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宪权教授的刑法总论课:讲透20 热门司法实例,理论与实务并重

导语:刑法学是与社会生活关联性极强的应用型学科,层出不穷的司法实例,也令刑法学变得愈发错综复杂。为了帮助法律人吃透刑法学原理,同时应用于实际,智拾网诚邀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刘宪权教授,就当下刑法理论和实务前沿问题予以阐述,本课程共分8讲20小时,由若干个知识单元组成,力求帮助学员掌握刑法学的理论体系。

—课程亮点—

01、刑法学学科带头人亲自拎重点

作为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刘宪权教授深耕研究刑法学三十余年,对刑法的立法模式与发展脉络有着透彻认知。他能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剖析刑法学原理,同时甄选最重要的核心知识点,将刑法总论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进行整合,并将新鲜的司法热点注入讲课,理论与实务并重,从而引导学员融会贯通刑法学的理论体系。

02、聚焦刑法总论,系统消化知识点

本课程立足于分析现代刑法学的总论部分,划分为「绪论」、「犯罪论」和「刑罚论」三大模块,每个模块由若干个知识点和法律规范组成,内容取精舍繁,帮助学员从整体上掌握刑法学的知识框架结构。

●绪论:理清刑法的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夯实理论基础;

●犯罪论:解说犯罪的主客观要件、犯罪构成的主要内容以及排除犯罪的根据,丰富认知;

●刑罚论:界定数罪并罚,和罪数形态进行对比

03、易混淆知识点汇总解析

刑法学是个繁复的理论体系,对于法定原则和司法解释,学员容易在相似的概念上产生混淆和认知偏差。对此,刘宪权教授专门把争议最大的知识点进行阐述,把具体判断路径和根本原因层层拆分解析,直指问题核心。

04、以例释理,20+热门司法实例分享

强调问题导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视案例的分析和运用,力求以例释理,解决司法实际问题。帮助学员不但掌握法条的核心关键点,更知道如何联系社会实践进行高效应用,比如:

●案例1:佘祥林案件、辛普森案件

●案例2:沪港通证券犯罪

●案例3:昆山龙哥案

●案例4:误将白糖当砒霜、迷信手段

—课程收获—

1、系统学习刑法总论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和实务应用,构建刑法学全维度知识图景

2、跟刑法学学科带头人刘宪权教授一起主抓理论体系中的重难点,使学习本身更具方向性和针对性

3、刑法学易混淆知识点汇总,帮助学员清晰对比并掌握,避免片面理解,互为代用的情况产生

4、掌握最新刑事立法与司法的发展动态,对近些年发生的热门司法案例有清晰认知

5、吃透司法解释,明白判定成立的底层原因、构成条件、判断路径,碰到其他案例也能举一反三

6、分析近20个司法实例,通过启发式思考,对刑法学知识的基本使用方法有一个完整的理解,能够分析现代社会面临的刑法问题

—课程优惠—

课程现正式上架,开启连载。早鸟价期间发放500元抵扣券,券后仅需¥499!(售价¥999)

扫码抢券,立减500元

—课程内容—

一、刑法的基本原则

1.刑法的基本原则概述

2.罪刑法定原则

二、刑法的效力范围

1.刑法的空间效力

2.刑法的时间效力

三、犯罪客观要件

1.犯罪客观要件概述

2.危害行为

3.因果关系

四、犯罪主体要件

1.自然人犯罪主体

2.单位犯罪主体

五、犯罪主观要件

1.犯罪故意

2.犯罪过失

3.刑法中的认识错误

六、排除犯罪性行为

1.紧急避险

2.正当防卫

3.特殊防卫

七、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1.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概念和范围

2.犯罪未遂

3.故意犯罪停止形态中疑难问题分析

八、共同犯罪

1.共同犯罪人的分类

2.主犯和从犯的关系

3.共同犯罪中疑难问题分析

九、罪数形态和数罪并罚

1.罪数形态和数罪并罚的区别

2.罪数形态

3.数罪并罚

—课程讲师—

刘宪权

华东政法大学刑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研究院院长

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刘宪权,华东政法大学刑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荷兰伊拉斯谟大学法学博士。现任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会长,兼任上海市委、纪委监察委、政法委、教卫党委、教委等法律顾问,上海市一流学科刑法学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9年10月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刘宪权教授长期从事刑法学研究,重点研究人工智能刑法规制、经济犯罪、金融犯罪、涉信息网络犯罪、职务犯罪等领域。独著和参著学术著作80余部,发表论文800余篇,科研成果曾分别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全国法学科研成果奖,以及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优秀教材一等奖、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奖项。刘宪权教授主持的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一般项目和1项中华外译项目。入选首批“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即国家'万人计划’)”,曾获“全国劳模”“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上海市教育功臣”“国家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上海市领军人才”等多项荣誉称号。连续12年荣获中国法学创新网“高产作者”称号,连续20年被华东政法大学全校学生投票评为“我心目中的最佳教师”,并因此获全校唯一的“最佳教师终身成就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