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妮心语】| 潘金莲: 可恨之人,亦有可怜之处。
很多人认为,《水浒传》是写给男人看的书。这个说法我们不予置评,不过纵观全书,不时地能感受到施耐庵对于女人的深深恶意。尤其是几百年来一直牢牢占据“淫妇”榜首之位的潘金莲。
潘金莲是个裁缝的女儿,排行老六,所以书里常常被称为“六姐”,自幼生得俊俏,又缠了一双好小脚,所以名唤“金莲”。
潘金莲自幼为奴,后被“赏”或“卖”给矮小丑陋的武大郎为妻。这个婚姻根本没有丝毫感情可言。而在封建道德体系的束缚下,潘金莲别无选择,只好忍受。那已经是一个不幸。如果她终生没有遇见第二个男人,守在武大郎的炊屋里,枯萎凋零而终,全如中国世世代代无数平凡女性那样,那仍然是压抑人性的一个巨大悲剧。如果因此中国人民就送给潘金莲一顶道德桂冠,装饰得再美丽,也掩饰不住其下面毁灭青春扼杀人性的罪恶。
潘金莲不但不是一个天生的淫妇,反而潘金莲一开始是想当一个贞洁烈女的。先来看《水浒传》对潘金莲最早的描述——“那清河县里有一个大户人家,有个使女,小名唤做潘金莲,年方二十余岁,颇有些颜色。因为那个大户要缠他,这女使只是去告主人婆,意下不肯依从。那个大户以此恨记于心,却倒赔些房奁,不要武大一文钱,白白地嫁与他”(第二十四回)。
从这里可以看出,初出场的潘金莲应该是一个比较单纯与纯洁的女子,并不是许多人所说的天生就是淫妇。试想,倘若她真是一个淫妇或者金钱利益至上者,有大户主人来缠不正是“乌鸦变凤凰”的好事?
就算不投怀送抱也要半推半就,以此攀上高枝,享受荣华富贵。而潘金莲却不识趣,还去女主人处告发,惹得那大户因此记恨在心,恶意把她嫁给外表丑陋且身份卑贱的武大郎。再看看对武大郎的描写:“这武大郎身不满五尺,面目丑陋,头脑可笑”“人物猥獕”,外号“三寸丁谷树皮”(第二十四回),这个人站在我们面前,恐怕我们都不愿看第二眼!同时,从书中的描述可以看出,武大郎懦弱无能且家境贫穷,是个十足的穷光蛋。
潘金莲对于武松,应该更倾向于寻找一个依靠。“恨不相逢未嫁时”我想,潘金莲那时候的心情,估计也就是这一句诗可以表达了。而武松的出现,一个矮穷矬的哥哥竟然有个正义凛然,打虎英雄的弟弟。和武大郎相比,武松高大威猛,一身正气,最重要的,他和潘金莲年纪还相仿。这对从没有经历过爱情滋润的潘金莲来说是莫大的吸引。
虽然她知道女人的三从四德,但之前对张大户的怨恨,对武大郎的嫌弃,都在武松出现之后,她觉得她要为自己活一次,自己的命太悲贱了,从来都是别人主宰,自己必须为自己争取一次。潘金莲的一生是悲哀的一生,我觉得我们没有资格说她坏,因为我们生活在阳光灿烂的新社会,如果潘金莲到了现在,她完全可以去状告张大户骚扰女下属,也可以和武大郎离婚,再去追逐自己想要的爱情。
更何况,对于武松和武大郎,潘金莲怎么可能不会做比较,但是这哥俩,一个身材矮少,面目丑陋;一个高大威猛,英俊潇洒。二人天差地别,高低立马可见,越是对比,潘金莲心中就会越偏向武松,潘金莲甚至想过要是武大郎也长武松这样就好,然而她却没有想过,如果武大郎长武松这样,她也是嫁不了的。
老百姓的道德观向来就不那么严格分明,总是根据心中的感情判断是非。我们没有严明的宗教约束,而法律又是好人说有坏人说无的东西,所以世人眼中潘金莲完全是大胆追求爱情具有现代精神的女性形象。潘金莲桃帘,怕蜂螫手,挥竿驱之,叉竿落下打在漫步街头的西门庆头上。
西门庆故意东摇西晃把叉竿抛给楼上的潘金莲挑逗。王婆看在眼里,西门庆请王婆拉皮条。王婆收下西门庆的赏银,同他定下十面埋伏计,引诱潘金莲上钩。金莲行路中遭泼皮、阿飞阻挡,阿飞拔匕首正欲划金莲脸,西门庆跃出打散泼皮。
王婆介绍救金莲的是西门大官人,并引金莲向西门庆谢恩,邀西门庆、潘金莲同去其家,让金莲逢补西门庆被破的外衫。西门庆装病卧床,王婆假称请医溜下。潘金莲心中撞鹿:“心迷幻,眼朦胧,错把西门当武松,爱武松、怨武松,那边秋雨这春风。”抑制不住情欲,投入西门庆怀抱。云阶出现施耐庵:“淫妇失节,武大郎快来拿奸!”武大郎被西门庆踢中心窝,吐血昏迷。
人们总爱说女人现实,其实涉及重大利益,男人的理性会让男人算计起来比女人更现实更冷酷。西门庆是个浮浪的好色之徒没错,但他骨子里是一个精明强干的商人,绝不纨绔,和一无所有的潘金莲比起来,投怀送抱的女人多了,很吃香。潘金莲在西门府继续当一个荡妇几乎是必然,因为“秉风情,擅风月”是她的生存之道。
至于后面潘金莲和西门庆,也许是破罐子破摔,也许更是对武松和武大郎的报复,也许是真的喜欢上了西门庆,毕竟忘记一段感情最好的方式是开启另一段感情。毒死了武大郎,是潘金莲最后对命运做出的反抗。
潘金莲,被烙上千古淫妇的印记,是女性婚姻的牺牲品,她的一生,是苦楚的一生,反应了在封建制度的摧残下,一个孤苦女子无助.无奈的生活归宿,不论她有多么的聪明和美丽,都摆脱不了命运的的折磨,不仅是因为“自古红颜多薄命”的格局。纵观潘金莲的一生,她是一步一步被推向荡妇之路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亦有可怜之处。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