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辩证法,寻求营造山水画“生动气韵”的枝法一一秦国健

本文,是创新“江南风光与平原风景”焦墨山水画的创始人、中国焦墨大师秦国健,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和创新画作,论述何为水画的“气韵“,“对比与变化”与辩征法的关系,如何运用辩证法来寻求,通过对比与变化来营造山水画“生动气韵”的理念与枝法。

下面就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解读和论述。

一,何为山水画的“气韵”。

中国山水画的“气韵“,“气”乃指气流、气场、气势、气质和生命之气息。“韵”指韵味和韵律,好比音乐靠的是美妙的音质和有节奏、动听的韵律形成的。“气韵”有发于笔者、有发于墨者、由发于意者,由意而引发,由笔墨而生成。

具有“生动气韵”的画作,一般应具备 : 有巧妙合理的布局、雄伟磅礴的气势、苍劲有力且刚柔并济的笔法、浓淡协调且润味十足的墨色、有极强的立体感、层次分明且曲折优美的韵律,还具有动静搭配合理且幽雅和霭的场景、超群拔俗的雅逸风度。这样的作品使观者越看越想看、越看越觉得舒服,真所谓赏心阅目、有身临其境之感和艺术享受,无论雅者或俗者都说好!当然要做到这些实属不易,要不,何为上承之作。

二,辩证法的核心理念。

辩证法就是对立统一,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哲学学说,是一种化解矛盾和不同意见的辩证方法。希望通过充分理由的对话,建立起对事物真理的认识。

三,利用矛盾的变化,充分发挥“对比”的神奇作用。

用辩证法来揭露矛盾,研定矛盾的变化,实质上,绘画艺术中的每一种“对比”都是一对矛盾,如何利用这些矛盾,发挥其对比的神奇作用,营造生动气韵,使画作成为上承之作。

山水画中的“对比”有很多形式,如浓淡、黑白、阴阳、刚柔、粗细、曲直、虚实、疏密、聚散、远近、高矮、里外、动静、主宾等。

我们把这些对比进行分析解读,其中虚实、疏密、聚散、主宾的对比能丰富构图的变化 ; 浓淡、黑白、阴阳的对比形成丰富的墨色变化 ; 远近、高矮、里外的对比会引起物景的位置变化 ; 而动静的对比会引起画面的态势变化。这些“对比”并不是弧立的应用,在同画面上必须有多种的“对比”有机结合,才能使“对比”在创作中起到神奇的作用。

下面通过实例来阐述各种对比的神奇作用。

如,宾主的对比能强化主体结构,如《迎客松》

再如《古塔晓韵》

如景物的远近、黑白、阴阴的对比,墨色浓淡的对比,能丰富线条和墨色的变化,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如《家山春早》

如线条的相细、曲直、刚柔的对比,景物的远近、高矮和动静的对比能营造画面的意境和生动的气韵。如《江岸渔民》

如高矮、大小、虚实的对比能营造画面的气势及幽雅和霭的场境,如《溪山舟渡》

如《溪山策杖图》

如《山村晓韵》

四,有丰富的变化,才有生动的气韵。

有矛盾就有斗争、有变化,以变化求统一、求协调、求平衡,绘画创作就利用矛盾,研究绘画中的各种对比变化,使画面产生韵律和节奏感,营造生动气韵。下面举例进行综合分析。

先看一幅斗方《翠谷幽居图》

这幅画右下角是巨大山岩实体,与左上角虚绒远山作对比,采用了对角取势,石面上钢劲有力的骨法用笔勾勒轮廓,与细柔皴擦形成了亮白的石面和深黑色的石缝及山体下部的虚白形成显明的对比,使山体浑然一体,非常厚重,又增加了山的气势。看截图

溪流两边山体的落差及两棵粗大苍松,与山脚下的虚绒小树形成了显明的对比,增加了画面的节奏感和韵律,静与动水、静树与飞雁,这动静的有机结合使画面灵动有生气。请看截图

山顶上有民居房舍又结合了民风民俗,堵加了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体现了完美的艺术理念,营造了画面的生动气韵。

再看一横幅《炊煙村际起,归雁天边来》

这幅画也属于对角取势,其变化是左上留有一大片空白表示云层,在云层中显露两座虚绒的小山头,与右下边大面积实景相呼应,使画面空灵雅逸,请看截图

左下有溪流右上有山泉表其水源,二者谣相呼应,每个山头与左下岩层有显明的黑白与阴阳对比,这墨色的变化使山体显得厚重,有强列的立体感和韵律。右下以中间小路为界分成两片实体,一大一小、一高一低、一虚一实的变化出现了优美的旋律,特别是右下角设置了一片茂密的树林,请看截图

每一棵树的造型各异,妖美多姿,树干苍劲有力,每一弯曲表现了力的抗争,树叶密不透风且又通灵透气,使整个画面营造了和霭雅逸的场境和生动的气韵。比画中每对比体现了画思、画意、画境、构图、色墨的各种灵活的变化、辩证的思维。

再看一竖幅《古寨晓韵》

这幅画是属满幅构图,以s型走向,山有脉、水有源,山体与古寨左右穿插、波浪起伏、抑扬顿挫、云雾缭绕,请看截图

小桥流水、牧童桥归、行舟倒影,树有灵感、水有动感,气流通畅,看截图

整个画面具有显明的对比、无穷的变化,显得古朴雅致、气韵生动,看起来心情舒畅回味无穷。

总之,山水画的创作中,只有正确地处理好各种矛盾,灵话的利用对比变化,才能营造生动的气韵。

(0)

相关推荐