还如同吃过的饭菜走过的路途,有些细节早就忘记了,但却成长为我们的身体,塑造了我们的精神,渗入了我们的灵魂,养成了我们的气质,引领我们走向更高更好的人生境地,去看更为广阔更为神奇的大千世界。”篇幅原因,并未展开来说,意思已经明白,剩下的就是如何去做的问题了。妻子知道,每天的我,衣服口袋里几乎总是装着一支油笔两页薄纸——读到好的句子,遇到新的见闻,或者突然泛起一缕灵感,顺手就写下来。这样的碎片化记录,常常成为创作的“星星之火”,稍加延展与深化,可能就是一个过得去甚至颇为得意的作品了。借用一位同事的话,这样的日子“金不换”——呵呵,金子多了,也换么,咱也瞅瞅金子的样。玩笑!
人物简介:闫杨虎,文学爱好者,文字里修行,文字里美好,文字里走着芳香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