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要“善爱”学生
班主任无不想把班工作做好,总希望带出的学生人人听话、班风学风良好的班集体。可现实往往事与愿违。检讨起来虽能找出一大串主客观因素,但症结何在?症结在于我们教者能否给予学生真诚和爱心。
有人会说,谁不知道关心、爱护学生?哪一位做老师的不爱自己的学生?其实,这里所说的爱,是个怎样的“爱”的问题。爱,必须是挚爱:挚,真挚、诚心、热忱。很多老师也口口声声说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学生视老师为“第二父母”,可自己有无视学生为子妇女弟妹?“是”,就能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成功的教育技巧首先在于真情感染人心。只有与学生心心相印,才能架设通向学生心灵的桥梁,打开学生紧闭的心扉。亲近学生、关爱学生,才能使教育工作取得成效。
爱,还要讲究方法。棍棒教育,我们并不否认其动机,但结果可想而知:一味对学生批评指责,不见得能使其心悦诚服,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一味的“溺爱”,效果也会适得其反。把握好爱的度,即善爱,可以说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
在班主任工作中,怎样做才是真正的爱学生呢?
一、要了解每一位学生
有些班主任对学生要求很“严”,也可谓用心良苦。可有些学生就是“其令不行,其禁不止”,不能正确地对待老师的“严”。完全是学生的错吗?不一定,教师虽然付出了爱,可还没有达到“善爱”的程度。上进的优生能理解班主任老师的“严”,然而对于一些“差生”来说,则“作用力越大,其反作用力越大。”原因很简单:因为没有因势利导,是无的放矢。因而了解每一位学生就显得至关重要。
高中生正处于独立性与非独立性的矛盾发展阶段。学生之间、学生自身矛盾层出不穷。作为班主任必须全面地了解学生本人、家庭以及社会因素对他的影响,全面地、立体地、动态地分析学生的优点、缺点。充分地调动社会、家庭、学校的力量,形成三者的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因而,做班主任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过各种途径,摸清学生情况。
如看学生简历,向前任教师了解学生表现等,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学生情况跟踪档案。一般来说,班主任可以根据收集到的情况,对照成绩,将学生分类。
一类是“三优型”(即家庭优、成绩优、品德优)。
二类是“贵族子弟型”(即家里有钱或父母有些社会地位,而疏懒于读书)。
三类是“缺少家庭温暖型”(即父母关系不好、父母离异或一方病故)。
三类的共同教育是关心、鼓励、诱导,但各有区别。第一类可以是以“面”的形式教育、鼓励,因为他们的发展是“良性的”。第二类则要分析家庭情况,要诱导他们充分利用家庭的条件,挑战困难,而不是结识懒惰,平时多给他们小小的“甜头”,给他们信心。第三类,班主任既要以父受、母爱,同时也要以教师的身份严格要求他们,结合家里的“特殊性”,给予特殊的“照顾”、“关心”。总之,要随时“跟踪”学生,注视学生的变化,有针对性地教育,才是真正的爱。
二、要善爱每一位学生
在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要做到把爱的种子撒向班里的每个学生,就是既爱“差生”又爱“优生”,出现问题细心查处、公正对待,不要凭印象来评判其行为。否则,可能会出现学生对老师的不信任,教育起来就很难。
如 2006届学生小李,生母早逝,父亲又外出打工,继母对他不闻不问,渐渐养成独来独往,放荡散漫的坏习惯。无心向学,并结识了一帮不三不四的社会青年,经常出入网吧、游戏机室,旷课是家常便饭,且到处惹是生非,教过他的老师都认为他无药可救,纷纷摇头,同学们也逐渐疏远他。我接任他的班主任后,发现他是个智力好、个性强的人,且喜好运动。于是我决心敲开这块“顽石”,平时,有事无事都与他套近乎,拉家常,以取得他的好感。同时,选他为班里的体育委员;因势利导,为他补习功课并亲手掏钱给他购买学习用具及相关资料。家访时,想方设法努力转变其家人对他的态度。在他生日时,发动全班同学给他买礼物,做生日蛋糕,当时,他面对老师及同学们对他的爱,感动地哭了。终于,他彻底地改变过去吊儿郎当的坏习气,断绝了与原来那帮坏朋友的来往,融入了同学当中,遵规守纪,努力学习,并带领班里的同学二度夺得学校田径运动会的总分第一名。在期末还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
总之,学生各异,爱一部分学生容易,爱全体学生,尤其是爱“差生”,就不太容易了。教师的责任、教师爱学生的目的是塑造、培养好全体学生,所以,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不能只从个人的利益、个人的情绪考虑爱学生的问题,而要从全体学生的利益出发,既爱“金凤凰”又爱“丑小鸭”,这样才是真爱。正如马卡连柯指出的那样:“教师应该充满着对每一个他要与之打交道的具体的孩子的爱,尽管他可能会给教师带来许多的愉快的事情。”
三、要尊重每一位学生
如果说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是一种爱的话,同样,尊重学生也是一种爱,它比前者对学生的影响要大,因为他涉及的是人的心灵、人格的问题。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人们将永远赖以自立的是他的智慧、良心、人的尊严。”可见自尊心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那样保护自己的学生。否则,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就会阻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甚至会毁掉一个学生。因此,班主任老师在批评一个学生时别急以教育者的姿态居高临下,以教训的口吻训斥学生:“你懂什么”、“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懂,太笨了!”、“你简直无可救药了”之类的话来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应该平等相待,以平和的语气,真诚地指出缺点或不足,建议他怎样做好,学生会更容易接受,同时也觉得班主任老师可亲、可敬。对于后进生尤其要注意这点,凡是对他们采取体罚、打骂,以至设“特座”、评选最差生等做法,都会极大地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也是对他们人格的不尊重,结果会毁掉他们的前途,所以班主任要特别注意尊重后进生的自尊心,多给他们的鼓励和期望。让每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爱是源于师生之间的情感,当学生为教师的真诚爱心所感动时,爱的磁场便会产生,班集体便会产生向心力和凝聚力。道德观念和自律能力也会相应得到提高,比起强硬的“准与不准”的管理办法来,收效可能慢点,但却真正持久而有力。师生关系融洽了,学生就会主动配合,甚至对教师的批评也会觉得是一种关心、一种爱护。丁有宽老师说得好:“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师者就应以一片诚挚的爱心,打开学生的心扉,扬起学生前进的风帆,收获教育丰肥的硕果。
(来源:中国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