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四三)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前面在四二这个案例里,为什么要用四逆汤开手,后用理中汤,而再用补中益气汤收功呢?因为脉弦大。
四逆汤证,理中汤证(附子理中汤实为四逆汤合理中汤)脉多见沉细,细弦,细微等,这是少阴篇里面的脉微细,或者理中汤证里的脉沉细,极少见大脉。如果真的是理中汤证或者是四逆汤证见到大脉,这就应该是一个很危重的病,这不应该是自己能够独自去看医生的。而上面这个医案里的病人确实见到大脉了。
那是什么方证容易见到大脉?那就是补中益气汤证常见大脉。“脉大为劳”,脉大提示气虚为主,而四逆汤证、理中汤证提示的脉沉细,细弦都是提示阴盛。而这个患者的脉始终弦大,也就意味着这个患者是补中益气汤证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始终的。
这就是我们常说,单用脉象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但是,没有脉象,是没有能力处方的。我们单凭一个脉大,一个脉弦大,我们也无法给病人开方。四逆汤,理中汤,补中益气汤,但是这里脉象弦大和脉象沉细,脉象细弦,会影响到我们开处方的。
这是我们这个医案,为什么要先用四逆汤,后用理中汤,再用补中益气汤。探讨他的机理,最后发现,这个脉象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指征。
我们决定了主方以后,还需要加减,案中气紧,后背不舒,考虑阳气不足的基础上肺家有寒饮,因此,方中始终合用了干姜,细辛,五味子温化寒饮。天气一冷就气紧,阳光明媚气就不紧,这是为什么?因为肺家有寒饮,要祛肺家的寒饮,所以加干姜、细辛、五味子。
于是,四逆汤,附子理中汤,补中益气汤,都加用了干姜,细辛和五味子来温化寒饮。
患者嗜睡困乏而整天头脑昏沉,实则其睡眠质量欠佳,总是昏昏沉沉的睡,但是就是睡得不踏实,睡得不香,类似于少阴篇里所说的“但欲寐”,结合其为女性年龄52岁,不免心神不静,故方中始终加用生龙牡镇静安神,这是从年龄考虑的,这个年龄大多有更年期综合症。如果她是二十多岁三十岁呢,也许就有可能不用龙骨牡蛎了。
首诊加用焦三楂,焦神曲,厚朴,意在开胃畅中,加用葛根,是用不伦之感,意在升发清阳,针对头脑昏沉。因为她的舌苔总是白润,所以,考虑了寒湿,于是加用了开胃畅中的焦山楂,焦神曲和理气化湿的厚朴,但是,这些山楂,神曲,生龙牡都降的,那么她的头脑昏沉,加了升发清阳的葛根,让头脑昏沉缓解得快一点,但是这里能不能用蔓荆子而不用葛根?这是可以考虑的。
二诊加用僵蚕、蝉衣、葶苈子,意在温化寒饮的基础上舒展肺气,针对气紧。因为受寒气紧,一个是温化寒饮,实际上是想用祛风来舒展肺气,再一个就是僵蚕,蝉衣有宣肺的作用,而葶苈子有萧肺的作用。就是针对气机,想舒展肺气,但三药毕竟偏凉,只暂用一时,三诊即未在加用。
四诊加用鹿角霜,取其温补阳气之功。味淡力缓,佐用之意。鹿角霜有温补阳气,温肾阳气的作用,并且走的是下焦。
这样梳理过来,每一次处方,都是有根有据的,一开始看的时候,感觉处方有点杂乱,经过梳理,感觉还是可以的,恰到好处。
整个理中汤,在这一节就告一段落,从理中汤的出处说到后人对他的使用,解读,以及临床上的应用。我们通过这种交流,对理中汤的认识更全面一点,对我们的思路能多打开一点。
我们总说方证重要,怎么掌握方证?如何学习方证?怎么传承方证?很多学者都在思考,都在试着去做这一件事,但是,到现在为止,我们还很少能找到把一个方证规范,标准化,而我们可以群体去学习,去传承。
既然找不到,那么我们就可以换一种思路,对某一个方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体系去看待他,只要我们从理上,有一定的把握,那么我们用起来,第一,我们适用的范围会广一点,第二,我们用起来的准确度可能要高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