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池塘水质调控和养护
控制水质参数的目的是为了给水产养殖动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生长环境。水质控制目标是水质参数,如溶解氧、pH、氨氮、亚硝酸、等等,而这些参数的变化是生物活动的结果,因而水质控制是通过控制池塘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活性来实现的。
所以,养殖人员要非常明确,控制池塘生物的目的是为了控制水质参数,而控制水质参数的目的是为了给养殖动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生长的环境。
池塘水质能否得到有效控制,关键的一点是池塘的承载能力与养殖密度是否匹配。我们养殖户如果想增加养殖密度来提高产量,必须通过提高池塘的承载能力去实现。
盲目通过提高养殖密度去提高产量是很难实现可持续的,哪怕不惜通过向环境转嫁污染而获得短期效益。当前许多养殖区域的现状表明,盲目提高产量是导致养殖环境恶化、病害流行、产品药物污染的根源。
由于某些原因,养殖行业的服务部门与研究机构热衷于鱼虾病害防治技术研究而不大愿意从事高产养殖基础研究。大多数高产养殖是依靠“药物”来控制水质的。但是,这只能解决一时问题,因为用药物控制病原必然导致病原的变异而产生耐药病原菌。30年来病越多药越多,药越多病越多的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近些年来,我们也大力推行“新技术”——生物制剂。确实,生物制剂对养殖环境的生物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也就是提高池塘的承载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我们没有深入去探讨其机理,正确合理使用,而是被商业炒作、误导和滥用!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